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收入多少,假如存款达到“这个数”,就能超越大多数家庭?
引言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哪家的存款数额若是能够达到1万元,就能够成为人们口中的“万元户”过上很多人想过而不能过的财富自由的生活。
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下海经商、个体经营等原因而逐渐成为了“万元户”。手里有1万元已经不算是什么有钱人。那么跨越了21世纪的门槛,又该如何衡量当代人是否有钱呢?

根据央行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在金融机构当中的存款(不含投资)余额已经达到了113.69万亿,半年时间增加10万亿。
以当前我国人口总数来做平均,上半年我国人均存款余额一克达到8.05万元,同比增长了10%。以平均值作为标准,无论你收入多少,存款如果达到8万元,就已经进入到了平均水平,若是家庭存款金额能够达到“这个数”,甚至能够超越大多数家庭!

中国家庭的资产结构,头重脚轻还塌腰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完成了全民脱贫,但脱贫并不意味着没有穷人。社会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很多中国家庭资产结构当中都存在着头重脚轻、中间塌腰的情况。
所谓“头重”,主要指的是人们为了买房买车按揭贷款所造成的还贷压力,当然也包含了一些年轻人进行消费所产生的提前消费还款压力。

据悉到目前为止,我国14亿人口当中至少有8亿人身上是背着债务的,总负债金额已经超过了200万亿,很多家庭因为债务而被压得没时间抬头看看人生的风景。
所谓“脚轻”,更多家庭无法在存款这件事情上有合理的规划。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至少还有50%的家庭是没有存款的,虽然在计算每个家庭的整体财富数值的时候很多家庭都早已超过了100万,但大多数家庭的财富都是实物财富。

银行当中的储蓄金额并没有那么高,甚至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很多银行甚至将一次性存入10万、20万的客户定位是银行的VIP客户,这也逐渐真正能存得起10万 20万的家庭并不多。
所谓“塌腰”,主要是针对近几年存储率不断波动性下降而言的,此前我国的存储率可以达到50%左右,存储率仅剩45%,各家银行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储户存款,逢年过节的时候存定期送油送米搞福利已经成为常态。

而影响各大银行吸储的因素除了疫情状态下经济下行给国人带来的资金压力之外,更多的资金流向了债券、基金市场,人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开始发生转变,银行定存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
存够“这个数”就超过大多数中国家庭
此前有部门已经做过相关统计,家庭存款总数能够超过100万的少之又少,而家庭资产能够超过50万的,约只占我国人口的0.93%。

简单来说如果家庭存款数额超过了50万,就算是“头部家庭”,超过了大多数的中国家庭。
在很多人看来,当前即便是在工厂当中“”打螺丝”的工人,少一点的一年下来的纯收入也能够达到6万左右,赚得多一点年收入可达到10万左右,如果夫妻二人都出来工作,那么一年的净收入就可以达到12万到20万之间,如此算下来的话,普通家庭想要存够50万,最多只需要5年左右,并不是什么难事。

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家庭赚来的钱都是随赚随花的,很多家庭都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进行存款,尤其是当前在疫情大环境下,大家的工作收入并不稳定,即便是在日常支出上简易缩时,也常常会出现钱不够用的情况,更不要说存钱这件事了。
虽然50万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按照人均存款数额8.05万来算,如果一个家庭当中的三口人都能够赚钱,那么这个家庭的户均存款数额就可以达到24.15万元,过不了50万的坎儿,至少存个30万不算难事吧?

也不要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理想了,目前真正拥有超过30万银行存款的家庭,大约只占我国家庭总数的2%,也就是说如果存不到50万,存够了30万,也已经超过了大约98%的中国家庭。
小结
50万也好30万也罢都只是数字而已,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赚钱能力,也有不同理财规划。在疫情期间,适当的在银行的储蓄账户当中留出一些应急金的确是有必要的,但也不必过度的检疫措施,让日子过得苦兮兮,只为了让存款多上一点点。对于那些银行存款已经达到30万、50万的少数家庭而言,既然已经超过大多数家庭,不要在存款这件事情上那么卷,或许也会让幸福值高一点。
今日热议:不论你收入多少,假如存款达到“这个数”,就能超越大多数家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