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街办社区后,过世后的丧葬费、抚恤金找谁办理?
引言:
国内最基本的福利制度就是社保了,在这其中,养老保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老年人群体来说,每月能够拿到一笔养老金来保障老年生活。现在,相关部门又在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待遇统一。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占比正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国一共拥有1.276亿人左右正在领取职工养老保险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的养老支出将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有一些人产生了这样一个疑惑,如果退休老人把自己的档案上交到社区或者街道之后,那么在老人去世之后,抚恤金和丧葬费又该怎样领取呢?谁又能办理具体事宜?

很多人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不可能一直从事同一个行业,大部分人都有着很好的工作经历,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十分频繁。有一些人工作在异地,很难完全享受到公司所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有一些国企就成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大力建设各类基础设施,让这些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日子过得更加踏实。
可自由职业者就不一样了,在到达退休年纪之后,就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所能享受到的福利也是不对等的,并且也迎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那就是无人管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21世纪初的时候,相关部门就推出了社区和街道的管理方案。在2019年,相关部门还发布了相关意见和通知,其中明确表示,在2020年之前,所有的退休人员必须全部移交给当地社区或者街道进行统一管理。

对老年人群体来说,他们享受服务会变得更加便利,与此同时,还能得到诸多优惠。如果退休之前就业于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那这里退休老人在退休之后,就必须将档案上交到社区或者街道,在这之后,他们的福利待遇和之前相比,有所降低。用人单位为了弥补这中间存在的福利差距,通常会给这些他们发放很多津贴和补助。
根据相关政策来看,在退休老人移交相应资料之后,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在接下来的三年之内,将会出现一些过渡性转变,退休福利逐渐成为企业年金业务,除此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其他方式,比如在退休时一次性领到所有福利。在原有的待遇当中,退休老人在去世之后,原来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一定的丧葬费,但在将资料上交给街道或者社区之后,就不会进行发放,而社保基金会需要承担起这笔费用。

相关法律明确指出,只要人们购买了社保,那么在去世之后,家属就可以领到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这笔钱主要来自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街道和社区接管这些退休人员之后,可以给老人提供更加便捷化的服务,社区或者街道可以及时对这些退休老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解,与此同时,也可以协助这些老人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并且帮助他们领取养老金。如果老人不幸去世,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帮助家属申请。

所以现在不用和以往一样,去到之前的单位办理相关业务,只需要去社区就行。但也有一些情况非常特殊,如果属于异地安置,那么社区就必须进行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人们也可以去到当地的社保机构咨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完成手续办理。因为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在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方面,也有所不同,基本上没有固定数值。

山东省只发放1000元左右的丧葬补助金,而北京的水平就相对较高,达到了5000元。而关于一次性抚恤金,福建省的金额是根据基本养老金来确定的,通常会一次性发放五个月的金额,而贵州的标准更高,发放的抚恤金达到了20个月的省内平均养老金。

结语:总而言之,退休老人在退休之后,如果被移交给了社区和街道来管理,那么享受到的福利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总体不会造成利益损失,所以大家应该积极响应相关政策,配合相关工作的进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