68岁大妈失去老伴儿后,不要两个儿子赡养,为何还是被嫌弃呢
每个人都扛不住岁月,都会慢慢变老。
年老了,历经了世间沧桑,看遍了人间冷暖,应该是越活越聪明,越活越通透,也就更加受人尊敬,招人喜欢。
老了,就要学会做老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在某些家庭中,未必如此。
这位68岁大妈失去老伴儿后,不要两个儿子赡养,为何还是被嫌弃呢?
看来,还是有原因的。
顾大妈快70岁了,身体一直很硬朗,活到这个年纪,还没有进过医院。
可惜的是,三年前,老伴儿走了,没人给她做伴儿了。
她有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有一份好的工作。他们把家都经营得很好,不用大妈操心。
大妈是事业单位退休,每月4千多的退休金,还有20多万的存款,养老是不成问题的。
她的老伴儿生前是搞建筑的,买了地皮,修了两套私房,每个儿子一套。她跟老伴儿就住在小儿子家里。
大妈快人快语,看不顺眼的非要当面说出来,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两个儿媳妇儿。
两个儿媳妇都爱穿着打扮,大妈见到就有些不乐意了,当着面说儿媳会打扮,背着就说儿媳不懂节约,乱花她儿子的钱。
作为儿媳,听到婆婆这样说自己,心里肯定是不高兴,也是要找自己的老公诉说的。这样一来,大妈的两个儿子就出面劝说她,要她不要管这些。
大妈又不服气,硬说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骂他们没有孝心。
就因为这事,大妈跟儿媳的关系变得很紧张。
婆媳难相处,各有各的不是。顾大妈却认为她的做法是对的,女人要管家,就得从自身节约。
有人劝顾大妈不要管儿子儿媳的事情,安心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可是,顾大妈不听。
在大儿媳面前说小儿媳的不是,在小儿媳面前又揭大儿媳的短,家庭矛盾日渐增多,弄得两头不是人。
后来,两个儿子也不愿理她了。
不仅如此,她还重男轻女,被小儿子狠狠地责备了一顿。
顾大妈偏心,只喜欢大儿子家的孙子,却对小儿子家里的孙女另眼相待,小儿媳就不要她一起住,要她住到孙子家里去。
一段时间里,一大家都过得不开心,都是顾大妈惹出来的。
可是,顾大妈却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多少,总有理由为自己辩解。说儿子没有赡养她,就没有资格说她。她是长辈,说话做事就得算数,不然就是不孝。
对此,周围邻居都说顾大妈是老糊涂了,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是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开始慢慢嫌弃她,很少找她说话,尤其是小儿媳,见到顾大妈就心烦。
顾大妈感觉到在家被嫌弃了,就跟身边的人诉苦,知情人都说她不会做老人,被嫌弃都是自找的。
的确,像顾大妈这样做老人,被嫌弃才怪。
人老了,要服老,也要老得有智慧,要想不被嫌弃,就该这样去做。
1、不管闲事
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子女们过什么日子,由他们自己选择。他们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生活准则,做老人的就不要瞎掺和了。
看得惯的和看不惯的,都要慢慢适应。毕竟时代不同了,不能用自己的老眼光去衡量他们。
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不要给子女惹上无端的烦恼。
2、管住嘴
祸从口出。人老了,更要管住嘴。不管是儿子还是儿媳,都是自己的亲人,他们做事无论做得好与不好,想说就要当众说,不要背地里两边讨好,尤其是儿媳的事。
子女的事,该说的当面说,不该说的,无论对谁都不要言语。
管不住嘴,两边讨好,没人领情,反而只会招人嫌弃。
人老了,管住嘴,是一种智慧。
3、不惹事
人老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活在这个新时代,就要慢慢更新自己。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是自己的后代,是自己的血脉,哪有不同等对待之理呢?
在孙辈面前分彼此,就是给子女惹事,给自己惹事。
4、安静度晚年
年纪大了,远离喧嚣的世界,安静地过好每一天。
饶雪漫说:“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到了这个年纪,把以前的一切都尘封起来,活好当下,微笑面对身边的一切。
调整好心态,每天给自己找快乐,懂得养生,静心享受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