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成的人,其实最晚熟
20多岁成为上市公司CEO后,胡泽秀在和投资人第一次见面时,总会诚恳地告诉对方,“我的过去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13岁母亲去世后,父亲崩溃到几乎失去了工作能力。他一个人来到北京,搬水泥,睡工地,当服务员,把收入攒下来养活父亲和妹妹。为了读书,他两点睡,四点起,靠着心里的一股劲儿,走出城中村,成为白领、高管,终于过上了电视剧里的那种生活。
但站在鲜花与掌声中,胡泽秀却觉得自己生活在无尽的孤独中。早早扛起家庭重担的他,还未学会如何与自我对话。
为了帮助胡泽秀以及与他有相似经历的朋友更好地认识自己,缓解焦虑情绪,【北京青年x凉子访谈录】特别邀请到心理咨询师王玺,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
王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学心理咨询师,性少数群体友好咨询师
胡泽秀目前的心理困境在于,感觉自己生命自13岁那一年后空白了一大块,他非常渴望去填补少年缺失的时光。也正是因为这段时光的缺失,胡泽秀一直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害怕也无法发展出亲密关系。
他说,看见他在台上光鲜亮丽,为他鼓掌的人太多,但看见他这个真实而完整的人却太少太少。舞台上灯光刺眼,让原本就昏暗的台下变得更加黑暗,走下舞台,他就消失在一片漆黑之中。
这种感觉确实很恐怖,换而言之,走下舞台他就像个隐形人一样,无人看得见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情绪,有挫折有痛苦的他。而他自己也习惯于一路向前,忘了好好看看自己,感受自己。就像那年13岁的他来不及去体会失去母亲的震惊、愤怒、悲痛和无奈这些复杂又层层递进的情绪,就不得不背上行囊,一夜之间以一个成年父亲的角色承担起家庭支柱的责任。
无论是13岁的胡泽秀,还是在北京流浪漂泊、无依无靠的胡泽秀,亦或是今天颇有成就的胡泽秀,他对父亲一定有着复杂情绪和不断变化的感受。但这些感受长期被压在心底深处封存起来,这种封存的感受造成他内心深处的断层感和空白感。
封存起伤痛,砥砺前行的策略在过往的那段日子里确实有助于帮助胡泽秀抵抗生活的苦难,但是此时此刻,这个策略已经成为阻碍他去感受生活,享受爱情、友情和亲情的负累,成为他当前生命处于停滞状态的最主要的原因。
基于此,我建议胡泽秀可以继续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在那个过程中,他可以充分体验一遍那些既没有被别人看见,也没有被他自己好好看见的情绪和情感,这或许可以帮助胡泽秀填补少年缺失的空白。
需要强调的是,解决胡泽秀长久的情感缺失虽然是个大工程,但胡泽秀本身的人格、社会功能等没有太大的问题,这得归功于他母亲对他13年的高质量的陪伴和养育。
胡泽秀不用给自己贴上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标签,相反,努力探索寻求帮助恰恰是他心理健康的体现。
凉子寄语:
从泥泞中爬出来的胡泽秀获得了社会意义上的大部分成功,但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是那个孤独孱弱的13岁少年。
但早成也好,晚熟也罢,能在顺风顺水的生活中保持审慎、反观内心,就是获得更好成长的第一步。
加油,一直那么诚恳笃定的胡泽秀。
文章转自北京青年x凉子访谈录同名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