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中国留学生盗刷4500万,在日本买烟倒卖被捕
近日,日本东京警视厅侦破了一起涉及非法充值Suica电子钱包并大规模购买香烟的案件,两名中国籍留学生因涉嫌诈骗被警方逮捕。这起案件金额高达4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0万元),被认为可能是有组织的香烟倒卖团伙所为,且与涉案便利店的中国籍女店长存在勾结嫌疑。
案件曝光后,不仅涉案的LAWSON便利店被停业,其烟草销售许可也被取消,事件引起日本社会广泛关注。
被捕的两人分别是:张靖宇(30岁),住在东京品川区,曹智宣(25岁),住在东京葛饰区。两人均为中国留学生,目前警方仍在调查是否有更大规模的犯罪团伙涉案。
警方调查发现,两名嫌疑人利用非法渠道获得的信用卡信息,通过虚构身份注册Mobile Suica(日本交通电子钱包),然后利用这些账户在便利店大规模购买香烟,并疑似转手出售至海外。
首先嫌疑人使用16个不同的谷歌账户,注册16个Mobile Suica账户,每个账户使用虚假的姓名、生日等信息,逃避实名验证。
之后他们使用非法获得的信用卡信息,向每个Suica账户充值5000日元至8万日元不等,累计充值金额高达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160元)。
准备前期准备后,两人开始大量购买香烟:2023年8月初,曹智宣一次性买下163包卷烟,总价8万多日元(约人民币3700元)。2023年9月底,张靖宇直接扫了16条烟,价值8万日元(约人民币3600元)。2023年2月至12月期间,嫌疑人多次在新宿区的LAWSON便利店购买大量香烟。
未取走香烟,疑似店长协助转运:部分交易中,嫌疑人自助结账后并未带走香烟,而是疑似由便利店店员或店长协助“处理”货品。
这家便利店在过去10个月内,累计销售的香烟总金额高达4500万日元,大大超过普通零售量。
店长疑似内外勾结?警方突袭后女店长消失
由于该便利店在10个月内反复进行类似交易,警方怀疑店长知情或直接参与犯罪活动。2024年2月12日,东京警视厅对便利店突袭搜查,掌握了部分交易记录。
第二天(2月13日),店内50多岁的中国籍女店长迅速离开日本,回到中国,被怀疑早有准备,可能与犯罪团伙有关。
目前,警方正试图通过交易记录、监控录像等线索,确认店长是否参与洗钱或非法交易。
为什么要买这么多香烟?倒卖海外牟利?
日本的香烟价格高于中国,而且部分品牌在海外很受欢迎,因此存在走私和倒卖市场。
在日本购买后,走私到中国或东南亚,可以高价转售,赚取不小差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香烟税率较高,部分倒卖者会通过“蚂蚁搬家”式的走私规避关税,获取非法利润。
这家 LAWSON 便利店在2023年2月至12月期间,反复使用相同手法销售香烟,总额4500万日元,如果没有内部人员配合,显然难以操作:店长可能知情,默许大量购买,香烟未被带走,疑似店内直接转运,减少被发现风险,便利店可能从交易中获利,成为犯罪链条中的一环。
日本警方认为,这起案件可能涉及组织犯罪,不排除有幕后主谋指挥多名留学生进行犯罪活动。目前,警方已:冻结部分非法 Suica 账户,防止进一步犯罪。扩大调查范围,追查是否有更多中国留学生或店员参与其中。加强便利店大宗交易审查,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此外,涉案的 LAWSON 便利店已被停业,其香烟销售特许经营权被取消,相关运营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交易监控,防止异常交易发生。
这起案件曝光后,日本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部分网友对此感到愤怒:不仅违法,还影响在日中国人形象
“4500万日元的香烟,便利店居然没察觉问题?”
“店长跑路,看来是内外勾结了。”
“日本的香烟生意这么好做?居然靠诈骗来赚钱?”
与此同时,华人社区也对此事表示担忧:
“这种犯罪不仅让自己前途尽毁,还会影响所有在日中国人的形象。”
“别为了赚快钱铤而走险,留学生的身份一旦被取消,就再也无法回日本了。”
“已经是成年人了,明知道违法还去做,真的无法原谅。”
这起案件再次给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敲响了警钟:
法律底线不能碰:使用非法信用卡信息进行诈骗,是重罪,被抓住将面临长期监禁或驱逐出境。
别贪图“快钱”:这些学生每人每天拿 1 万日元“代购”香烟,看似轻松,实则是黑色产业链的一部分。
犯罪影响广泛:不仅个人前途尽毁,也会让整个华人群体形象受损,导致日本社会对中国留学生更加不信任。
目前,日本警方仍在调查是否有更大的犯罪团伙在幕后操控案件,这起案件的影响,恐怕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