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如何用一支广告把「圣诞老人」强势翻转成世界暖男?
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希望推出一系列冬季广告,以强调饮料不分季节皆宜的理念。为此,他们委托画家Haddon Sundblom创作圣诞老人形象,并彻底改变了世人对这位老人的印象。
圣诞节对全球多数人来说,应该是一年中最温暖的节日。当我们想起那个穿着红衣、拎着礼物袋的和蔼老人时,总会有种童话般的幸福感。然而,这位身材圆润、满脸蓬松白胡、圆圆脸蛋上堆满笑容的温和形象,其实跟最初的圣诞老人原型,模样差了十万八千里,背后更是一段充满黑暗和奇幻的历史。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北欧国度「芬兰」说起。
芬兰Nuuttipukki:圣诞老人最初的「恐怖版本」
圣诞老人的起源之一,可以追溯到芬兰古老的「尤尔节」(Yule)。作为一个介于每年12月中到1月中的冬季庆典,尤尔节以感谢神灵和驱散恶灵为主,而现在有着暗黑版圣诞老人之称的「Nuuttipukki」,正是从这场祭典中诞生的。
Nuuttipukki意为「耶诞山羊」,指的是一种披着毛皮、头戴羊角面具的邪灵,看起来非常阴森可怕。它会接着在尤尔节尾声、大家开心庆祝的1月13号「圣克努特节」(Saint Knut's Day),直接杀到聚落的每个人家里,侵门踏户抢夺剩余的节庆美食,大摇大摆吃霸王餐。
重点是,Nuuttipukki还会顺便检查每户人家的节庆氛围有没有到位,根本是位节庆教官来着。如果它吃得不满意,或是觉得庆祝规格不及格,便会大声吼叫或恐吓居民,还会威胁抽打小孩屁股,甚至是抓走、煮汤吃掉调皮的小孩。
Nuuttipukki这种邪恶、索讨的黑暗形象,不仅象征北欧冬季的寒冷与匮乏,也成为旧时芬兰父母用来规范孩子行为的工具。对小孩来说,Nuuttipukki带来的心理阴影,远比北欧冬季永夜还要来得黑暗。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了19世纪,Nuuttipukki的恐怖色彩渐渐被淡化,并融入了基督教传说中的「圣尼古拉」(St. Nicholas)元素,转型为更温和的「Joulupukki」,开始展现出赠送礼物的慷慨特质,如今已成为芬兰版的圣诞老人。
可口可乐广告的力量:圣诞老人形象180度翻转
Joulupukki的形象转变,进一步受到商业化的推动——尤其是20世纪初可口可乐公司强势介入,重新塑造圣诞老人形象。 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希望推出一系列冬季广告,以强调饮料不分季节皆宜的理念。为此,他们委托画家Haddon Sundblom创作圣诞老人形象,并彻底改变了世人对这位老人的印象。
「这个广告图像,必须展示圣诞老人本人,而不是打扮成圣诞老人的人。」Sundblom收到可口可乐明确的指令,决定依照美国诗人Clement Clarke Moore的名作《圣尼古拉来访前夕》(A Visit from St. Nicholas),诗中描述了一位体型圆润、笑容可掬、性格活泼的圣诞老人,恰好吻合可口可乐期待的方向。
为了赋予角色更多亲和力,最初,Sundblom找来他的老朋友——退休推销员Lou Prentiss担任圣诞老人的模特儿,完美诠释了红衣白胡老爷爷的形象。
不过在Lou Prentiss过世后,Sundblom不得不另寻灵感:他干脆对着镜子,用自己当模特儿作画,让圣诞老人多了一份「艺术家亲自加持」的魅力。不过边照镜子边作画也是挺辛苦的,桑德后来干脆改用照片当参考图,继续打造圣诞老人的经典形象。
可口可乐的圣诞老人插图一经推出,立刻圈粉无数,甚至还有点「宠粉」压力。比如有一年,细心的粉丝发现圣诞老人的腰带方向搞错了(极有可能是因为Sundblom对着镜子作画导致的小失误);还有一年,圣诞老人就只是没戴到婚戒,却导致粉丝纷纷来信,八卦地询问圣诞夫人是不是「失联了」。
这些小插曲,都让圣诞老人就像是我们的厝边好邻居,还能透过可口可乐间接温馨互动,一扫过往的阴暗形象,变成大家都喜爱的亲和暖男。
芬兰「罗瓦涅米」:官方唯一指定的圣诞老人故乡
时至今日,虽然圣诞老人的形象已经全球化,但他其实还有个「官方认证的故乡」,就是暗黑版圣诞老人的起源地芬兰国内,最大的行政区「拉普兰」(Lapin maakunta)首府「罗瓦涅米」(Rovaniemi),也是世界上唯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
1950 年,当时美国第一夫人Eleanor Roosevelt访问芬兰,希望能见证该国在二战后的重建工作。为了迎接她的到来,当地居民于两周内在什么都没的北极圈附近,火速建造了一座名为「罗斯福小屋」(Roosevelt Cottage)的时尚小木屋,以便盛大迎接总统夫人的到来。
随着时间推移,这座小屋逐渐成为圣诞老人村的核心,并吸引了大量游客。 1984年,芬兰旅游局决定将拉普兰地区,透过申请商标宣传成为「官方认证的圣诞老人故乡」,并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
圣诞老人村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这里不仅有圣诞老人的办公室,还有邮局,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和孩子们的愿望。每年12月之前,全球所有人都能写明信片,寄到圣诞老人村(Santa Claus, Arctic Circle, 96930 Rovaniemi, Finland)。
无论是新年愿望、对圣诞节的期待、或是单纯只想跟圣诞老人抬杠,只要花个几十元台币的邮寄费,就有机会把心意传递给地球另一端的他。不只如此,村内还有驯鹿、哈士奇公园等多种旅游设施,游客可以在这里搭乘驯鹿雪橇,亲身感受圣诞传奇的魅力。
说到底,圣诞节不只是洋人的季节,过去还曾是「羊人」的季节。不过不管是哪一个版本的「圣诞老人」,他的故事都见证了人类从恐惧走向希望的过程——从「给、我、拿、来」的威胁,到「来~~送你啦!」的温暖,每一步都写满了我们对美好的期待。
如果真的想知道这位老人怎么看待过去的黑历史,不妨把这段「圣诞怪羊人」的故事写下来,亲自寄到芬兰的圣诞老人村,且看他已读后会怎么回覆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