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实人被逼到绝境,会狠到什么地步?《误杀2》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标题:当老实人被逼到绝境,会狠到什么地步?《误杀2》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从南
编辑/拾娱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老舍

电影《误杀2》看了吗?
影片由陈思诚监制,戴墨执导,肖央、任达华、文咏珊、陈雨锶、宋洋、李治廷、王昊泽主演。
从上映前超过35万人想看,到上映10天票房破7亿,肖央主演的《误杀》系列,时隔两年再次成为热门。

不过,虽然是同一主演的《误杀》系列,但《误杀2》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与《误杀1》之间不存在故事续写和人物联动。
《误杀2》主要讲述的是,肖央饰演的主角林日朗为了救被权贵劫走心脏的儿子,走投无路被逼成为“残暴者”的故事。
影片中,肖央扮演的林日朗是一个集深情父亲、温柔丈夫、憨厚老实中年男人三者于一身的典型的“小人物”。

一家三口原本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可是当儿子做手术所需的移植心脏被人劫走,这个循规蹈矩的“小人物”也在几经周折下被逼上绝路。
绝望父亲铤而走险,化身为“人狠话不多,眼神冷冽堪比亡命之徒”的被逼急的老实人。
当一个老实人被逼急了,当他发现自己爱的人受到了威胁,他能做的不过是保护家人,不惜“以命换命”。
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却又以小人物的视角,揭示隐藏的不公,反映社会现实。

而这份深沉的父爱,背后影射的则是人性纯真与阴暗交织的复杂一面,将身处黑暗时的人性、牺牲感、悲悯都诠释得十分生动。
如果有人偷走了本该属于你孩子的心脏你会怎么做?当一个老实人被逼到绝境,他会“狠”到什么地步?

提到老实人,总离不开“循规蹈矩”四个字。
影片中,林日朗耸拉着一张脸,皮肤黝黑粗糙,而文咏珊饰演的妻子则光鲜体面,对比表现出林日朗被生活磨炼捶打的中年小市民状态。
他是妻子眼中的温柔丈夫,也是邻居眼里没脾气的老好人,他就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年老实人,从你身边路过都不会多看一眼。

当儿子需要的心脏被劫走,面对不公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走的一条“常规”路:
他求医院,却被告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把钱交够;他去申请医疗补助,工作人员告诉他要等40天;他去找保险公司,人家赔不了;他心灰意冷实在没有办法,想去找媒体,可记者嫌弃道,“没有新闻价值”。

他讲规矩,走流程,循规蹈矩却对抗不了不公。眼看着孩子生命危在旦夕,自己想尽办法换来的却是低效率和冰冷的回复。

当得知那颗心脏被他人挪用时,林日朗不再沉默。于是他劫持了医院,试图希望利用舆论和媒体的压力,找回本该属于自己儿子的心脏。
可随着事情的发展,他发现那颗心脏竟然正在移植给权贵的儿子,原来自己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权势滔天的“大人物”。

影片的一段场景中:
楼下,林日朗为了救孩子不惜犯罪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绝望中挣扎,无奈着咆哮着;楼上,那颗本该属于林日朗儿子的心脏,却被他人轻松挪用,正被安排救一位权贵之子的生命。
一颗心脏,两个孩子的生命;楼上楼下,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一幕何其讽刺!
有的人不得已“以命换命”,有的人强行“用命换命”,就像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底线,再老实的人都有爆发的一天,而当他们爆发时,通常会是山崩地裂。
林日朗的底线就是他的孩子,他的家庭。极致黑暗下,弱小无助的林日朗被逼成了残暴悲剧的“恶人”,他决定彻底“牺牲自己”。

他就像影片中提到的萤火虫一般。
努力地在黑暗中追寻着光明,虽微不足道却能鼓舞他人,并将点点微光聚成一片,成为照亮黑暗的一束光。
最后的最后,林日朗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他的父爱是伟大的,也是悲情的。
他的底色是善良的,也是可悲的。
他孤军奋战,只为发出一丝微光。
他是老实人,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跟我们身边很多普通人一样,如同萤火虫一般,日常平凡渺小。

但在遇到触碰底线之事时,又能迸发出极大的排山倒海般的力量。
老舍曾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其实就像影片中的林日朗,当老实人被逼急了,即便是鸡蛋也要和石头碰一碰,他不愿意成为“野兽”,可面对权贵,他不得不铤而走险走极端路线。
有观众看完表示,“为人父母希望把最好的都给孩子,甚至是生命”,不可否认,深沉的父爱是这部影片的内核。

可我看到的是影片想要表达的现实意义,拍得很大胆。
一个老实人被逼到绝境时会有多“狠”,就像影片的最后,林日朗写的那句话,“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只是,这样的代价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