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说了真话:乌克兰打得稀烂,不能赖俄罗斯!
乌克兰的战火无法短期内熄灭,或将进入持久战,在短期内看不到结束的可能。
这成为大国政治的一个死结,因为背后有太多的利益纠缠,一旦战争偃旗息鼓,就会动到很多人的奶酪,损害很多人的利益。
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最新进展就是西方领导人纷纷访问基辅,从欧盟委员会主席、德国前防长冯德莱恩到英国首相约翰逊,都飞往这个俄军刚刚撤退后的乌克兰首都与总统泽连斯基会谈。
西方的军火也源源不断地送达。
眼下的冲突转移到乌克兰东部,俄军与乌克兰部队势将爆发一场“大战”,决定两国冲突的未来。
俄乌冲突成为西方内部政治的一个兴奋剂,牵涉庞大的利益链条。
在这次冲突中,美国军工企业股价飙升,获得巨大利润。
乌克兰军队使用肩射导弹、无人机等对付俄军坦克,也使得这些美国军工企业名声大振,可谓名利兼收。
美国政治的选举献金没有上限,要选一个议员,经费都是数以亿计,这都倚仗背后的金主。
而一旦当选,政客就要还政治债,将很多好处回报给金主。
这就让大财团与特殊利益团体成为政治的幕后主人,而军工企业的政治献金更是关键。
拜登今年中期选举,原本不被看好。
但如今,他靠俄乌冲突的势头,将内部种种问题“外部化”,也就是将一切归罪于普京,预计可以获得更多支持。
在一个民粹政治的氛围中,这一招已经成为政客的标准动作。
民主党的论述就是激发美国社会内部的反俄意识,并且将矛头指向共和党,指出特朗普政府处处为普京说好话,只有靠拜登才可以顶住俄罗斯的力量。
这也是特朗普政府的软肋。
仅仅两年多前,特朗普任内还强调北约早就应该解散,认为这简直是浪费了美国纳税人的钱。
该说法也获得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肯定,说北约早就“脑死”。
如今,北约却成为欧美的反俄灵魂。
不得人心
欧洲一些国家也搭上俄乌冲突的战车,开往选举的驿站。
马克龙在选战中展现他参与斡旋的努力。
但他的对手勒庞却指出他在浪费法国的资源,徒劳无功。
当然,俄乌冲突的关键还在于美国的地缘政治大棋局,要借冲突将俄罗斯掏空,让俄罗斯陷入战争的泥淖,难以自拔。
但这样的算盘却不见得能打响。
因为俄罗斯面对西方的制裁,一报还一报,要求所有“敌对国家”购买俄罗斯能源产品时都要使用卢布支付,不能再用美元与欧元。
由于欧洲的天然气、石油都高度依赖俄罗斯,一旦全面弃用这些能源,就会使得内部通货膨胀率飙升。
现在欧美诸国的商品价格已经不断上升,百姓苦不堪言。
事实上,俄罗斯还没动用它的撒手锏。
因为全球的贵金属与粮食不少都来自俄罗斯,若俄进一步要求全部用卢布结算,欧洲国家很难不俯首帖耳。
怪不得近日卢布汇价已经回升,这其实反映了市场的刚需。
事实上,西方的石油公司也被揭发巧立名目,秘购俄罗斯石油,掺杂到其他品牌中,在制裁声中赚取庞大的利润。
壳牌石油公司的操作引起全球关注。但不少国家都认为,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政治不要干预市场。
正如波士顿马拉松禁止俄罗斯与白俄罗斯选手参赛,为人诟病,很多人认为这是无限上纲,不得人心。
更不得人心的是美国政治决定被军工企业所左右,俄乌冲突变成一场发战争财的机会,乌克兰人民成为受害者。
怪不得军火商被骂是“死亡商人”,在死亡痛苦中收割暴利,逃不过人民雪亮的眼睛与历史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