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至今的IKEA型录,是一部记录流行的「居家生活演化史」
除了写下种种辉煌纪录、成为一代人逛家具卖场时的共同记忆外,这份型录也透过产品和照片,纪录了自1950至2020年代的居家风格演化史。如今,只要翻开IKEA线上博物馆里的katalogen分页,就能饱览过去数十年的流行变化。
自1951年起,IKEA就会在卖场中放置纸本产品型录《宜家家居指南》,让顾客们可以免费索取,并参考由品牌提供的居家布置灵感。直到2021年时,他们才因不敌日渐发达的数位化阅读潮流,正式停止发行陪伴消费者70年的纸本型录。
作为品牌的主要推销工具,宜家家曾耗费近70%的年度行销预算制作这份型录,多年来,它不仅被翻译成32种语言、推行至50多个市场,甚至还曾一度超越西方世界人手一本的《圣经》与《哈利波特》,成为世界发行量最多的书籍之一。
有趣的是,除了写下种种辉煌纪录、成为一代人逛家具卖场时的共同记忆外,这份型录也透过产品和照片,纪录了自1950至近代的居家风格演化史。如今,只要翻开IKEA线上博物馆里的katalogen分页,就能饱览过去数十年的流行变化。
1951年:IKEA正式推出第一本型录
宜家家居创办人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在1951年时编列了史上第一本IKEA型录。这份每本仅有68页的刊物,在当时共印刷了285000本,并仅在在瑞典南部发行。
不同于我们后来熟悉的直式书刊造型,这本「初代型录」采横式编排,封面上印有当时仍为红色的IKEA商标。至于内页部分则采黑白印刷,除拍摄照片之外,部分产品与使用情境也以手绘方式表达,并在最后几页贴心附上了可供手写的订购单。
至于产品部分,或许是受限于那个年代的产品加工技术,也或许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从这本型录看来,当时的IKEA还未如现今般主打简约俐落的北欧设计风格,推出的家具产品以木质为主,沙发则多包上一层印有满版花纹的绒布,就连灯具也多是造型华丽的水晶灯与吊灯。
不过,相较于其他产品,被大大印在封面上的「MK扶手椅」倒是非常长寿。作为IKEA最早的沙发家具之一,它有着经典的外观与舒适的使用感受,一直受到当地消费者欢迎,让品牌骄傲地在型录内写下「超越所有最爱的最爱」、「IKEA最好的产品」。
多年来,这张经常被放在客厅角落的扶手椅已经成为了某种时代的经典印记,一直被来自不同年龄的消费族群喜爱,因此到了2012年时,品牌更决定以其为原型,推出了全新的改良版家具「STRANDMON」,让它有机会能继续陪伴人们生活。
1960年代:Youthquake,属于年轻人的全新时代
60年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玛莉官(Mary Quant)为女孩们设计出了能大步向前跑的可爱迷你裙、圣罗兰(Yves Saint-Laurent)的一袭烟装(Le Smoking)赋予了全球女性前所未有的力量、宛如真人娃娃的Twiggy更用纤细的身材与天真无邪的双眼征服全世界。
时任美国版《Vogue》总编辑的戴安娜佛里兰(Diana Vreeland)曾直言:「60年代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并将这股震动命名为「Youthquake」。
在60年代前期,我们还能看到贾桂琳肯尼迪(Jackie Kennedey)带来的欧式优雅风格,但到了1965年之后,长大的战后婴儿潮似乎急于脱离父母辈的陈旧世界,转身向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奔去。
在这个年代,IKEA的产品也开始变得更为多彩大胆,甚至充满想像力。在1967年推出的型录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带有奇特造型的商品,像是掀开椅背就能当床睡的沙发、更具流线感的沙发和椅凳、色彩鲜艳的布料色票、以金属材质制作成的摩登灯具……等。
而除了产品本身,型录中也多次出现规划有映像管电视放置空间的客厅壁挂架,偶尔还能看见传统收音机出现在里头,在在反映了当时主流的资讯获取管道。此外,型录中多数的情境照都展示了四人以上家庭的使用状况,由此不难看出IKEA主要的目标客群,以及当时常见的家庭生活结构。
1970年代:从太空与迪斯可开始说起
1969年,(Neil Armstrong)成功登月,我们「正式」进入了太空时代。在1970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朝着日益欣欣向荣的未来前进,整个人类文明也将成功登月的喜悦化为想像力,持续推出各种带有太空色彩的的产品。
在那个时代,不需熨烫的聚酯纤维大量取代传统布料、带有鲜艳色彩的塑胶制品更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在娱乐方面,除了迪斯可舞厅在深夜散发出炫目的七彩光线,大卫鲍伊(David Bowie)来自外星世界的舞台人格Ziggy Stardust,更以雌雄难辨的造型征服人们的心。
而从IKEA在1971年推出的型录之中,也不难窥见当时的那种社会氛围。无论是封面上那打扮得像《星际争霸战》(Star Trek)角色的女模特儿,还是内页中出现的由塑胶混合其他材质的单椅、造型浑圆的彩色灯具等,都记录下了这波席卷全球的流行风潮。
然而到了70年代末期,太空话题与迪斯可舞厅渐渐退烧,取而代之的是由一众音乐人和时装设计师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带起的庞克风潮。
在此时期,人们开始对当今的政治氛围及资本主义生活感到厌倦,而种种带有挑衅意味的服装如皮衣、标语T-Shirt、撕破的衣裤也顺势流行了起来。
不知道跟这样的现象是否有关,但IKEA型录从1975年起,确实也转而回归较为日常、平实的风格。
虽然看起来好像变得不如以往那般大胆,不过,就现今的角度看来,当时那些以棕黑色调为主的皮革沙发、较为灰郁而冷调的空间设计,与其他时期的型录有着巨大的差别,呈现出当时其独一无二的时代氛围。
1980年代:从极简到浮夸的美国黄金时代
80年代初期,IKEA型录仍处在较为简约、无性别的平淡风格,偶尔点缀以低彩度的花纹。但美国女演员珍芳达(Jane Fonda)推出的「减肥操」录影带,以超高销量推动了彩色连体衣的流行。
到了中期时,流行天后麦丹娜(Madonna)更以《宛如处女》(Like a Virgin)连续六周登上告示牌百强单曲榜,开启了全新的女力盛世。
此外,传奇嘻哈团体Run-DMC的崛起带动了Nike与Adidas等运动装束,流行乐之王麦可杰克森(Michael Jackson)则以歌曲《颤栗》(Thriller)的一支MV,掀起红色皮衣与墨镜的流行。
这个美国文化向外输出的盛世,人们开始喜欢上各种华丽夸张的金色饰品、俗又抢眼的冲突配色与充满亮片的奇特服装。
翻开1987年的IKEA型录,里头不乏各种夸张鲜艳的色彩搭配,但相比起先前那种饱和度高、看起来可爱感鲜明的风格,此时期的彩色家具与家饰更出现了各种以往不常见到的材质,像是带有漆皮光泽的抱枕、黑白格纹相间的门帘、紫色丝质床单……等。
此外,相比于1951年刊物中穿着西装与连身裙的手绘人物,此时期型录中的模特儿不仅经常顶着一头蓬松的美式复古卷发,也更常在家穿着运动衫与棉裤、牛仔裤,相当贴合我们当今对于居家穿着的风格印象。
1990年代:数位时代逐步靠近,极简主义再度袭来
对喜爱极简主义的人来说,90年代大概是不可多得的黄金时代。在这段期间中,有许多像卡尔文克雷恩(CalvinKlein)这样的设计师,以最直接的造型、最少的颜色,重新诠释了过往繁复的时尚风潮。
在这次的极简风潮中,许多品牌酷爱采取如黑、白、海军蓝这样的色调,并经常以俐落简约的金属材质,带给人们更为冷链、不加修饰的感受。而整体来说,IKEA在此时推出的家具造型也都变得比以往更为简单直线,较少看到太过繁复的花纹。
从1999年推出的纸本型录看来,此时期的IKEA更偏好简单实用、带有秩序感的产品风格,不仅较少有夸张的颜色出现,整体设计也变得更有棱有角、更以实用性为出发点考量。
其中由汤玛斯桑德尔(Thomas Sandell)设计的「SKÅP」系列,便以轮子取代了一部份的柜体支脚,带有强烈的现代雕塑感。
此外,随着千禧年的脚步逼近,我们熟悉的数位时代也将慢慢到来,因此在1990年代的IKEA型录中,也不难看见小时候那厚重的CRT电脑萤幕、古早味键盘、CD播放器等陪伴我们走过青春岁月的化石级科技产品,说实在也让人倍感怀念。
2000年代:科技大爆发与声名狼藉的Y2K风潮
才刚历经Y2K风潮回溯的我们,对曾盛行于2000年的这股流行文化应该可说相当熟悉。 2000年代初期,由小甜甜布兰妮(Britney Spears)与芭黎丝希尔顿(ParisHilton)等千禧偶像带起了一阵低腰牛仔裤、天鹅绒运动套装和极短迷你裙的浮夸打扮热潮,引起了评价两极的社会看法。
当时,人们才刚走过1999年的末日预言,而在2000年初期快速发展起来的科技,让人们对未来产生既期待又焦虑的复杂情绪。
而谁也没想到,这股不稳定的情绪能量,竟会在流行文化中迎来了惊人的大爆发,年轻人们纷纷以刺眼的萤光配色与夺目的装饰,呈现这个既混沌又华丽的未知时代。
因此,在此时期的IKEA型录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当今少见的居家装饰配色与风格,还能发现刚问世不久的iMac、占据家中越来越多角落的科技产品(如电视游乐器、光碟播放机),以及穿着如101忠狗花纹背心的男性模特儿。
虽然跟现在由Z世代带起的Y2K风格有着显著的不同,但型录里的画面确实反映了当下快速前进的社会氛围,也让人再次回味了那个充满不确定性、鼓励人们大胆猖狂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