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在疯涨!
作者:子木
来源:子说一点
假期,迎来了美股与黄金齐飞。
美股是“科技”叙事和“流动性”叙事,黄金是“避险”叙事和“金本位”叙事。
看懂这句话,基本对未来趋势,心有明晰。
黄金涨得是最疯的,国际黄金一度突破历史最高位4000美元/盎司,国内现货达到900元/克,品牌金价突破1200元/克。
黄金今年涨幅达到50%,当之无愧的资产龙头。
很多人都捶胸顿足,400块钱的时候,觉得太贵了,跌了再买,结果等到600,还是嫌贵,最后等到800和900,到现在很多人还在后台问我,金价还能跌下来吗?只要跌下来我就买。
事实上,问出这种话的人,并不会买,因为黄金真跌下来了,他们会害怕,想着继续等跌一跌,再买。
3年前,我就在看多定投黄金了,很多读者跟我定投。
什么叫定投?
就是无论金价高低,每个月买一些,雷打不动投资下去,就当买养老理财了,每段时间我都会发关于黄金的预期文章,大家可以翻着看看。
观点如何如此坚定?
答案就是对这类资产的本质透析。
这一轮黄金大牛市,并不是因为战争驱动,纯避险属性。
而是货币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很多人认为是黄金一直在升值,但却没想到,实际上是货币在贬值。
1971年黄金还是35美元一盎司,到今年已经突破4000美元。这说明美元在50年间实质贬值了113倍。
可不可怕?那么为什么会贬值这么多?
答案是旧的货币秩序正在崩塌,新的时代正在建立,而黄金则是旧秩序卖向新时代的诺亚方舟。
旧的秩序是什么?
是美元霸权,是美国全球军事影响力、石油捆绑政策、全球贸易地位。
而今年,我们看到了,美国军事影响力被东大动摇,美元与中东石油巨头脱钩,美国贸易地位持续弱化。
在这种基础上,川普力挺降息政策,进行“逆全球化”操作,进一步打压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
在美元无法继续获得绝对话语权的时候,美元体系就会崩塌,转而由黄金作为金本位,继续补充世界货币的主体性。
看懂了这个,就明白了为什么全球各国用脚给美元投反对票,为什么各国央行都在闷声囤黄金,为什么各大投资机构都在提高黄金配置的占比。
本质上,就是都在抢着登上这艘巨型的诺亚方舟。
其中东大囤金是最为积极的,数据显示,东大央行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环比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逻辑上,在旧秩序退潮,新秩序建立时,谁的手里黄金最多,谁的货币在新时代中更有话语权,作为对手国,东大其实已经付诸实践很久了。
前两天,桥水基金达利欧说:
在政府债务负担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各国货币稳定性信心减弱的背景下,黄金是强有力的价值储藏工具。
当前的经济环境跟20世纪70年代初一样,当时美国通胀高企、政府支出庞大、债务负担沉重,导致人们对纸质资产和法定货币的信心动摇。
历史是循环的,现在看来,黄金是唯一一种你可以自己持有、不必依赖他人兑现的资产。
高盛最近称,鉴于ETF的持续流入和央行购买,将2026年12月的金价预测从4300美元上调至4900美元。
有“新债王”之称的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Jeffrey Gundlach最近也提出类似观点,建议投资组合中黄金的比重可高达25%,他认为在通胀压力和美元走弱的背景下,黄金将继续表现突出。
景顺资产管理全球市场策略师David Chao建议“超配黄金,以对冲美元风险并为未来更多冲击做准备”。
我对黄金看多的思路,继续保持不变,但要注意短期回调的风险,这段时间涨势太猛了,投机者可能会倾向于获利了结,黄金大盘出现盘整。
等回落一些,黄金倒车接人后,大家可以适时上车,方法还是持续性定投,平滑价格,而不是一波买入。我将自己的黄金仓位也从15%调整到了20%左右。
请牢记一点,黄金不是一飞冲天的趋势,而是螺旋式上升,大涨小跌。每一个小跌都是定投上车的机会点,什么时候都不晚。
每次写黄金,都有人站出来反对,什么论据呢?
比如未来地球上黄金只会越挖越多,产量越来越大,以后科技进步后,还可能工业化生产,那么黄金会不会崩盘?一般这种问题我都是不回答的,比较反智。
但今天还是科普一下吧。
这种问题大家只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到底是黄金挖得快,还是钱印得快?
黄金并没有增值,而是钱在贬值。而钱为何要贬值,是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
在欲望的驱动下,货币的印刷完全不受 “自然约束”,它由各国央行根据经济需求(甚至是短期利益)决定:
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仅用几年就让美元货币供应量增长了数倍;2020 年全球疫情期间,多国更是开启 “印钞机模式”,部分国家的货币增速一度突破 20%,这样的速度,黄金开采连 “追赶” 的资格都没有。
而科技合成黄金,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有实验室已经这么做过了。但事实上发现,面临着两大 “死穴”。
一方面,天然黄金的开采虽受限于储量,但经过数千年技术积累,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成本相对可控;而人工合成黄金的 “能量消耗” 和 “技术成本” 远超天然黄金,即便未来技术进步,也很难突破 “合成成本>黄金价值” 的困境。
另一方面,黄金的稀缺性、稳定性(不易氧化、不易腐蚀)本质源于其 79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而人工合成无法改变 “制造金原子需要消耗巨大能量” 的物理规律 —— 这意味着,黄金的 “稀缺性” 是由宇宙规律决定的,而非单纯的 “开采技术” 问题。
所以前几年,就有全球最先进的实验室,证实过,百年内,合成黄金永远无法替代天然黄金,它既不能冲击黄金的市场价值,也无法改变 “黄金因稀缺而成为避险资产” 的核心逻辑。
至于百年后,咱也不知道了。诺亚方舟的人早都下车了,再讨论这个,仿佛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
老规矩,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