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温暖!面部烧伤人士用熊爪递咖啡 感受到了ta的治愈力
昨天
上海有家萌到犯规的
咖啡店正式开业了!
你可能已经在朋友圈/微博上
感受到了ta的治愈力
没错
就是位于上海永康路上的
“熊爪”咖啡店!
没有招牌、也不能进去
一堵水泥墙上凿出不规则的洞口
扫一下点单二维码下单
过一会儿
一只萌萌的“熊爪”伸出来递上咖啡
卖萌互动……
在此前的报道中
你可能已经了解到
这家店里咖啡师是聋哑人
这样一个传递温暖与爱的咖啡馆
一经开业就备受欢迎
在网络上爆红
每天大排长龙
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均在刷屏
甚至还有人
专门从外地坐高铁来打卡
那么你知道
它背后的“靠山”是谁吗?
店名HINICHIJOU是什么意思?
话题#面部烧伤人士用熊爪递咖啡#
冲上热搜
这是真的吗?
咖啡店在网上走红后
也有人提出了质疑的声音
递咖啡的熊掌干净吗?
咖啡馆的“门脸”是一个墙洞
这家店是否有营业执照?
……
东东和这家咖啡店的创始人
聊了聊
在得到以上问题的答案之余
我们被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温暖了……
最初的创意就是“无接触设计”
能让聋哑小伙伴工作起来更自在
“我们创意最初就是无接触式的设计,因为对于聋哑人来说,直接面对陌生人可能会让他们紧张。”
王海青解释,避免和大量的人群接触能让聋哑人小伙伴更加自在地工作,也为聋哑人创业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但是,这样的创意能够被大家接受吗?
“最初我们也受到了很多质疑。”
王海青回忆,最开始他们受到了很多质疑。后来,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店铺的这种设计,他们连续两周招募志愿者站在门外,专门为顾客解释,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家店渐渐收获了超出预期的善意。许多网友拍照做起了“自来水”,抖音、大众点评、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家店,也知道了“熊爪”背后暖心的故事。
店方澄清:
网传面部烧伤者递咖啡消息不实
针对“熊爪小姐姐是面部烧伤人员”的网传热搜内容,王海青澄清道,目前该店没有面部烧伤的工作人员,店内工作的两位咖啡师为聋哑咖啡师,其中一位曾经获得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咖啡冲调项目一等奖,两位均持有咖啡师证书。
设立这样无交互式的购买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免聋哑人咖啡师可能在与陌生人交流时遇到的困难。王海青说,开业起,该店保证每天给每一位持有残疾人证的客人提供一杯免费特调咖啡,截至今天下午五点,已经有三位残疾人喝到了免费咖啡。
三位创始人也是懂咖啡的人
小店不会做加盟店模式
其实,“熊爪”咖啡店的三位创始人都是懂咖啡的人。“在日本的时候发现虽然它的咖啡豆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咖啡文化很好。”于是,王海青和伙伴们希望,也能将这种好的体验带给国内的消费者们。
在沟通过程中,东东逐渐了解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王海青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曾为一家非营利机构服务了十几年;第二位创始人刚刚从云南支教回来,近期还有支教工作;还有一位创始人曾经在大型的饮品连锁店工作过,现在主要负责品控的工作。他们不仅能够较好地与网友互动,在店铺运营方面也有很多心得。
试运营的状况给了团队极大的信心,“单店的营业是很好的,工作日出单量有400杯左右,周末会有500-600杯”。
目前店面的运营已经基本确定:两位聋哑人咖啡师,一位互动的工作人员,一名中台,还有一位负责搬运等工作的人员,小店已经能够正常运营。
王海青说,聋哑人咖啡师的薪资都是以市面上的咖啡师为标准的,同时店长会有相应的股份,未来他们想招募更多聋哑人咖啡师,但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修炼“内功”。同时她也提醒,小店不会做加盟店模式,网上流传的加盟信息都是假消息。
记者了解到,“熊爪”咖啡店现在的店长YingYing曾经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咖啡冲调项目的第一名,她和另一名咖啡师都拥有咖啡师的证书,小店还特别请了一位星巴克的咖啡师。
“我们YingYing真的是大神,有一次我们开会,东西掉到地上发出很大的声音,YingYing在旁边做咖啡,手超级稳,她就完全沉入做咖啡的工作里。”王海青强调,“我们招募的要求是咖啡师,跟是不是残疾人没关系。”
“熊爪”咖啡的背后还有残联的支持
店名HINICHIJOU意为“非日常”
“最初我们是联系了残联的老师,帮我们招募咖啡师。”王海青说,店长YingYing就是残联推荐来的咖啡师。
YingYing用手语告诉记者,她是在市区残联的培训机构中接受咖啡专业设备和技巧的培训的,在平时的工作中依靠讯飞语音、手写板等方式进行交流,咖啡店受到欢迎她很开心,也谢谢前来帮忙的志愿者。
△店长YingYing对大家表示感谢
店名HINICHIJOU是“非日常”的意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生物都是不能说话的,人类才是那个少数,因此聋哑人并不是不正常,而是“非日常”。YingYing也说,残疾人聋哑人做出来的咖啡能跟正常人做的一样好。
最新后续
因这个原因监管部门督促其整改
不过,“熊爪”咖啡店在网上走红后,也有人提出了质疑的声音。“递咖啡的熊掌,是不是干净?”“咖啡馆的门脸是一个墙洞,这家店是否有营业执照?”
对此,王海青接受采访时表示:
咖啡店的员工,不会只用残疾人士。比如递熊掌的员工,就是健全人士,因为他要负责接单,还有一些和顾客简单的互动、店内消毒等。
同款熊掌,店里准备了好几个,每天替换消毒,定期清洗。
目前店里排队时间基本在1小时左右,人员密集的时候,会派发口罩。
此外,从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店通过了上海小型餐饮备案,已经拿到了便民饮食店临时备案公示卡。但由于“熊掌咖啡馆”特殊的门店外观设置,消费者并不能直观的看到咖啡店铺公示许可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等相关内容。
而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许可证明文件、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并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生产经营。
目前,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已敦促其整改,并建议企业可在门口二维码的扫面页面通过技术方法加上上述内容进行展示,让消费者享有知情权。
更多温暖的点滴
来自上海市民
孙姑娘在“熊爪”咖啡店附近工作,偶尔在大众点评上看到了这家最近很火的店铺,特地过来体验。20元一杯的价格并不昂贵,她买了一杯拿铁,杯子上很有心地粘了一片红色的玫瑰花瓣,同伴帮她跟熊爪合照。
老住户余阿姨也很好奇,她对附近的每一家店都了如指掌,这家没有店招也不能进去的新店一开始让她有些疑惑,但听说这是一位聋哑人开的店铺之后,她也了然地笑笑。
一个背着书包的小朋友和奶奶经过,感到好奇,奶奶低着头跟他解释,这是一家聋哑人开的咖啡店,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上海市民刘小姐就说,被“熊掌”取咖啡的创意打动,咖啡每天都在喝,如果我买一杯就可以帮助残疾人,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是的
正如刘小姐说的
一杯热咖啡既可以温暖冬日
还能支持公益事业
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原标题:冬天的温暖!非面部烧伤人士用熊爪递咖啡,店里咖啡师其实是聋哑人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