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再现“断缴”?农民为啥不爱医保了?老农给出以下4个理由
引言
新农合一直以来都是农民们看病的重要保障,有了新农合的保险,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农民们都没有了看病难的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目前新农合又出现了问题,出现“断缴的潮流。如今的农民不愿意再继续缴纳新农合了,这中间又有着怎样的理由呢?

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三大国,科技经济等各方面发展位列世界前茅。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国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关注身心健康。
目前,各企事业单位都会给自己雇佣的员工购买五险一金,但是农民的保险必须自己买。后来国家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这个举措慢慢地改善了农民看病困难这一顽疾。

由于农民承担不起高额的看病费用,所以大家对医疗问题并不是很重视。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村人看病却担心口袋没钱的焦虑。
如果看病的花费超出了农民的支付能力,就会给予他们部分贴,但前提是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费购买保险。但是如今农村合作医疗却面临新的挑战和困境,医保是个骗局,农民都不买医保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中国,人民户口区分为城镇和农村户口,不同地区差别也较大。后来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国家为了减少给人民带来的影响,把以前的医疗制度改革为现在的城乡居民医保。
这个制度刚刚实行的时候,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因为交的钱少,享受的待遇好,所以大家都积极参与。这两年据统计显示,人们对这一制度的态度开始变得消极,出现了不愿缴费的情况,各个村社的负责人也为此感到苦恼。

人们不不得已用怀疑的目光看待此事,如此好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为何面临现在的困境?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看病费用昂贵。
由于农民对城乡居民保险了解不全面,他们并不清楚大部分的小病是不满足报销条件要求的,而且能报销的疾病也只能报销部分费用。目前医疗保险每年需缴纳350元,对他们来说压力不大。

然而每次去医院的挂号费,各种仪器检查费和最后的药费加起来确是不小的数额,这些费用大多数是不能报销的,这才导致了大家对医保的消极态度,认为交了也是白交。
第二,医保余额年底清零,异地报销困难。
现在很多农村人都会去外地打工,一般的小病痛他们自己随便买点药吃就草草了事,如果生了大病,也会担心医药费太贵,而不愿意去医院,就先拖着。

但是他们每年都会按时缴纳费用,对他们来说这笔费用没有任何意义,相当于浪费钱。当然也会有人在外地进行报销,事实上,能报销的钱很少,在很多地方,只能当地报销,外地无法报销。这让他们觉得,缴纳保险的意义不大。
第三,费用持续上涨越来越贵。
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设政策,然而,农民的收入仍然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调查发现,大约我国人口的一半人民收入是非常低的。

每月不超过1000元,并且全部集中在偏远农村,生活极其困难。刚上映的电影《隐入尘烟》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医疗保险费用从以前的十几元慢慢涨到现在每人350元一年的标准,以后还不清楚,一个家庭需要缴纳的费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这笔支出对他们来说慢慢有了压力。
第四,城市人帮助农村人。我们不难发现,经常去医院的是城镇居民,一点小问题他们也会去医院就诊。

然而,农村人是很少去医院看病的,相比之下城市居民自然享受了更好的医疗条件,农民交了钱却很难享受到好的医疗,所以他们开始排斥买医保。
我们要承认,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一开始实行的时候的确给农民带来了温暖,让他们看病有保障。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无论是保或者医院各种费用都越来越贵,再加上报销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导致很多农民减少了对这个政策的信任。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切身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和保障。

因为只有农民们的权益得到了保障,我国农村地区才能够得到发展。
小结
新农合政策彰显国家对民众的利益十分看重,虽然说现在新农合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是相信国家未来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以保障农民们的相关权益。这些都是问题在实践中都能够解决。
今日热议:新农合再现“断缴”?农民为啥不爱医保了?老农给出以下4个理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