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天坛奖影后尊严碎一地,八十多岁还被要求劈叉,网友:太拼了

作者 :珍昕 2022-09-08 12:16:13 围观 : 评论

北京电影节过去十几天。

Sir有股劲儿一直没缓过来,感慨、失语、五味杂陈。

好电影都会有后遗症。

不用太羡慕。

再过两天,轮到你们。

妈妈!

Song of Spring


9月9日超前点映,9月10日中秋节正式上映。

最近《隐入尘烟》票房逆势飙升,让更多人看见了国内“文艺片”的魅力与潜力。

Sir也对《妈妈!》多了一份信心。

导演杨荔钠上一部作品《春潮》是Sir近几年印象较深刻的国片,这次在北影节首映后,口碑又在业内爆了,主演之一吴彦姝更是摘得天坛奖影后。

当时预告的一幕,Sir就感觉这片不简单。

妈妈和女儿吃饭。

妈妈:哎,我是你妈妈

女儿:你真像我妈妈


像?

到底谁糊涂?

海报还有第三个人(文淇),谁是谁妈,谁是谁女儿?

这些疑问,也是Sir看完片后陷入复杂情绪的原因。

你把它看做“悬疑片”。

它却毫无防备地,给你呈现

“战争片”、“惊悚片”、“治愈片”。


01

体面的溃败

与预告片里埋下的揪心场面相比。

《妈妈!》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平淡。

清雅校园里,一对母女日常:

女儿(奚美娟 饰)为母亲(吴彦姝 饰)每天做好早餐,准备好她每天要吃的药,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身体,给她做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女儿65岁,母亲85岁。



老的,费心费力,严肃严谨。

更老的,则像个孩子——爱撒娇,爱挑食,爱装病,以及……不爱吃药。

别以为就这么完了。

平淡之下,满地雷区。

一连串钩子吊起好奇心:

女儿为什么天天这么忙?

除了照顾母亲,她白天去敬老院帮厨,晚上再去做义工,帮环卫工扫地……


缺钱?

不可能。

片中有个细节,警察在话里话外提醒她,按手印会影响名誉。

有名誉,需要注重名誉——包括早逝的父亲和高龄的母亲在内,都曾是大学教授。

攒钱?

没必要。

女儿未婚,无子女,不过常有她资助的学生来看她,社区全科医生(朱时茂 饰)也是老相识。

两母女的晚年不能说轻松,至少也是无忧无虑吧。


但是,一旦离开母亲,女儿性格就变得怪异。

公交上发现小偷(文淇 饰),不制止;被小偷栽赃,都进警局了,不辩护。

甚至家里进了贼,她发现了也只是躲起来不吱声。

好像,世界上很多事都与她无关。

为什么呢?电影会给答案。

总而言之,女儿过着仿佛清教徒一般的生活,把过去的磨难消解到日常的仪式感里。

电影全是弦外之音。

比如两母女自己有一个“节日”。

这天,她们

会放肆一下,吃老年人不敢多动嘴的糖醋鱼,摆上蜡烛,开壶小酒。

庆祝啥?

妈妈说:大概只有我们家把你父亲(一个男人)的忌日当成节日过。


本来,生活在母女二人达成共识的轨道上继续滑动,直到结束那天,也挺好挺体面。

可对于老人。

顺遂是心愿,意外才是常态。

某天,女儿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年迈的妈妈要去照顾女儿。

这便不再只是一场病那么简单。

还记得吧,电影还藏了一条悬疑故事线——女儿怪异的原因。

导演就是要让观众面对残酷的人生真相,跨过桥段去思索一个问题:

女儿的阿尔茨海默病是病症,会不会也是一个隐喻?

一边是因为疾病,女儿逐渐失去了她的修养、体面、认知,乃至自理能力。

另一边,因疾病,她坚硬的外壳一步步碎裂,露出内在的情感包袱,与累累伤痕。


女儿,更怪了。

越夜越惊恐,稍有动静就全身紧张,歇斯底里,为什么?

时而醒着梦魇,看着故人依稀身影出现在书房、廊下昏黄的灯光里就忍不住少女般惊喜,奔过去,又扑个空, 为什么?

至少Sir看到这些情节就感觉片名中的“!”。

这是一场战争,敌人是回忆。

女儿那些经年的暗涌,压抑的秘密情绪,原来她以为可以靠肉体和学识镇住,藏住。

可惜,65岁这一年她迎来最大的挫败感。

02

困在时间里的女儿

真相是什么?

Sir不剧透。

如果只为求一个所谓答案去看电影,也会像女儿被困在时间,被追索这个动作所束缚。

电影真正的重头戏,是对于母女二人生活的展现。

阿尔茨海默病如何让她们进入慢性死亡,再获得重生。

根据百科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除了普通人认知的记忆衰退,认知能力下降外,还包括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的症状。


翻译成大白话:它会逐渐剥夺人的那些记忆,情感,意识,最后只剩下一个肉体躯壳。

缓慢杀死人的灵魂。

刚开始,是突然紧张、恍惚。

接下来,是记忆和认知出现短期障碍。

提笔忘字,大脑短路。

女儿确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趁还清醒,去银行把存款转移到母亲名下,然后在家里大量贴上标签,标记每样家具的位置、作用。




再接着逐渐失去理性。

这也是导演主要在呈现的部分。

女儿逐渐失去了她之前呈现的善良、勤恳、礼貌的一面。

性格变得乖张,行为变得无序,经常给母亲惹祸。

母亲毫无怨言。

却也无法改变什么,只能跟在她后边,帮她收拾,帮她维持。

不得不说,两位老戏骨都贡献了惊人演出。

得知女儿患病后,母亲开始健身,提高体能,以八十多岁的高龄。

女儿病情加重,她只能一边哄着,一边抹泪,令人动容。



更让Sir感叹的是,奚美娟饰演的女儿,在展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上,贡献了可能是今年以来国片层次最丰富的表演。

如何表演内心的痛?

首先,气质的对比。

作为退休物理教授,患病前,除了苦行僧式的淡漠,身上还有很强的距离感。

尤其是与教文学的母亲对比,母亲常常是很感性地读诗,撒娇,为女儿的遭遇悲伤,流泪。

而女儿则全程保持理科生的冷静,淡漠的无奈。



这只是一开始。

病情加重,从行为习惯就能发现,这个“人”的灵魂已经被病魔“修改了”,一步步靠近感性的母亲。

内急时像小孩一样原地转圈;

大口吃冰淇淋,像小孩一样手上动作不连贯,各种捉弄母亲,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就往荷包里塞……

生气还咬人。




咬完之后,她那一瞬间的愣神,又是无比后悔。

变化又不是一蹴而就的。

你能在表演中看出她慢慢感受那种记忆和情感在消退的过程。

母亲问女儿名字,女儿笑着惊讶,我的名字你都不知道?

母亲问,冯济真(女儿真名)是谁?

女儿不惊讶,不悲伤。

她呆住了。

她听到自己名字,却不知作何反应。


与母亲吴彦姝的内敛,动人不同。

奚美娟饰演的女儿,把阿尔茨海默病来袭时,生活逐渐时失控,钝刀割肉的痛苦,表现得同样震撼。

Sir相信《妈妈!》在大银幕上的呈现——不论是细致的病理变化,还是老年患者和家属的痛苦——都能让更多的普通观众重视起这个病症。

这就是电影希望传递的“邀请”:

我们不能满足追求剧情的张力,更要关注生活中被困的人们与情感关系。

03

我是母狼

片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掉的镜头视角,划重点:

水面之下。

这个镜头,Sir粗略数了数至少三次:

第一次,女儿确诊前,在湖边扫地突然崩溃,观众是从湖面之下看岸边手足无措的她。

第二次,病人身披白纱,黄昏雨夜冲出家门要找旧宅,像新嫁的媳妇奔赴娘家,这时候观众又是从城市河道的另一侧看。

最后,病症把女儿绑得越来越紧,观众又是从水面之下看海边相拥的母女。

电影还有一个从未露面的“第四角色”。

谁在水里?

TA为什么会在水里?

缺席的TA对母女生活有什么影响?




Sir以为这是《妈妈!》的巧妙之处。

它讲述一个现代的故事,却不忘将故人的隐喻,指向那个失语、脏躁、窒息的特殊时代。

打住。

具体深意,请毒饭们亲自去电影院里体会。

回到母女本身。

母女最终是失去了体面,但片子给观众保留了些许体面的温柔。

总不可能一直这么难过吧。

对于善良的观众来说也是很现实的问题,这对老年母女有谁来关心、照顾呢?

别忘了文淇饰演的小偷。

女儿的宽容让她走上正途,几年后,带着孩子回来到母女身边。

快速的剪辑,让一切仿佛充满阳光,给母女二人的苦闷生活带来解药一般的出口。


真能走出来?

仅仅从打光来看,这个片段都与之前之后存在割裂,而且,电影中,文淇帮着小院锄草打理绿植,可后边这个小院依然是荒芜。

这会不会只是一厢情愿——我救赎一个失足少女,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善报,也得到救赎?

问题同样抛给观众。

你要如何面对生活中那些无解、无助、无因的循环。

Sir就说几个细思恐极的细节。

母亲推着女儿来到海边吹风前,自己吃药都要用一只手,捉住另一只手才能准确地把药粒送进嘴里;

养老院吃完一顿自助餐,同桌得帕金森病的老头已经让老伙伴们习以为常,知道全身要抖几次才能站住;

走出餐厅大门,一个失智的女人塞给母女一把糖说路上吃,走了就不要回来;

在海边也遇到一对年轻些的母女,她们告诫要涨潮了,快走;

可母女却穿着精致的衣裳,原地相拥。

她们要干什么?

水面之下的TA是什么心情,绝望、还是悲悯?


从处理手法来说,导演这一次选择了寓意丰富、开放式的结尾,Sir以为这是一次对观众信任的“升级”。

导演上一部作品《春潮》,同样讲述母女故事,却选择了过于饱满甚至有点压迫的手法。

郝蕾饰演的记者在病房窗前面对东北工业城市的新霓虹呢喃独白,长达10分钟,无视病榻上好不容易睡着的母亲。


演员当然没话说,但从整片的观感而言,Sir就觉得处理过火了,创作者急切地站到剧情和角色之前的激情表达,可能会让一部分没有准备好的观众觉得错愕。

相比之下,《妈妈!》明显更成熟。

它把表达揉进生活日常的细节里,反而会提供观众更绵长的触动与思考。

最后就说一个吧。

患病之后的女儿,回家被锁外边,内急,然后小便失禁。

下一场戏,她抱着母亲痛哭。


残酷在哪?

病人明知道病程是认知断崖式下降,但最先打败他们,让他们恐惧的是什么。

是作为独立的人,尊严瞬间崩塌,一地碎片绝不可能复原。

电影里的母女已经被导演善意地修饰得很梦幻了:高知家庭,言行得体,节制自律……

可她们经历的痛苦丝毫不会因此减少。

电影外,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的数据。

中国有1324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其中女性的数量和患病几率要明显高于男性。

原因,就是女性的情感更细腻丰富,发生情绪的波动,不好的记忆更容易造成内心的压力和郁结。

换句话说——情感越丰沛,折磨越深。

因此,Sir才会想对电影结尾的处理致敬。

面对让人丧失一切的病痛。

面对女儿已经失去灵魂的躯壳。

母亲哪怕自己也要面对风暴撕扯,却一直坚定地拥抱孩子,轻声应承:

对!我是妈妈!

这是对片名的扣题。

妈妈是什么?我们听过见过,大海啊妈妈,烛光里的妈妈等等经典描绘。

这部电影少见的用了一个词:

母狼。


这是母亲得知女儿生病之后决定甩掉多年来躲进去的慵懒、萌憨,重拾武器开始战斗,出发前对自己的册封。

这是力与美、本能与技能、绝望与希望、天赋与经验的高度凝结。

只要孩子在,孩子需要,再老的母狼在多么现代的“丛林”都能调动她所拥有的一切保护孩子,保护她的天真与善良。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也是一种残忍的文明癌症。

但面对它,母狼的挣扎、抗争告诉我们:

我们要始终记得生命的意义在于,无论短长,在哪里终结,经历了什么,我们的灵魂都将比来到这个世界时更加高尚、坚韧、纯粹,哪怕只进步了一点点。

每个人的一点点,构成了未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