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七年之痒,我看三年就够呛,能长久的婚姻都灌了什么秘?
男人和女人天然不同,女性爱家,日子越久,越依赖丈夫。虽然婚前温柔不在,变成河东狮也多是为爱。而男人不同,时间越长,越讨厌回家。恋爱时尚有耐心,结婚后懒得理你。你多问他两句,都只会换来无语的咆哮,就这种天生的两极,能过到七老八十,都有着什么秘籍?
梅子的婚姻,也是如此。离开学校两年,她就和老公结了婚。两个人专业相同,行业一样,可谓金童玉女。照理来说应该有着无数的共同话题,可真正走进家门,根本和幻想两样,基本是相对无言。
梅子下班就赶着烧饭,整理家务,老公做派却大不相同,一进家门,就扑到电脑前,打开游戏,饭指挥老婆端到嘴边,还挑三拣四,总不吃完。此类的事情多了,搞的两人除了吵架,仿佛不会说话。
女人因为爱,承担了大部分责任。男人却悠然自得,自以为家主。虽然不是所有人,可也极具代表性。
如果说结婚头一年,两个人正在磨合,老公尚能忍耐,听着唠叨,有时还知道哄哄梅子。
到了第二年,梅子已经放弃说教,改成了训斥。温柔无益,暴怒方能解决。在这旷日的争执下,一直损伤的只有感情,可两人浑然不觉,从不想自己改变。
持续到第三年,完全是破罐子破摔。老婆怎么说都当耳边风,选择听不见。老公反驳得直接无视,反正没有参考性。拒绝交流,成了常态,人们总说七年之痒,婚姻容易不保,实际过日子,三年就够呛,看清一个人,时间足够了。
这是源于性格,到底能不能磨合好,婚姻的前几年已然决定。如果有一方愿意妥协,引导沟通,共建家庭。那么无论几年,都不会痒上一痒。梅子性格火爆,老公也不遑多让,结婚前掩饰,婚后都爆发出来。第一年的忍耐,第二年的初萌,第三年的爆发,过不好,就没有了第四年。
所以,我真想问,那些能熬过这漫长的斗争期,白头到老的夫妻,到底掌握了什么,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回看老一辈的生活,基本少有离婚,其中自然有传承,更多的却是遗忘。可以有争执,可以有不和,两个人只要还想过下去,就要学会忘记。
好像我的爷爷奶奶,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爷爷火爆易怒,奶奶随和但坚持自我,他们的生活中,少不了争吵,可只要过了一夜,两个人都选择忘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私下的约定,可确实帮助了婚姻。从小看着他们,感觉争吵也不是什么坏事,也许是另一种增进感情的方式。
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爱情的开头总是美好,结局多归平淡,如果想过一辈子,不要只在恋爱时经营。好的婚姻,需要双方努力,女人爱家,男人偷懒,都是人性,只有找到最佳的磨合办法,才能走过一生的长河。不过说真的,没有哪个男人喜欢听唠叨,没有哪个女人喜欢服侍大爷。既然都是为了爱,为什么不能多妥协一点,三年可以看清一个人,但三年不是终点,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努力改变,才能拥有最好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