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6次参加高考,改考文科,这次他能成功吗

作者 :函格 2022-11-03 01:26:08 围观 : 评论

2022年6月8日下午17时,成都八中高考考场走出了一位特殊的“考生”。

只见他两鬓斑白,年过五旬,其年龄恐怕比门口焦急等待考生出来的家长们还要长上几岁。

这是他第26次参加高考,亦是第12次选择“川大”。

然而从他心事重重的神态来看,此次考试仍然不是很乐观,难道这一次又要与梦想中的目标高校失之交臂了吗?

他就是“高考最牛钉子户”——梁实。

生根发芽的大学梦

梁实,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县城学校的老师。

基于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从小就对学校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只可惜成绩并不如人所愿。

刚进小学时,梁实的成绩在兄妹四人中还能遥遥领先,谁知刚步入初中,晦涩难懂的数学与物理便让他败下阵来。

尽管如此,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进入高中,只希望三年努力后能一跃入大学的龙门。

只可惜大学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好考,只靠努力也并不是百分百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终于熬到了高考的这一天,1983年6月,梁实信心满满地在文宫中学报名参加高考,不曾想连最初的预考都没有通过。

不甘心的他转身便跑到简阳的一所专门负责复读的学校重新读了一年,只可惜结果仍然如此。

俗话说,事不过三,梁实在经历了两次高考失败之后决定再来一次,成败就在此一举。

遗憾的是,上天并没有被他的坚持不懈所打动,三进三出高考考场后仍然与大学失之交臂。

眼看儿子整日陷进高考的苦闷中无法自拔,梁实的父母既心疼又着急。

犹豫再三,他们最终决定把儿子送进了乐山的一家压辊厂技校读书。

拗不过父母的坚持,年近20岁的梁实也只能妥协,谁知他刚去上学没多久便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技校毕业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当技术工,并不能对继续参加高考步入理想的大学殿堂有什么帮助。

得知此消息后,他二话不说便拿起行李回了家,继续一个人的自学高考之路。

当然,梁实也并没有因此而成为一名“啃老族”,他的学习都是在工作之余进行的。

只可惜低学历的他在彼时的社会并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无论是修机械还是砍木材,都是一模一样的辛苦。

然而不管梁实换过多少零工,辗转过多少城市,他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年元月准时到当地招生办报名参加高考。

次数多了,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也大都认识了这个坚持不懈的小伙子,好奇心驱使的他们终于忍不住问道。

“孩子,你怎么每年都参加高考呀?”

对方的话让梁实的心头微微一震,自己最初参加高考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觉得大学是个极其神圣的地方。

每当他看到大学生们身穿白色衬衫,胸前口袋别着两支钢笔时,眼神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羡慕与渴望。

可是在经历了这么多次工作碰壁后,梁实逐渐意识到大学还是解决就业的最好途径,高考则是走上大学的唯一道路。

他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更渴望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想到这里,梁实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因为梦想。”

或许是上天终于被这个坚持梦想的年轻人给打动了,1991年年初,梁实幸运地成为了内江一家木材公司的正式工。

眼看儿子再也不用面临失业的风险,梁实的父母便为其介绍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朋友。

同年年底,这对有情人便终成眷属,幸福地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本以为家庭和工作的稳定会暂时搁置这位年轻人高考的脚步,殊不知现实并不是如此。

一望无际的高考路

自从梁实进入木材公司以后,他的生活很快就变成了两点一线。

唯一不变的就是,他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仍然是把自己关在书房内,如饥似渴地备考。

一次偶然的机会,木材公司的老板得知梁实要备战高考,当下便要求他打消这个念头,一心一意工作。

谁知这个倔强的年轻人丝毫不买账,反而还主动找上主管木材公司的林业局进行求情,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开一则参加高考的相关证明。

也许是被梁实的坚持不懈打动了,也许是被他的软磨硬泡妥协了,林业局最终还是满足了他这个心愿。

遗憾的是,此次高考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更让梁实绝望的是,1992年的他因年龄与结婚限制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参加普通高考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成人高考。

或许连梁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仅仅是花费了与往日一样的努力,竟轻轻松松地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正当亲朋好友恭喜其终于完成多年来的心愿时,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年轻人又做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

拒绝去上学。

在梁实的认知里,只有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考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这种没有含金量的大学,自己不要也罢。

上天给他开了这次小玩笑后,工作又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1993年年初,梁实所在的木材公司忽然倒闭,短短两年,他就从正式员工沦落成一名下岗工人。

为了照顾家中的妻子和孩子,他不得不走上创业的道路,所选中的项目也是自己最熟悉的建材生意。

俗话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就会打开另一扇窗。

如果说高考是梁实人生中被关上的那扇门,此次创业就是人生中透进光亮的那扇窗。

短短一年,梁实便从建材生意中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

紧接着,他便于1998年在双流县白家镇开了一家规模极大的建材厂,与此同时,妻子刘群也在不远处开了一家家具门市。

这对勤劳的夫妻俩齐心协力,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就在梁实实现初步的经济自由后不久,另外一个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2001年年初,教育部忽然发文通知高考报名取消年龄限制,得知此消息的他欣喜不已。

尽管妻子和孩子一再劝阻他不要贸然行动,可梁实始终没有把对方的话放在心上,转身便报名了2002年的高考。

时隔十年,这是他再一次与梦想触手可及,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他坚决的步伐。

与大多数考生不同的是,梁实非常不爱做练习题,他日常的学习方法大都是买点资料书读读看看。

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学习习惯,却让他在真正的考场上如坐针毡。

2002年6月,梁实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考场,谁知刚走到大门口便被门卫拦了下来。

“家长在外面等候,不得入内。”

听到这里,梁实连忙拿出口袋里的准考证,此时的这张纸就仿佛是他的护身符一般,更是通往梦想的那张通行证。

终于找到了位置,可是看着眼前与自己的身材和年龄并不相符的桌椅,这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忽然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拿到试卷后,梁实看着身边的年轻人奋笔疾书,自己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等他晃过神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没有办法,他也只能匆匆地在交卷前写了几道简单的题目,这次考试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结果可想而知,梁实的语文考了92分,理综考了160分,英语和数学却是远远不及格的。

不得不说梁实真的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如今不尽人意的分数在他的眼里竟然还是一件大喜事。

在他的认知里,自己时隔十年竟然还能考三百多分,相信只要努力有朝一日一定会成功。

紧接着,梁实便继续坚持在这条看不见终点的道路上。

2003年年初,他再次如约报了名,却因身体原因失约了。

接连好几年,他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高考擦肩而过,时间久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了。

2010年6月,43岁的梁实再次出现在四川高考考场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他不仅准备充足,而且心中还有一个目标院校,四川大学。

众所周知,四川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而且同时拥有985和211两个高校称号,更是每一位莘莘学子向往之地。

就连全日制重点中学的学生考进去都难上加难,更何况梁实还是一个业余的社会学生。

结果可想而知,这位特殊的考生再次与梦想失之交臂,甚至比以往的考试成绩还要低。

2011年高考对于梁实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次,他和儿子梁群共同走进了考场,然而父子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当他还在原地停滞不前时,聪明的梁群却已经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并拿到了美国大学的硕士学位。

儿子的成功对于梁实来说自然是一种荣耀,但更多的还是一种鼓励与鞭策,难道自己此生真的要与大学无缘了吗?

正当他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高考失利后一筹莫展时,身边的一位朋友忽然提出了另外一个大胆的想法。

报考文科。

较理科而言,文科计算的题目以及逻辑分析的题目显然更少一点,如此一来恐怕会更容易些。

听到这里,截止到2021年已经遭遇了25次高考失败的梁实再次燃起了信心,紧接着便开始为明年的文科高考作准备。

重新选择的岔路口

梁实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生,对文科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上。

他在高中唯一接触过的就是政治,即使一点不学,满分100分的卷子他也能考到80分。

所以在梁实的认知里,文科无所谓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背诵与记忆,只要自己肯努力,文综考个200分+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然而当政史地十几本必修加选修的书籍摆在眼前时,常年与数字和公式打交道的梁实一下子傻了眼。

尤其是在背诵的过程中,他总是背了忘,忘了背,背了再忘,如此循环往复,脑子里的知识却并没有留下多少。

更让他崩溃的是,文综有很多题目都不是直接考课本或者资料上的原本语句,而是给一个案例让考生去分析。

梁实作为一个年过五旬的老者,难免在很多思路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也并不是很好。

为了快速掌握背诵技巧,他又买了两本参考书和两本练习册,这段时间的他每天都是先看题,再看答案,直到把题目理解透彻为止。

不过他仍然不愿意上手练习,也不愿背诵,仿佛只有理解就已经万事大吉了。

补习之余,梁实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在四川大学不远处的一家茶馆复习,隔着大门与窗户,他经常能看到梦想中的那间殿堂。

看着周围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他觉得自己也年轻了不少,由此也更加坚定了考上大学的信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子很快就到了2022年高考的这一天。

第一次以文科生身份走进考场的梁实反而比以往的每一次都轻松,信心满满的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语文结束后,他更是春风得意,甚至一再表示此次语文分数预估在100多分,比历年的每一次考试都发挥得好。

可惜的是,这种快乐仅仅持续了一天便戛然而止,下午的高考数学狠狠地泼了梁实一盆冷水。

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相比虽然有些简单,但题目仍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晦涩难懂。

数学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梁实的好几道大题还都是空白。

幸运的是,6月8日的文综考试再次给了他莫大的自信心,情绪低谷的他也重新露出了笑颜。

2022年6月8日深夜,梁实在某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条动态,他毫不隐晦地表示这次考试整体来说并不是很满意。

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后悔考文科的这个选择,而且这一次他最大的收获就是觉得考文科是非常正确的。

随着2022年高考的落幕,采访梁实的媒体与记者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关心的无非都是这位“高考钉子户”的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记者们关于明年高考打算的询问,犀利的梁实也毫不客气地回应道。

“我觉得今年考上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今年真的考得不理想,那我明年一定会考一个很好的分数,我对文科把握很大。”

话音刚落,记者便继续追问道。

“目标还是川大吗?”

听到这里,梁实稍微沉思了几秒,不过很快他就脱口而出道。

“目标肯定是川大,但有时候也要面对现实,川大的分数的确有点高,一直死磕川大可能会很多年一直考不上,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死犟,要学会转弯。”

其实从梁实勇敢从理科转到文科就不难发现,他并不是一个死脑筋的人,而是一个清醒的聪明者。

除了学习以外,他在生活上也非常清醒。

结语

自从梁实通过多次高考爆红网络以后,不少网友纷纷质疑他这种行为是在炒作,只为博取大众的眼球。

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他始终嗤之以鼻,想要炒作的方式有很多种,我又为何选择读书这条最苦的道路呢?

与此同时,梁实的争议也为他带来了很多商机,很多家知名品牌甚至还主动找上门来与其商量合作事宜。

只不过梁实并没有把它们放在心上,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他不会走这条道路,只要合规合法能赚钱,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用在连续26次参加高考的他身上反而更加合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衷心希望,这位年过半百的考生,能在此次高考中顺利圆了这场大学梦。

同时也祝愿,今年已经参加完高考的各位学子们,都能如愿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相关文章

  • 84年贺子珍去世后,其贴身护士卢泮云:她从未提过自己是主席夫人
    84年贺子珍去世后,其贴身护士卢泮云:她从未提过自己是主席夫人

    前言1984年4月19日,在上海的一家医院里,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面无血色,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到胸口处的起伏。老人极力想睁开双眼,却也只是睁开了一条缝,许是想再看一眼这个世界吧,只是这一眼仿佛用尽了她全部的精力。窗外夕阳无限好,看似暖洋洋的余晖一点一点从老人身上消散,直至夕阳西下,窗外的天幕渐渐昏暗。老人也逐渐停止了呼吸。这位老人,就是贺子珍,毛主席的第三任妻子,曾与毛主席有着十年共患...

    2022-11-03 01:26:12
  • 90后“最美姑姑”廖艺:侄女患血癌,生母放弃,姑姑变卖家产救她
    90后“最美姑姑”廖艺:侄女患血癌,生母放弃,姑姑变卖家产救她

    2021年8月9日,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病房门口站着一位眼眶发红的年轻女子。循着她的目光远远望去,只见病床上赫然躺着一位身材娇小、面色苍白的小女孩。眼前这一幕让她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医生刚刚说的话,宛如死神宣判一样挥之不去。“非常遗憾,孩子患上的是急性髓性白血病。”她多么希望是一次误诊,这个可怜的孩子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启自己的大好人生,难道就要与这个世界告别了吗?不,菲菲,姑姑一定会让你活下去,就算是倾...

    2022-11-03 01:26:10
  •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6次参加高考,改考文科,这次他能成功吗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6次参加高考,改考文科,这次他能成功吗

    2022年6月8日下午17时,成都八中高考考场走出了一位特殊的“考生”。只见他两鬓斑白,年过五旬,其年龄恐怕比门口焦急等待考生出来的家长们还要长上几岁。这是他第26次参加高考,亦是第12次选择“川大”。然而从他心事重重的神态来看,此次考试仍然不是很乐观,难道这一次又要与梦想中的目标高校失之交臂了吗?他就是“高考最牛钉子户”——梁实。生根发芽的大学梦梁实,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

    2022-11-03 01:26:08
  • 重庆、四川、江苏多地遭“恶花”入侵!专家提醒:看到要立即上报
    重庆、四川、江苏多地遭“恶花”入侵!专家提醒:看到要立即上报

    近日,全国各地遭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消息不断传出。为应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各地专家甚至紧急发布提醒:看到要立即上报,让专业人员来处理。见到这种花请上报不了解这种“恶花”的人,都对此感到不可思议,看上去挺漂亮的小黄花,竟然会让全国各地陷入恐慌。但了解这种“恶花”的人都知道,让全国陷入恐慌还是小事儿,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是更可怕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这么说,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植物界的“清道夫”。...

    2022-11-03 01:26:03
  • ​单身小伙给伴娘戴胸花,紧张得双手发抖,伴娘红着脸大气不敢出
    ​单身小伙给伴娘戴胸花,紧张得双手发抖,伴娘红着脸大气不敢出

    原标题:​单身小伙给伴娘戴胸花,紧张得双手发抖,伴娘红着脸大气不敢出 结婚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之一,为了烘托气氛,婚礼的主持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制造噱头。 被点到名的人即便不愿意也会硬头头皮上,谁都不会在亲人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一来是给新人面子,二来也是为自己的以后作打算。 如果他们在婚礼上扭扭捏捏,轮到自己结婚时,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应对,接受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其实是双赢。 单身小伙给伴娘带胸花...

    2022-11-03 01:00:00
  • 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是全国放松疫情管控的标志吗?
    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是全国放松疫情管控的标志吗?

    原标题: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是全国放松疫情管控的标志吗? 行程码信息只能作为一个流调中的行程参考信息,在20年的疫情初期,我们对于疫情的管控往往是以一个城市为单位进行管控,所以当时行程码是起到了很多作用的。 但行程码其实本身是有不少问题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行程码是根据手机信号定位等综合判断人员去过的城市的信息,甚至不能精准到区和县,并不符合我们以高中风险区管理的要求,而各地因为行程码星号产生的...

    2022-11-03 01:00:00
  • 男子在外面金屋藏娇,妻子除去衣衫爬上车顶讨说法:哪一点不如她
    男子在外面金屋藏娇,妻子除去衣衫爬上车顶讨说法:哪一点不如她

    原标题:男子在外面金屋藏娇,妻子除去衣衫爬上车顶讨说法:哪一点不如她 婚姻最基本的守则是什么?忠诚!夫妻之间吵吵闹闹实属正常,偶尔出现三观不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解,如果确实过不下去,选择离婚也不会有人看低。 闪婚、闪离的现象在社会上早已司空见惯,变了心的人拉不回来就不要勉强,即便心有不甘也应该早做决断,拖延和将就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有些人为了维持家庭的完整,对另一半睁一眼闭一眼...

    2022-11-03 01:00:00
  • 月薪4500的尴尬!农村小伙相亲报出工资,女孩全程低着头不说话
    月薪4500的尴尬!农村小伙相亲报出工资,女孩全程低着头不说话

    原标题:月薪4500的尴尬!农村小伙相亲报出工资,女孩全程低着头不说话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的光棍数量已经超过3500万,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虽然剩女的数量也不少,但她们想脱单易如反常,只要降低择偶标准就行。 反观男同胞则要困难许多,降低标准当然可以降低结婚的难度,但现在娶个二婚都要劳师动众。 二婚的要求虽然比初婚低一些,但车子和房子仍然是硬性要求,只是级别不一样罢了。 大城市的房子换成小县城...

    2022-11-03 01:00:00
  • 残疾大叔迎娶美貌新娘,脖子上挂皮鞋笑得合不拢嘴,莫非家里有矿
    残疾大叔迎娶美貌新娘,脖子上挂皮鞋笑得合不拢嘴,莫非家里有矿

    原标题:残疾大叔迎娶美貌新娘,脖子上挂皮鞋笑得合不拢嘴,莫非家里有矿 提起结婚,很多单身的兄弟都会倍感无奈,不是他们不想结,而是找不到女朋友。 男女比例失衡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这个因素的影响并不算大,主要是大家的婚恋观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发生了改变。 曾几何时,女孩的最终归宿就是相夫教子,婚姻大事全由父母作主,那时候的婚姻牢不可破,离婚会被视为异类。 而现在,晚婚甚至不婚族越来越普遍,他(她)们婚姻的...

    2022-11-03 01:00:00
  • 女子发现500元私房钱,当街将丈夫撕成赤膊:是不是拿去养狐狸精
    女子发现500元私房钱,当街将丈夫撕成赤膊:是不是拿去养狐狸精

    原标题:女子发现500元私房钱,当街将丈夫撕成赤膊:是不是拿去养狐狸精 结婚以后谁当家?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问题,社会上公认的说法是男主外,女主内。 暂且不说这种分工是否合理,单是一个财政大权就让不少人焦头烂额,很多男同胞都有将工资主动上交的优良传统,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老婆的重视。 如果妻子的管理能力还算可以,这种做法也不是不行,但有些人天生就缺乏管理能力,要么就是大花特花,要么就是一毛不拔。 遇上...

    2022-11-03 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