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所说的“寒气”,到底指的是什么?
文 | 华商韬略 张伟
8月22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发表了一段内部讲话,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很明显,华为在未来几年会开始执行战略紧缩。
在8月12日,华为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销售收入3016亿元,而去年同期收入为3204亿元,同比下滑了5.87%。而净利润率仅为5%。

运营商业务方面,5G的建设周期面临见顶。而企业业务难以形成爆发式增长,因此终端业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运营商业务及企业业务的收入同比去年上半年是有所增加的,但终端业务(消费者业务)却下滑25%。最重要的那条腿,有点瘸。
因此任正非强调“预算要保持合理节奏,盲目扩张、盲目投资的项目都要紧缩或关闭”,不要再讲故事。毕竟不仅是华为内部面临着危机,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其他巨头如腾讯、阿里同样开始执行紧缩策略。
凛冬已至。
另一方面,在美国一系列的制裁打击之下,华为一直面临着芯片断供的难题。而这也正是其终端业务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2020年9月美国针对华为的一纸禁令正式生效,台积电、高通、联发科、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公司纷纷断供华为。使其高端手机业务遭到巨大打击。

而就在今年的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又签署了一份《芯片与科学法案》,法案内容上来看,美国政府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及240亿美元的投资税抵免,以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
其中该法案还特别强调了拿到政府的补贴之后,10年内将不许在中国大陆投资先进水平的芯片,投资重点只能放在美国及其盟国。
这对于步入寒冬的华为无疑是雪上加霜。
2000年,华为销售额达到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的时候,任正非就曾发表过著名的内部讲话《华为的冬天》。文中同样展现出强烈的危机意识。
此时的任正非提前判断出北美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将会对未来产生影响。此后在2001年到2002年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了50%,大量的科技企业倒闭,华为也陷入了停滞阶段。
直到2004华为年成功开发出无线 3G 分布式基站,打开了当时欧洲的通信巨头如爱立信、西门子等市场,成功迎来了“华为的春天”。
任正非的超前的思维、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让华为不断壮大,此后每次面临“冬天”时,华为都能够转危为安,进而变得更好。此次面临的危机确实更加严峻,但华为的风险管理体系也绝非等闲。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