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威集团“霸总”放“灭门”狠话:“可以把别人一整门都给灭了”
“你是试用期,我说辞退你就辞退你。”
“我在深圳拿刀,可以把别人一整门都给灭了。”
“对公司不好的人,我花100万让他身败名裂。”
“这个公司我定的法律,是我公司的规章制度,我不管你中国的法律是什么样,我会因为你而改变我的制度吗?”
“被通知辞退员工(来找我谈话),我开始收费,我一分钟收100块钱,在我办公室。”
8月3日,面对被辞退员工的讨薪,河南超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王明煜发出了上述如同黑社会的“灭门”威胁。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由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威集团”)控股,所以也有网友将言论中“我不管你中国的法律是什么样”,调侃为《超威独立宣言》。
面对汹汹舆情,8月5日晚,超威集团才不得通过公众号“和合超威”发布声明,免去这位“霸总”的职位。
其实,近期诸如此类的事件正在越发频繁:从百度璩静事件,到霸王茶姬女员工身份证号被公示,再到如今的扬言灭门的“霸总”……到底是为什么,让劳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
PART.1
百度、霸王茶姬、河南超力
越来越僵的劳资关系
5月,时任百度公关副总裁的璩静,在短视频中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随后引发滔天舆情,百度市值蒸发数十亿。
7月,同样在河南。
据澎湃新闻报道,周口一名女子从霸王茶姬离职后,被店方张贴带有身份证号的公示,称其多次违反公司规定并被开除拉黑,三年内不得从事霸王茶姬相关工作。此事迅速冲上热搜,虽然霸王茶姬随后道歉并停职调查涉事门店负责人,但并不能压下热议。
很显然,该事件中,霸王茶姬门店侵犯员工隐私及权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当时也出现不少呼声,要求企业规范管理,严格遵守法律。
但就在不到一个月后,类似对劳动者欺凌的事件再次发生——王总来了,他带着让人“身败名裂”的“一百万”走来了。
宁愿花100万毁人也不愿解决问题,为什么他敢放出如此狠话?
这其中或许难免存在“你不干有得是人干”的傲慢。但结果表明,这把名为“身败名裂”的刀最终砍向了他自己。
诚然,上述两次事件的主要过错方都是用人单位,挨打要立正,他们必须为此承受相应代价。
网民评论中,呈现出的是对企业经营者、用人单位的极端不信任,甚至于情绪上的仇恨。这种情绪在劳动纠纷事件中,被不断激化,推向高潮。
不仅如此,这种情绪隐藏在很多企业相关舆情中,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东方甄选风波里,董宇辉、俞敏洪之间的网民站队现象。
在小作文事件之初,人们为什么同情董宇辉,丈母娘们又为何声讨俞敏洪?这背后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感同身受”。看多了世间不公的人们,把自己代入到故事中的“小董”身上,以寻求对所谓“资本家”口诛笔伐的正义感。
财富的两极化让情绪两极化的趋势正在加剧,如今再也不是人们对马云高呼“马爸爸”的时代了。
PART.2
萧条就是考验劳资关系的试金石
回望2013年,全年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149.7万件,共结案138.8万件。但到了十年后,《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共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385.0 万件,全年办结争议案件 373.4 万件。
较之十年前,共处理争议数量和共结案数量翻倍有余。
这种转变反映了员工的权利意识觉醒,但不可忽略的是,经济承压下的现实问题才是导致劳动争议数量激增的重要根源之一。
2018年5月,东哥曾表态:“我们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但到了今年5月,东哥重新定义了“兄弟”:“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大环境不好,不拼的员工不再是东哥的兄弟,而是成为了路人。
东哥扔掉感情牌后,京东开启了人员调整。
而字节跳动网传“裁员裁到了不让裁的地步”。
阿里巴巴在1月份到4月份裁员14000人……裁员的消息此起彼伏,“裁员裁到大动脉”等话题更是屡屡登上热搜榜。
互联网企业尚且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寒意扑面。
以超力新能源为例,该公司由超威集团控股。超威集团上市主体超威动力的财报显示,尽管公司营收在2021年至2023年间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却逐年下滑,分别为5.163亿、4.172亿和3.475亿,陷入了利润缩减困境。
劳资纠纷频发,根源之一便是经济增速的放缓,如此环境下,降本增效既是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成为了应对挑战的重要策略。
经济学家刘胜军提出了“变局抑郁”,在经济下行与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人们普遍会感到精神抑郁。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人们是否真的无计可施呢?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放缓,日本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其制造业遭受了重大打击。稻盛和夫领导的京瓷公司也遭受影响,6个月订单量锐减,九成员工无活可干。
但稻盛和夫坚信,通过内部调整和员工团结,可以共同度过难关。于是,他让员工们轮流上班,其他人清扫工厂,修理庭园,整理花坛,整修运动场,这样的工作安排持续了几个月。
此外,京瓷公司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公开提出了冻结加薪的决定,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上级工会团体的批判和施压。但京瓷工会认为这是为了稳定经营,能够保障员工避免失业,于是毅然退出了上级团体,以表达对企业决策的支持。
后来,随着景气恢复和企业业绩上升,稻盛和夫不仅大幅提高了定期奖金,还支付了临时奖金,并将之前冻结的部分加算进去,最终实现了两年22%的加薪,极大增强了劳资间的信赖。
正如稻盛和夫所言:“萧条就是考验劳资关系的试金石。”在当前环境下,劳资关系更易受到考验,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让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能够基于相互尊重与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构建,成为了摆在个人、企业乃至社会面前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