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之后,如何走!
作者: 子木
来源微信公众号:子木聊房
已获授权转载
今天的会议,没有低于预期,也没有超预期,最多是“符合预期”。
央行公布10项政策,诚意有吗?有,而且真金白银给了不少,但市场反应却很一般,直接高开低走。

一方面,年后一直强调的“择机”降准降息,预期提前释放了很多,今天终于“择”了出来,结果0.1%的降息根本不够看,更多是表明态度。
之前为啥迟迟不落地呢?答案是内部约束银行净息差跌至警戒线下方,外部约束中美利差走阔,导致资金外流的压力过大。
而现在又为啥偏偏在5月初落地了呢?
因为五一假期期间,汇率波动剧烈,美债危机发酵,美元地位动摇,以及中美关税战,国内企业降低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合力促使人民币汇率上行。
中美利差不再是主导资金外流的显著因素,外部约束放松,于是才有了降息的空间。说人话就是,即使降息,也不担心资金会逃跑了,因为美元贬值,给了对冲空间。
但国内约束依然高压,人们只存款不贷款,银行扛着净息差,预计今年明年业绩很难看,所以降息只表达了微弱的功能性。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 12.99 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就增加 9.22 万亿元,这两个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新高,说明消费意愿仍然不强。
即便是最引人为傲的五一旅游数据,也只是出行人数大增,但人均消费却只有2019年的8成左右。
PMI在4月份又掉到了50以下,而财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百强房企累计实现操盘销售额10181.7亿元,同比下降6.7%,这个数据创2019年单列“操盘销售额”口径以来同期最低纪录,是2021年同期的27%……
这些数据是什么意思呢?
通缩。
没错,当下经济最核心是走出通缩。
这样企业才有利润,员工才有收入,消费需求才会起来。
但当下走出通缩的逻辑,更多不是降低消费成本,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的货币政策,而是创造消费需求,有人带头花钱的这个消费动作和增量,也就是财政政策。
有消费,才有收入,过去消费主要是老外承担,现在中美贸易战,这方面弱化了很多,那么就需要中央带头消费。
所以大会的期待值,来源于财政部接下来要花多少钱,顶着赤字,把多少真金白银送给企业和居民,这很关键。如果没有,那么就是符合预期,甚至低于预期,这也就是今天股市高开低走的根本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今天的会议没用,恰恰今天的会议,可能是2025年经济大反攻真正的开端。
一方面,会议最大的使命是稳住市场信心,对冲二季度经济数据可能存在的利空。同时增强货币流动性,给更多的企业缓解压力,让他们熬过这个阶段。
另一方面,选择5月初降准降息,对外证明,中国央行的宽松政策正在脱离锚定美联储的降息节奏,我们有绝对金融自由权和控制权。
接下来两大节点是重头戏。
1、中美谈判的结果,目前,商务部透露消息,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将于5月9-12日于瑞士,举行会谈。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谈是美国主动找我们,而不是我们主动找他们。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谈判过程可能比较拉扯,但中美双方都明白,短期内,脱钩断链,都承受不住。

2、美国经济下滑趋势已经显现,美债也会在6月大规模到期,美联储需要降息以对冲利空,届时会为全球打开降息空间,我们这边央行应该会启动第二轮反攻,同时举债消费的财政部,也会有所动作。
第一个是找外需,第二个是找内需。外需内需双循环,决定是否经济能走出通缩。而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在熬的过程中,让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稳住节奏。
同时大家不要被短期经济迷雾影响,长期,我认为经济一定会起来,因为最核心的问题,药方已经找到,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只是量大量小的区别。
对于股市来说,大A目前在3337点左右,核心主要的国家队为了对冲关税战影响,撑起来的,并不良性,我认为依旧走不出3200-3400点的打摆循环。那么大资金就没有动机在这个点位,配合会议利好,启动所谓的“牛市”。
对于股市的机会,还是那句话,机会在港股,人民币汇率接下来还会上涨,那么外面的钱回来,第一站也是港股,同时中概回流的预期越来越强烈,万一真的回来,钱还是在香港。
对于楼市来说,进入5月份,第一个交易窗口期,正式结束了,这几天数据都会公布,大家可以看看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出现“小阳春”。
如果3-4月楼市依旧低迷,那么今年下半年也够呛了。因为去年年底发布的政策,其实是很强力的,这都刺激不起来购房热度,说明真实购房需求出现了断层。据我了解,今年只有部分一二线城市出现了小阳春,三四线基本很垮。
这次唯独在公积金角度,大幅降息,目的也是为了修正楼市。而且接下来6月的主战场,一定还会有楼市的利多信号,国债资金和PSL资金灌入楼市,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居民财富的主要承载是股市,所以整个高层都围绕着股市稳定为第一要素,而中国居民财富的主要承载是楼市,那么没有理由会放弃楼市,而去主攻还处于3000点融资市的大A。
别忘了背后还有嗷嗷待哺的地方,这是历史惯性决定的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