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百家饭长大,与高秀敏“闹掰”,他是怎么成“中国卓别林”的?
原标题:吃百家饭长大,与高秀敏“闹掰”,他是怎么成“中国卓别林”的?
“没有了赵本山的春晚你会看吗?”
几乎每一年的春晚前,网上都会出现类似的提问。一方面是观众的怀旧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极高地赞扬了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的贡献。
一顶靛蓝的低檐帽,一身发旧的中山装,佝偻着腰的形象深入人心,看着有点“蔫”,有些土,又有点可怜。

如此的农民形象,和赵本山幼年悲惨的经历是离不开的。
6岁那年,赵本山母亲病逝,父亲随即远走他乡将其抛弃,年幼的他只能跟随(盲人)二叔,可是二叔自己生活尚且应接不暇又怎么养活他?
街坊邻居看他可怜总是给他一口吃的,就这样吃着百家饭长大的赵本山,跟着二叔学艺,开始一系列的表演学习,拉二胡、抛手绢、唱小曲、演二人转……后来加入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
原以为这个身世悲惨的小孩也就是学门手艺,找口饭吃。
直到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梁秀亮和崔凯合作的《摔三弦》剧中学着二叔的样子,将剧中的盲人张志算命的样子扮演的是惟妙惟肖,这也让他开始在当地一举成名。

悲惨童年的经历使得他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这也为他未来作品接近底层农民形象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摔三弦》的成功使得他有了名气,1987年他和潘长江搭档演的《瞎子关灯》,在沈阳演了五六百场,一天就演四五场。同年,进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当年那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在而立之年也确实混出了名堂。
1988年,赵本山凭借《老有少心》报名当年春晚,可是一位编导怕小品中东北话太多南方观众听不懂就提出修改意见。
距离过年时间已经只有几天了,修改重来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无奈放弃这年春晚,1989年又有一些原因还是没有入选春晚。

虽然两次都没有入选春晚,可彼时的赵本山,在这片黑土地上却着实积攒了不少人气。直到姜昆的推荐下,才将修改过的《老有少心》改名为《相亲》登上了1990年央视春晚,这中间还有个小故事:
当时相声演员姜昆、李文华下乡演出,无论到哪个地方都很受欢迎,都能把台下观众逗得捧腹大笑,可唯独是来到了铁岭这块黑土地上却失灵了。台下观众反响平平,就算是连续抖出十几个包袱,下面的人依旧没有什么正向的反馈。
较真的姜昆就下场问观众为什么不笑?
一个观众告诉姜昆,他们的节目比赵本山的差好远了。姜昆咽不下这口气啊,足足在铁岭等了三天,三天后赵本山的作品让姜昆笑得前仰后合。在姜昆推荐下《相亲》赢得了满堂喝彩,更拿下了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赵本山在成功之后思如泉涌,第二年的《小九老乐》赵本山跑到场下和观众面对面唠嗑,到了第三年的《我想有个家》中用歌词“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唱哭了全国人民。
连续三年赵本山的作品都被评为一等奖,此时的他风头正盛。
1994年因家里有事迟到了,春晚导演认为他是在耍大牌、摆架子,就直接把他的节目删掉了。得罪了导演,事情可不小,毕竟有着陈佩斯、朱时茂的例子摆着呢,搞不好就是被封杀的地步,好在经过双方的调解,他在1995年又成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可是春晚就在这几年迎来了语言类的顶峰时期,有冯巩、牛群、郭冬临还有赵丽蓉,场面堪比神仙打架,即使赵本山找来了范伟做搭档也始终被赵丽蓉压着一头。
《牛大叔提干》败给了《如此包装》、《三鞭子》败给了《打工奇遇》一等奖始终是赵丽蓉的。

为了继续拿一等奖,赵本山找了何庆魁当编剧,搭档也加入高秀敏,经典三人组组合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一等奖自然就又回到了赵本山的手里。三人组通过《卖拐》系列硬是把春晚舞台做成了连续剧,一些台词至今还被网友玩梗。
本以为三人组合就这么长长久久搭档下去,可是随着后来一些事情的发生,高秀敏与赵本山闹掰,何庆魁也随着高秀敏一起走了,赵本山的创作团队就这样分崩离析。

据说,在2004年的《送水工》里,赵本山本来是要找宋丹丹搭档的,可是宋丹丹没办法来,无奈又找到高秀敏。
高秀敏念及旧日情分还是愿意帮这个忙,但是在媒体采访时高秀敏却说:“我感谢本山大哥还想着我。原来听说要用丹丹,但这会儿说让我去我就去,我就好好做,当好绿叶,捧好赵本山。”

《送水工》之后,二人再无任何合作。《功夫》就成了对这个系列的告别,在这个之后,范伟也宣布退出春晚舞台——这点我们后来会详细说。
总之,彼时赵本山的创作团队情况很不好,但是幸好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创作出来的“白云、黑土”形象足够精彩,于是在2006年《说事儿》作为《昨天今天明天的》的续集推上春晚舞台,而他们也没想到阔别七年之久的“白云、黑土”形象还能再一次打动人心。
这次成功之后,赵本山又把这个系列一直做到了2008年的《火炬手》。2008年宋丹丹也宣布退出春晚舞台,“白云、黑土”系列就此完结。

面对搭档的接连退出,赵本山咬着牙,拼着一股狠劲儿,在2009年力捧小沈阳给大家呈现了精彩的《不差钱》。
小沈阳的成功其实也是在证明赵本山的成功,如果今年的反响平平,好事之人就会多嘴说赵本山的成功都是依靠搭档,而赵本山用这个作品证明了他在春晚舞台上的地位,从此也会扬眉吐气。
可天不随人愿,之后一年的《捐助》反响平平,有人说小沈阳没把握好节奏。《同桌的你》更是让人笑不起来。面对连续两年的不好的反馈,赵本山终于选择退出春晚舞台。

虽然宣布退出春晚舞台,但是在历年来春晚前采访最受期待的还是赵本山的作品,而最让人惋惜的还是《卖拐》三人组。
其实三人组的矛盾也不是什么大事——2003年,为了备战春晚,高秀敏、赵本山都在积极准备新小品。就在这期间,高秀敏为了解决一个好友的燃眉之急赶赴通化,央视突然来审查节目时又匆匆忙忙从通化赶赴回来。
舟车劳顿使得她在央视节目审查中表演得不是很理想,这对于一向工作认真的赵本山来讲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于是赵本山就批评、责备了高秀敏。

本来就已经向赵本山解释过的高秀敏,面对赵本山的指责也开始生气“我就这样,用就用,不用拉到”,两人大吵一架,虽然2004年两人仍有合作,但高秀敏当时的话中也说明了两人的隔阂。
2005年,高秀敏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生前也没有和赵本山达成和解。而这,在如今看来就像是两位老朋友的赌气,十分令人惋惜。

对于观众来说,春晚就是开开心心地欣赏这些作品。可是对于这些文艺工作者来讲,春晚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挑战。
赵本山曾说春晚对于他们来讲更是在过关,常年在春晚舞台上面对十几亿人民的压力终究是都会出错,而这种压力更是许许多多搭档放弃春晚的原因。

比如前面提到的范伟。
在2005年《功夫》中开场第一句台词就错了,本来是“借你一双慧眼”由于紧张说成“借你借你一眼慧眼”的失误,后来采访范伟时,范伟就说直播这个东西太吓人了。在05年开场就说错了一句台词后,他觉得自己承受的压力到了极限,也是时候该离开这个舞台了。

后来“白云黑土”系列也让宋丹丹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在08年演完《火炬手》后,刚下场的赵本山忍不住失声大哭,而这时宋丹丹的压力也已经到了极限,于是宋丹丹也是因为压力退出。

我们一年又一年期待赵本山上春晚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期望,这就会导致我们对小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我们给予演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可话说回来,我们怀念有赵本山的春晚的同时,也是对那段时间他带给我们欢乐最大的肯定。就像他在《一代宗师》里饰演的丁连山一样,一代宗师终将消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