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风潮的起源,真的是「一家烤肉万家香」吗?
中秋节,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节日,如今在国内多了一个独特的现象——烤肉。
许多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一项古老的习俗,然而「中秋烤肉」这个概念,实际上并没有悠久的历史,而是在过去数十年内逐渐兴起,并演变成一种现代社交活动。
烤肉风潮的起源,真的是「一家烤肉万家香」吗?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达志影像
然而,这股烤肉风潮的形成,很早就有了早在1970年代,国内民众就已经开始在中秋节进行烤肉活动。 1973年,一篇报导曾记述,「中秋节当晚,在梦梦谷的野宴赏月会,是以吃烤肉营火会赏月为主要活动……」
烤肉活动如何反映早年国内的社会变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达志影像
尽管烤肉在早期只是一种附属于赏月的娱乐节目,但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转变为中秋节的主要庆祝活动之一。许多学者认为,这样的演变与国内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1980年代,国内快速经济成长,都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人离开故乡进入城市工作,而难得的节日便成为让离乡背井的人们重新建立联系的机会。而中秋节作为传统的「团圆节日」,更成为了这种重建人际关系的最佳时机。
仔细想想,烤肉活动本身就有着强烈的社交属性,无论是在准备食材、生火烹调,还是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人们都有着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这不仅适合家人间的团聚,更成为朋友与邻里之间增进感情的重要平台。
这一点与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烤肉不仅是食物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连结工具,让节日的团圆氛围更加浓厚。
游乐园也曾祭出「烤肉服务」吸引顾客?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达志影像
除了社会需求,商业力量也是推动中秋烤肉风潮的重要推手。虽无法确定品牌的广告,是否真的是中秋烤肉的起源,但它们无疑强化了烤肉与中秋节的联系。
而随着烤肉成为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关的产品也开始被大量推广。从烤肉架、炭火到各式调味料,商家们在这段期间推出了多样化的产品,让中秋烤肉变得更加便捷和流行。
此外,国内各地的游乐园与风景区也纷纷跟随这一潮流,推出了以烤肉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像是外双溪的明德乐园和内湖的圆觉乐园,都曾在中秋档期的活动广告中特别提到了「烤肉服务」,吸引许多民众前来参加。而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中秋节的趣味性,也进一步巩固了烤肉在中秋节中的地位。
曾有读者向《联合报》表示自己是中秋烤肉的创始人?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达志影像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烤肉的风气不仅在家庭与社区中流行,也蔓延到了公司、学校等团体之中。如今,无论是在城市的阳台、庭院,还是乡间的露营地,烤肉已然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由来究竟为何,它确实成为现代中秋不可或缺的一环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达志影像
中秋节的烤肉习俗,虽然历史不长,但它的流行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与文化意义。从70年代的附属活动,发展到如今节日的核心项目,这一现象不仅展现了国内社会的变迁,也映射出人们对于团圆与交流的重视。
在这个月圆人团圆的日子里,炭火中的烟雾不仅带来食物的香气,更象征着情感的连结与人际的互动。无论这一习俗的历史多短、由来究竟为何,它确实已然成为现代中秋节庆祝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