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芝讲述童年经历:爷爷奶奶是聋哑人,普通话说不标准竟是这样
说实话,明星光鲜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的心酸和不容易,大家看张柏芝,就是很美,尤其是她年轻的时候,真的惊艳了太多人。
不过,最近张柏芝在节目里提及自己的家庭,让不少人感慨,原来张柏芝还有这样一段意想不到的童年经历。

节目里,张柏芝和宁静聊天时,她说自己的爷爷奶奶都是聋哑人,从小就靠手语和他们沟通,久而久之不仅练会了手语,还养成了随时点头的习惯,因为要让爷爷奶奶知道自己听懂了,更让人意外的是,受成长环境影响,她有一边的听力一直不太好,正是因为这样,她的普通话受到了一些影响,发音咬字可能都不太清楚。
以前总在新闻里看张柏芝的各种标签,要么是“影坛女神”,要么是“单亲妈妈”,却从没人知道她的童年是在无声的陪伴和听力的困扰中度过的。
想想看,别的小孩放学回家喊“爷爷奶奶”能立刻听到回应,她却要举起双手比划半天,还要时刻留意长辈的手势有没有落下;别人能清晰听清老师讲课、同学打闹,她却要靠更集中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完整的声音。可她说起这些时,语气平静得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反倒是一旁的何赛飞满眼心疼,那种共情真的太戳人了。

这让我突然想起她之前说过的童年细节,爸妈经常吵架,9岁那年离婚时,弟弟妹妹都在哭,只有她鼓掌说“早就该离了”,转头却含泪把自己所有零花钱的铁盒子塞给妈妈,还主动让姐姐跟着妈妈走。那时候觉得她早熟得让人心疼,现在结合爷爷奶奶的情况才懂,她的懂事根本不是天生的。
从小要照顾聋哑的长辈,要在吵闹的家庭里当“小大人”,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早熟?她后来对孩子的极致重视也有了答案——自己童年缺失的陪伴和安稳,总想拼尽全力给孩子补上。就像她在节目里说的,哪怕被儿子吐槽“妈妈说话太大声”,也不愿意解释听力的问题,怕孩子担心。

我们总爱用自己的眼光评判别人的人生,以前多少人嘲讽她“只想要孩子”,觉得她对感情太随意,可谁又知道这份对孩子的执念,是童年里无声的时光和破碎的家庭刻下的印记?她不是不需要依靠,而是从小就明白,能靠的只有自己。就像那些在听障家庭长大的孩子,看似比同龄人坚强,其实是早早就学会了把脆弱藏起来,用懂事当铠甲。
更难得的是,这些经历没让她变得尖锐,反而让她学会了更用力地爱。照顾爷爷奶奶的经历,让她懂得了无声的陪伴有多珍贵,所以现在不管多忙,都会亲自接送孩子上学,把孩子爱吃的东西记在心里,甚至会把别人给的饼干揣兜里带回家分给儿子。这种从苦难里生出来的温柔,比任何刻意的人设都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