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国产芯片还艰难!美日垄断90%,中国花3800亿都造不出山寨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物品也变得更加智能。除了人们日常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之外,现在还研发出了无人驾驶的汽车,甚至还生产出了一种VR眼镜,能够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进行连接,科技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全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目前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成绩,但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当中,仍然发展得相对艰难,因为科技起步较晚,所以很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一些发达国家当中,并且在这方面也存在着很高的壁垒,我国不得不陷入被动局面,这种卡脖子的现象尤为突出。

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成为了全球芯片市场中最大的消费者,每年进口的芯片数量众多,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芯片领域当中,还存在着技术欠缺。根据相关统计来看,我国在去年进口的芯片总额达到了4396亿美元。虽然这已经让不少国人感到非常揪心,但还有一个行业的现状更加惨痛,我国曾经耗费了3800亿,都没能制作出一个山寨的机器,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垄断着90%的市场。

研发高端精密仪器非常困难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过这一事件,那就是美国对华为进行了制裁,在经过这件事之后,我国也愈发认识到芯片技术的重要作用,如今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随着我国芯片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在追赶发达国家,不断缩小着芯片制造技术差距。
但和芯片困境相比,我国在科研仪器领域发展地更加艰难,目前美国和日本对很多科研仪器进行了垄断,而这些仪器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比如说在医疗、化学和生物等方面,都需要非常精密的研究设备,但我国居然连个山寨机都制造不出来。

作为生产芯片重要的机械设备,我国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因为生产光刻机需要非常苛刻的技术,我国目前仍然达不到这个水准。根据相关统计,目前荷兰和日本瓜分了全球超过九成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主要是由荷兰生产的,ASML公司拥有着全球最领先的技术。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在高端智能设备领域当中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因为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所以只能从国外进口相关设备,或许有些人就会说,我国当初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能制作出原子弹,怎么却在精密科研仪器领域陷入了困境呢?难道这比制作原子弹还要难吗?

大家不得不承认的是,制造高端精密仪器有着非常大的难度,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国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之后得出来的经验教训。根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都会花费400亿美元来采购各类高端仪器,这其中还没有包含这些高端精密仪器的维修保护费用。
我国在盾构机生产技术发展之前,所有零件全部依靠进口,一旦机器出现了任何问题,也都需要一些国外的专业人士来到国内进行维修,并且维修产生的成本非常高。在最近这段时间里,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美国一直保持着恃强凌弱的态度,所以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才能够自给自足,这样也不怕其他国家居心叵测地进行打压。

和美日相比,我国有哪些劣势
我国目前的科研仪器消费市场非常广大,但却并没有实现自给自足,也是一些原因叠加导致的,就比如人才供给不足,投入成本相对过大,并且技术相对落后。那大家知道我国和美日等国家相比,到底又差在了哪里?
首先,我国存在着研发人才紧缺的问题,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将出现超过1000万的高技术人才缺口,这些人才主要从事的是重点产业领域,根据预测,到2025年时,这个缺口人数将会高达3000万。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人才缺口,主要是和国内企业的生产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很多企业都将生产的重心放到了零部件制造和组装加工领域,而科研仪器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并且研究周期太长,不一定能够看到成效。
其次,科研仪器研究领域就像一个无底洞,不仅需要长期投入巨额资金,并且在搞科研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维持,在取得研发成果之后,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回本,但通常是很难成功研发产品,因为这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结语
虽然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处着艰难处境,但只要能够行动起来,努力付出心血,就一定能够获得回报,打破垄断也只是早晚的问题。为了解决科研仪器研发的难题,相关部门也要推出一些政策进行支持和补贴,各大高校也应该积极培养各种高精尖人才,为科研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