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有病,我不想要了:现实与亲情孰重孰轻?
人们总说,爱情要经得起考验,那亲情呢?现实的重压之下,有多少人能咬牙坚持,有多少人能维持本心。
前些时,清明祭祖。全家出动的我们,碰上了远房亲戚小周。远远地看着他,带个五六岁的孩童,长的肉肉团团,白嫩可爱。
大家寒暄几句后,都识趣地避开,询问小周的近况。只是一个劲地夸赞,这小肉团子养得好啊!以后肯定是个小帅哥。
而小周,顺着大家敷衍了一会,带着满身的疲惫,快步离开。
久不闻八卦的表哥,还很纳闷,多少年没见了,怎么不再聊聊。上一回见面还是他结婚,孩子都这么大了。
姑妈小声制止他叽叽喳喳,别说了,你啥都不知道,小周受苦啦!
小周今年34岁,专科毕业后,在省会打工。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同在一城的女友,很快结了婚,并生了个可爱的儿子。
本来是一家幸福,夫妻甜蜜。可孩子半岁时,老婆发现了不对劲。怎么,我们儿子,很少哭闹,对外界的反应也十分迟缓。眼神经常性呆滞,和他说话,也得不到任何回应。
抱着孩子看过医生,才知道,这是有智力障碍。一时间平静的家,翻起了巨大的波澜,公婆本在外地打工,听说了噩耗,也急冲冲地赶了回来。
一家四口带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可天生的疾病,后天再怎么努力,又能好到哪里。孩子一岁也不会说话,更无法听懂外界的交流,吃喝拉撒难以自理,没有人在身边不行,而他们一家都没上班,孩子无法痊愈,家计更是问题。
小周没办法,只能先回去工作,妻子和公婆在家照顾儿子。一个人的工资,支撑这一大家,生活肯定比鸡蛋还光洁。妻子从温柔娴熟,变成天天抱怨。公婆更是觉得,就是这个媳妇带来的残疾基因,才害的孙子,智力差了一截。
后来,公婆索性躲去女儿家,借口帮忙照顾外孙,不管他们啦!
妻子一个人拉拔孩子三年,怎么也教不会他说妈妈,在家就如一个保姆、老妈子。在漫天的辛苦与贫困中,妻子终于爆发,她受够了这个家庭,也不想做个无私奉献的妈妈。她还年轻,怎么把时间虚耗在,这个看不见未来的孩子身上。
她逼小周选择,要么说服他父母,回来照顾孩子,他们一起回城里打工。要么就离婚,反正这个孩子有病,我不想要了。你一个人在外面,怎么能懂我的苦,又穷又累的生活,根本没有希望,还维持干什么。
小周想让父母帮忙,可刚甩掉这个烫手山芋的他们,怎么也不肯回家。直到媳妇真的走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到处找儿媳想道歉,劝她回来。但怎么也找不到人,仿佛从不曾存在。这都过去几年了,也没打过一个电话,回来看过一次。
小周没料到,妻子这么绝情,一个母亲,又照顾了儿子四年,怎么能说走就走,再不回头。都说男人心狠,女人冷起来,也不遑多让。
接下来的日子,小周回了老家,在附近的城镇找了份工作,和父母一起轮流搭把手。朋友们劝他再找个人,可哪有人看得中这个家庭,嫁进去就是受苦,一辈子难说幸福。
其实很多时候,人的绝情,皆是现实逼出来的,作为母亲,能主动放弃孩子。不可思议,可也能理解。孩子与生活的重压,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生,当然无法承担。对她而言,亲情固然重要,但未来的人生,价值更高。所以,人性禁不起考验,现实与亲情,一个没有对错的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