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政治局会议释放的9个重磅信号!
原创: 顾子明
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每年 4 月的政治局会议,都是对去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去年政策进行微调,今年 4 月会议跟以往都不一样,我们经历了 1 月美国换届迎来特朗普 2.0 时代,3 月重磅政治局会议调整,以及 4 月特朗普的全球对等关税。
本次 4 月政治局会议,也比以往历次会议释放的信息都要多很多,除一季度喜庆的开门红之外,我挑选其中较为重要的九条信息,分享给大家:
1、中美经贸对抗周期长短,2、新动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3、政策工具箱创新,4、低碳环保政策转型,5、新一轮经济刺激力度、6、新一轮降息降准时间点,7、房地产发展思路转型,8、外贸冲击,9,消费刺激政策转型。。。

一、外部风险超预期,不要认为中美会短期解决关税贸易等对抗问题。
原文: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
24 年 4 月 7 月的用词,是外部”环境变化”,特朗普上台后的12 月,变成外部“冲击”,25 年4 月会议的用词,变化“急剧”,冲击“加大”,标志特朗普的冲击超(12 月)预期。
底线思维,是号召大家要做好长期鏖战准备。
二、安全顾虑消失,新动能新产业迎来史诗级利好。
原文: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原文: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024 年,中央的工作主线,一直是解决“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因此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央发展新产业要顾虑的事情很多。
2025 年,特朗普的关税重拳冲击,掩盖了中国的发展新动能的阵痛。
终于,中国可以不顾及安全问题,全力加速发展新产业了,长期霸占政治局会议高频词“安全”,首次退出历史舞台。(本次仅出现的“安全生产”,不是前几年的“安全”)
三、政策工具箱大规模创新,主要针对创新,而不是消费与稳外贸,“人工智能+”将开启十年大周期。
原文: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原文: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去年 3、7、12 三次常规会议,提到政策工具,都明确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此次明确提出要出台传统之外的新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要对债权市场创新,表面已经储备了新的杀手锏。
“人工智能+”,在去年的政治局会议中均没有提及,是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提出的,对照上一个十年周期的“互联网+”,将为中国下一个十年的主轴线明确。
而且,本次科技创新,很明确的排在扩大消费和稳定外贸,这两个大家会认为我们应对特朗普关税动作的前面。(注意,特朗普上台后的24 年 12 月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费均排在科技创新前面,这是 3 月会议后展现的重大调整)
四、低碳环保,从主线剧情退出
24 年 4 月、7 月、12 月,三次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推进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降碳减污扩绿等工作,随着特朗普政府正式上台取代拜登政府,在25 年 4 月会议上,“碳”,从此退出了政治局工作。(这也是 3 月会议后展现的重大调整)
持续了多年的各类环保概念以及其背后的力量,均将遭遇重挫。
五、在不远的未来(几个月后),中国会放大招,出台一系列强力的刺激政策的组合工具箱。
原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上一次提出该说法,是 24 年 7 月政治局会议,说的是“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两个月后,大量储备的经济刺激政策多箭齐发,股市迎来数轮暴涨。
拉升资本市场的政策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新一轮外部冲击后的一声枪响。
六、近期不会降息降准,请忍耐,但外部环境一变(美联储降息),中国会迅速跟进降息降准。
原文: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如果近期要降息,应该用 24 年 9 月政治局会议的说法,“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会议几天后,降息降准同步执行。
“适时”的意思,参考24 年 4 月政治局会议,“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5 个月后,跟进美联储降息后,再降息降准,并配合工具箱里面的全面经济刺激政策。
这个之前我已经推演了,要盯着美联储的 6 月是否降息。
七、房地产从解决存量困扰,转向发展高质量增量,
原文: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24年 4、7 两次政治局会议的说法,都是“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12 月未提房地产,应是思路调整中),如今 25 年 4 月,房地产政策 U 转,庞大的存量从“消化”变成“优化”,增量却从“优化”变成了“加大高品质供给”。
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将从数量扩张转型质量扩张,赚有钱人的钱。
房地产在城市与产品等多维度,都会加速二八两极分化,而且,久违多年的“含科量”终于又要回来了。
八、外贸企业会迎来非常困难的时刻,
原文: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原文: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原文: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这个不展开了,的确没啥太好的办法,大家努力“走出去”吧。
九、消费从“供给侧”发力,转向“需求侧”发力,通过金融杠杆开始真正刺激内需。
原文: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4 年 4、7、9 三次政治局会议,乃至安排 25 年工作的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消费,说法都是创造消费的场景、业态,都是消费的供给侧发力。
25 年 4 月的说法,变成了清理限制,由各类金融机构加杠杆推动消费,刺激需求,标志着中国的消费发力正式开始,前几年被打压的金融科技力量,也可以缓一口气了。
最后再补充一个,既然本次会议都说了,“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意味着重磅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马上就要出台,可以用来保护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