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会慢慢离开朋友圈,你才能成为一个有大格局的人
原标题:心理学:学会慢慢离开朋友圈,你才能成为一个有大格局的人
不同层次的人拥有不同的思想格局,三观不合的人很难聚在一起分享人生观点。真正能够成大事的人,绝对不会心甘情愿的与普通人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心中有小天地容纳不了的豪情壮志,这份炽热的感情只能在遇到知己时倾诉。
朋友圈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款社交工具,不少人都会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生活,或是发表一些对日常生活的看法见解。这些朋友圈大多用于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少有人会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目标分享在朋友圈中。

心理学家调查后发现,那些具备远大格局的人,正在慢慢离开朋友圈。这些人有别人无法理解的人生理想,他们并不在乎外界的看法,也不愿意为不必要的事情停下脚步。小刘就是这样一个具备远大格局的潜力股。
他生活在云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家人靠种地务农维持生活。小刘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从来不会将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社交等事情上,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大学。他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就连上大学的钱都是全村人一起凑出来的。
初次进入大城市,小刘被新世界的事物深深吸引,入学没多久就学会了玩手机、发微信朋友圈。当时他把微信朋友圈当成自己的日记本来使用,每天发生的大事小事以及内心感受,都会被记录在朋友圈中。

活泼热情的他也非常好奇别人的生活,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微信界面刷新动态,看看别人有没有分享与自己有关的新鲜事。这样的生活方式帮小刘获得了不少了解他人人生的快感,满足了他旺盛的八卦欲望。
但这种精神层面的快乐是短暂且虚无的,根本无法对世界生活产生任何实质性帮助。很快小刘就会意识到,这样的生活状态是颓废的。他认为自己太过沉迷朋友圈,他开始强制自己戒掉这个坏习惯。
没过多久,小刘就将自己的生活中心转到了学习科研上,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进入到一家跨国公司发展,获得了在国外打拼的机会。或许在许多人心目中,朋友圈只是分享生活的一个平台,并不能够说明什么。

实际上一个人对朋友圈的看法与使用习惯,都能够体现出他自身的格局。朋友圈并不是学习软件,大部分人只会在朋友圈上分享一些值得被讨论的八卦,9成左右的朋友圈传播的都是无用的内容。
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并不喜欢使用朋友圈,对于世界的认知越全面,越会感觉到朋友圈里的东西单调片面。就算浏览的是身边好友发送的朋友圈动态,也都是一些朋友自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或是有感而发的心灵鸡汤、被迫发送的商业广告等。
不论是提升自己还是增长见识,这些信息都是无用的。毕竟这些都是别人的人生,过程再精彩,我们也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欣赏。将时间浪费在关注别人的人生上,只会让自己成为碌碌无为的普通人。

这些格局比较大的人,有自己的人生理想需要实现,自然会渐渐远离对自身提高不多朋友圈。这并不是说有格局的人就不会关注朋友的生活、不会和朋友往来,只是他们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与自身无关的事情上,更愿意和关系亲近的朋友保持联系。
具备一定格局的人也不喜欢发送朋友圈,让无关紧要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近况。每个人都不愿意让自己成为舆论的焦点,成熟的人更不会主动将与自己有关的重要事件发布在朋友圈中,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谈资。
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别人没有真实体会过我们的悲伤与快乐,也无法对我们分享的事情产生共鸣。对于普通人来说,发放朋友圈只是对生活中某些事情的情绪宣泄,并不能真正解决当下的问题。

拥有远大格局的人,懂得将不恰当的情绪隐藏在心里,他们知道这些情绪的展现无法改变事实,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破坏自己的外在形象。这类人不喜欢使用朋友圈,也有可能是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机会在意朋友圈。
有人开玩笑的说,世界首富每一秒钟都能赚到几百万元。真正有钱的人更在乎宝贵的时间,他们会将自己的每分每秒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与其浪费时间观察别人的生活,倒不如利用好这段时间发展事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