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原标题:北京才女:从教76年,捐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千古英雄多少恨,相逢一笑泯恩仇。”
英雄豪杰经历世事沉浮,一生披肝沥胆,或是为国,或是为家。
但虽然他们或许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实际在理念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上,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着分歧和冲突。

就好比是北宋名臣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在历史上就是出了名的死对头。
王安石想要变法强国,可司马光却处处与王安石作对,两人的初衷都是想要国泰民安,但在政治上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不过大家又可曾知道,两人在政坛上拼得你死我活之前,却都因为对方的才情而相互仰慕,是私交甚笃的好友。
英雄惜英雄,相逢一笑也不是没有放下恩仇的可能。

但一位曾在南开大学任教的女教授,却说出过这么一句诗来评价和丈夫之间的感情。
“一握临岐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
从教76年,捐款3658万,丈夫去世后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
乱世佳人
民国风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时局变幻不定的大时代。
各方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直系奉系皖系轮流上台,整个中华大地都陷入了战火纷飞,四分五裂的乱局之中。

北伐的义旗高举,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就取得了非凡的战果。
国家逐步归于统一,可就在我们这个被战火践踏的奄奄一息的国家,刚刚赢得稍微喘息的机会时。
早已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却在此时亮出了他们凶恶的獠牙。
读书做官,是每一个国人心中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无外乎其他,读书在当时的社会乃至现在而言,都是一件确确实实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北京作为一国首都,是整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各种名流上层人物汇聚于此。
彼时叶家虽然称不上什么顶流世家,但却也是出了名的书香门第。
叶家祖上在慈禧老佛爷的年代还曾金榜题名,考中过了当时代表着读书人最高荣誉的进士。
能够考中进士的人其学问自然远超常人,叶家的这位老祖宗,后来虽然没有在朝中爬得很高,但正所谓是诗礼传家,后人中倒也着实出了几位读书种子。

简而言之,京城叶家放到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属于那种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叶嘉莹身处的年代恰好是民国时期最混乱的年代,不过幸好还有叶氏的祖荫庇护,年幼的叶嘉莹至少过完了一个幸福的童年。
当时书香门第的教育是十分超前的,叶嘉莹的童年除了与伙伴嬉戏玩闹的时光,剩下的就全是在一首首动人的诗词中度过。
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童年,逐渐长大的叶嘉莹也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期待。

或许会有一位和自己门当户对的温润君子悄然出现,然后便和叶嘉莹相依相伴。
两人琴瑟和鸣,相约共许白首,相夫教子,儿孙满堂,若真是像这样,那叶嘉莹的一生或许就会延续童年时的快乐,一生充满了诗情画意。
可大势倾覆之下,谁人谁家又能逃得过这滚滚大势。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

在战争中,家中的顶梁柱,叶嘉莹的父亲在一次外出时和家人失去了联系,从此音讯皆无。
不要说是战乱的年代了,就算是放到现在,一个失去了父亲的家庭,恐怕都难以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家中的收入来源一下子就断了,母女俩的生活突然大变。
但坚强的叶母却还是独自一人带着叶嘉莹顽强的生活下去,此外还不停的托人打探叶父的消息。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叶母的身体本就不佳,在丈夫失踪和生活困苦的双重打击下,竟是患上了癌症。

在叶嘉莹十七岁的那年,叶母染病不幸离世,自此叶嘉莹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一个弱女子是无法在那样混乱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叶嘉莹于是就投靠了在北京的伯父。
虽然经历了父亲失踪和丧母之痛,可叶嘉莹还是选择了继续完成学业,不仅如此,后来她还被安排进了学校教书。
看上去不高的三尺讲台,台下一双双殷切而充满了活力的眼睛,竟然让本已对生活开始失去希望的叶嘉莹,再次开始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但对于乱世中的女性而言,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是十分迫切的需求。
也正是因为这个心理,才让叶嘉莹作出了一个后悔终生的决定。
文章憎命达
叶嘉莹很快在熟人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名叫赵钟荪的青年。
当时或许称不上是情爱,因为对于叶嘉莹而言,自幼就一直泡在诗词古文的海洋中,对于人情冷暖倒是颇有几分了解。

可情爱一事上却纯粹就是一张白纸,很快叶嘉莹就在赵钟荪的全面攻势下缴械投降。
两人结婚之后,叶嘉莹搬离了自小生活的北京,去到了当时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解放前夕,叶嘉莹随同赵钟荪辗转台湾。
本以为来到台湾之后,总算能够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可接踵而来的厄运却再一次降临到了叶嘉莹的头上。

当时国民党实行恐怖的清缴政策,叶嘉莹的丈夫也被列为了怀疑对象,甚至因此还牵连到了叶嘉莹。
当时他们已经诞下了一个女儿,叶嘉莹因为其工作生活的单纯性,这才得以被提前释放回家。
可赵钟荪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整整被关了三年时间,这才被放回家。

但自此之后赵钟荪也是性情大变,动辄就对叶嘉莹拳打脚踢,家暴就像是家常便饭那般频繁。
不仅如此,家庭的重担也落在了叶嘉莹柔弱的肩膀上。
好在她虽然命运多舛,却也有好运垂青,叶嘉莹竟然联系上了多年前失散的亲生父亲。
在父亲的帮助下,叶嘉莹找到了一份在学校教书的工作。

凭借着扎实的文化功底,以及对学生们的细致耐心,叶嘉莹最终得以脱颖而出,得到了一份去加拿大高校任教的机会。
若干年后,沧海桑田,游子终于得以返回毕生心心念念的故土。
叶嘉莹后来在南开大学任教,并捐献出了自己房产出售所得,乃至毕生积攒下来的所有积蓄成立了教育基金。
从教76年,捐款3658万。

丈夫赵钟荪在2010年的时候去世,叶嘉莹对此只写下了开头时的那一首诗,直言从未体验过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