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要向中国投放26颗原子弹!结果如何?

作者 :菡芳 2022-11-12 01:25:15 围观 : 评论

1951年4月11日凌晨,杜鲁门总统召开记者招待会。

会上,杜鲁门向外界发布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宣布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一切职务。

一夜之间,一个拥有四个统帅头衔(头衔包括驻日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以及远东美国陆军总司令)的美国五星上将被解除一切职务,这在200多年的美国历史上屈指可数。


杜鲁门

那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杜鲁门铁定知道这妇孺皆知的道理。为什么麦克阿瑟会被突然调离朝鲜战争前线?

有人说麦克阿瑟无视美国历史文职人员领导军人的传统;也有人认为他指挥失误,已经难堪大任。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仅仅是一定的道理,而不是根本的道理。

最重要的因素是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对朝鲜战争的根本看法不一致,往深处说,则是以麦克阿瑟为主的一线军事家和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国内政治家在美国对外政策上有着不可调和的分歧。


杜鲁门

显赫的麦克阿瑟

不是每一个在外征战的将领都敢和国内的总统叫板,美国法律明文规定,总统是三军总司令,掌握着军官任免权和海陆空所有军队,这是受法律保护的。

而麦克阿瑟之所以能够一再和杜鲁门反着来,其自身的履历也足够令人信服。

麦克阿瑟一般展现在外人的形象是身材修长,面容英俊。看起来气宇非凡,当然口才极佳。麦克阿瑟一生漫长,且大半都在战火中渡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处都有麦克阿瑟的身影。

生于1880年的麦克阿瑟,投身“一战”时就已经是校级军官。而那些日后与他齐名的美国名将,比如艾森豪威尔、巴顿等,此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尉官。就连马歇尔这位令美国众将敬畏的军界领袖,也曾是麦克阿瑟的下属。


麦克阿瑟

这一与众不同之处,使他在太平洋战场可以为所欲为,几次迫使美军最高决策层对他让步。

同时,这也使他刚愎自用,听不见别人的意见,最终栽倒在朝鲜战场,成为他军事生涯的滑铁卢。

在“一战”时,麦克阿瑟率领由他亲手组建的“彩虹师”远征欧陆。还不足四十岁时,麦克阿瑟就获得了“最出色的前线指挥官”的声誉。他在战场时,经常不戴防毒面具,甚至也从不戴头盔。

时不时就冷不丁出现在前沿战壕,而不是枯坐在防卫森严的指挥部。他的这种做法虽然有时遭到统帅部的严厉指责,却也赢来了大片下层官兵的口碑。

回国后,麦克阿瑟就出任了西点军校校长,用锐意进取的前卫意识成功把西点军校改造成世界一流军校。


麦克阿瑟

二战时,麦克阿瑟由于轻敌,在菲律宾丢下自己的数万官兵。为了挽回颜面,麦克阿瑟当着罗斯福总统面,一人力抗整个海军,力主从菲律宾而不是从台湾开始对日本的反攻。

要知道罗斯福是连续四届总统的天降猛男,麦克阿瑟仍然敢坚持己见。

五年后又故技重施,一人对抗美军参谋长联席会,坚决要让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把金日成的军队拦腰斩断,彻底扭转了美韩军队的颓势。

可是麦克阿瑟遇到了他军旅生涯的一生之敌——彭德怀。自从志愿军加入朝鲜战场后,五战五捷。麦克阿瑟的荣耀和光环瞬间暗淡下来,接连的失败让麦克阿瑟束手无策。他想到了利用原子弹对付志愿军。

根据二战后解密的一份95美国陆军档案资料显示:1950年底,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连输两次之后,向华盛顿提出他想动用原子弹。


麦克阿瑟

在他的想法中,麦克阿瑟提出原子弹的总数得有26颗,4枚用于毁灭志愿军在朝鲜的部队,4枚用于轰炸志愿军空军机场,其余留着备用。

可是令麦克阿瑟没想到的是提案上交杜鲁门没多久,仅几个小时,就被白宫撤职,让麦克阿瑟回到美国。

麦克阿瑟被解职以后,立即在美国国内政治舞台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右翼政治倾向的共和党人抓大了杜鲁门的把柄,对其任内的对华政策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要求全面审查政府的外交、军事政策;邀请麦克阿瑟返回国会听取战场报告和个人意见。麦克阿瑟本人也满腹牢骚地说:“没有哪一个仆人会这样无情地、不顾情面地被解雇。”

外界分析麦克阿瑟被解职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不尽相同。


麦克阿瑟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欧洲优先还是亚洲优先

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是亚洲还是欧洲,是苏联还是中国,始终是美国冷战时期最高决策层的核心分歧。

以杜鲁门、艾奇逊、马歇尔为首的政治家认为西欧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拥有最大的产业工人和管理人员,是美国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场和最重要的投资场所。

冷战推行的复兴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和建立的北约,都是为了拉拢西欧诸国,遏制苏联扩张而服务。

另一方面,以麦克阿瑟和部分右翼共和党人所持有的观点则截然相反。

他们的理由是亚洲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自然资源的60%,未来世界事务和经济重心必将转移到亚洲,应该早早在亚洲布局。


杜鲁门

并且由于太平洋战场的爆发,美国的前沿已经从东岸的华盛顿转移到西岸的洛杉矶,需要向亚洲太平洋投入力量。

为此,麦克阿瑟曾说:“如果说欧洲是个濒临死亡的体制,那太平洋地区肯定将决定今后一万年的历史进程。”这句话固然有夸大的成分存在,不过也鲜明地表明了麦克阿瑟的政治主张,就是要以亚洲为主。

1951年3月20日,麦克阿瑟又向外界叫嚷:“共产党阴谋家已经选择亚洲这个地方来着手征服世界……如果我们在亚洲输给了共产主义,那么欧洲的陷落就不可避免。”又一次为其军事侵略进行粉饰。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奠定了争端的基础,同时也埋下了日后解职的种子。


麦克阿瑟

扩大规模还是见好就收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取得局部战场胜利。麦克阿瑟就坐不住了,他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司令官。在菲律宾仓皇逃跑后,他就说,以后必定会再回来赶跑日本法西斯,之后他也做到了。

朝鲜战争,他又说,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回国,惨遭打脸的麦克阿瑟更是怒不可遏,这种失败他是绝不能接受的,他必须要采取一切办法来挽回颜面。

首先,麦克阿瑟一再向参谋联席会议提出建议。战争必须扩大化,办法是袭击东北机场、封锁中国海岸和利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

麦克阿瑟认为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贫困,支持不了长时间的战争。

只要解除对海军的约束,并让蒋介石出兵就会改变朝鲜战场的局势。他还认为进攻中国,苏联不会参战。


麦克阿瑟

因为苏联在远东的军队部署主要是防御性,而非进攻性,充其量苏联只会提供装备支持和军事顾问,决计不会派出大规模的军队参与战争。

杜鲁门政府完全不同意麦克阿瑟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如果按照麦克阿瑟说的做,无异于要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杜鲁门决心要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使它成为一次有限战争。

杜鲁门最初的设想是企图取得军事上的速胜,谁知麦克阿瑟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完全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最后演变成一场僵持性的战争。

除此之外,轰炸中国大陆,企图摧毁中国的工业基地带来的后果是侵犯英国、葡萄牙在香港、澳门的利益,使港澳地区出口贸易锐减,经济凋敝,造成美国与盟国的不和。


杜鲁门

撇开这些不谈,杜鲁门无可奈何地说:“麦克阿瑟炸了中国的城市后,苏联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到中国,如果要将政策贯彻到底,就必须炸毁西伯利亚大铁路。到那时,与苏联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冲突。”

杜鲁门毕竟不是一个冒险主义者,他的理智影响着他必须要对麦克阿瑟采取行动。1951年3月,杜鲁门政府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问题。20日,通知了麦克阿瑟国内的最终决定。

麦克阿瑟则和杜鲁门唱反调,24日,抢先发表公开声明,吹嘘美军的军事实力。

消息传到华盛顿时,杜鲁门气得嘴唇发白,气愤在日记本写到:“麦克阿瑟已使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我再也不能容忍他的不服从领导的行为,他这是对宪法的挑战。除了解职,我没有别的办法。”


杜鲁门

结语

杜鲁门罢免麦克阿瑟的决定是一个大胆而又果断的决定,表明美国国内政府在朝鲜战争失利后对华政策分歧的矛盾化和尖锐化。

维护了美国宪法规定的文职政府控制军人的原则,也避免了东亚地区陷入更大规模的全面战争。

参考资料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和冲突》 李存训

《浅析麦克阿瑟被撤职的原因》 林泓

《阅读名将·叼烟斗的“凯撒”》 乔良

相关文章

  • 晚年的齐白石,用画的白菜换一筐真白菜被拒,菜贩子:想得倒挺美
    晚年的齐白石,用画的白菜换一筐真白菜被拒,菜贩子:想得倒挺美

    引言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了许多在各个艺术领域的大师级别的人物,虽然人物众多,但是,能够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却并不常见,因为他们的成就依靠的不仅仅是天赋,更是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艺术领域的天赋并不是人人都有,尤其是在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领域,这些大师的作品中多有自然田园清新之作,在其中,我们仿佛跟随创作者一起来到了作品之中,看到了作者的心绪,远离了城市间的纷争与喧嚣。01在我国的国画领域,有这样...

    2022-11-12 01:25:44
  • 西方子弹用铜制,唯独我国用钢制,难道我国是为了省钱?
    西方子弹用铜制,唯独我国用钢制,难道我国是为了省钱?

    西方国家用铜制子弹,我国却偏偏要用钢制子弹,难道钢制子弹要比铜制子弹更好吗?为何我国要不走寻常路选择这种类型的子弹?真相令人心酸。钢制子弹子弹枪支可以说在何时何地都是不会取代的一种武器,更是适合各种兵种作战,因此各个国家将生产枪支作为最重要的,而且量也是巨大的。不过再厉害的枪没有子弹,就如同士兵上了战场没有武器,因此子弹在战争中很重要。其实不同的配枪都有不同种类的子弹,从材质到口径都很不一样。当...

    2022-11-12 01:25:41
  • 2022年,15岁女孩突然患病,母亲无奈求助前夫,前夫:生死有命
    2022年,15岁女孩突然患病,母亲无奈求助前夫,前夫:生死有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2022年3月13日,一名中年女人火急火燎地将15岁的女儿送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她着急忙慌地在医院门口喊叫着:“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女儿,她的全身都肿了起来,肚子胀得大大的,很痛苦,求求你们救救他。”医生立即将女孩送到了检查室并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以后,令所有人大为失望,他们并没有找到女孩儿生病的...

    2022-11-12 01:25:36
  • 1966年,湖北关羽墓被挖开,墓室尽头,发现4根铁链悬挂的古棺
    1966年,湖北关羽墓被挖开,墓室尽头,发现4根铁链悬挂的古棺

    关羽,作为被后人世代敬仰的英雄人物之一,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对他尊崇有加,乃至于许多朝代都曾为他修缮陵墓。后来,考古专家也明确知晓关羽陵墓的所在,但是因为当时的科技设备受限,因此并没有对关羽的陵墓进行考古探查。可是,在20世纪60年代,专家迫不得已对湖北当阳的关羽墓进行挖掘作业,而在墓室的尽头,却发现了有四根铁链悬挂的古棺。一、关羽陵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武圣”的关...

    2022-11-12 01:25:33
  • 台湾老兵带妻子回大陆见原配,苦等50年相谈1小时,原配:无话说
    台湾老兵带妻子回大陆见原配,苦等50年相谈1小时,原配:无话说

    1988年,时隔五十年之后,蔡国栋带着妻女终于再次踏上了归乡的路,眼前林立的洋房怎么都和几十年前破败萧条的家乡重合不上,蔡国栋此时的心里又喜又悲,七十高龄的他没能见到父母的最后一面,这是他心里永远的痛。老屋没怎么变化,住着小妹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这个妇人不是别人,而是蔡国栋在大陆的原配妻子刘金娥,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蔡国栋远离故乡在台湾扎下了根。他以为从此再也回不去了,家里的刘金娥可能也...

    2022-11-12 01:25:30
  • 2009年,风尘女遇贵人“逆天改命”成为知名制片人,这贵人是谁?
    2009年,风尘女遇贵人“逆天改命”成为知名制片人,这贵人是谁?

    2009年,纪录片导演徐童在拍摄自己的封神之作之一《算命》时,通过北京郊区的算命先生厉百程,认识了一个叫唐彩凤的风尘女人。在他的镜头下,唐彩凤将自己的泼辣和脆弱,风光和不堪全部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并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后来,在徐童的镜头里,唐彩凤消失了。10年后,等她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时,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制片人。她经历了什么,当初又为何消失呢?美丽无罪,怀璧有罪1974年,唐彩凤出生于东北的一个...

    2022-11-12 01:25:26
  • 倪匡:从逃犯到作家,1小时手写8000字,为金庸代笔写瞎阿紫
    倪匡:从逃犯到作家,1小时手写8000字,为金庸代笔写瞎阿紫

    前几年的时候,张丰毅曾经在节目上谈及《霸王别姬》,看到几个主创在戛纳时神采飞扬的照片,他眼神深远,最后却只是淡然地慨叹道:“现在老的老,死的死 。”真正经历过时代的大风大浪的人,对于鲜花掌声亦或是流言蜚语,总是有一种别样的豁达。黄霑、金庸先后离世后,当年的香港四大才子只剩倪匡、蔡澜两个人。岁月似乎太残忍,但当85岁的倪匡老先生现身于香港书展时,老人家却笑着说:“我要跟你们说,来生再见!”江湖事倪...

    2022-11-12 01:25:22
  • 1981年,垂死的杜聿明问郭汝瑰:我最后问你,你是不是共产党
    1981年,垂死的杜聿明问郭汝瑰:我最后问你,你是不是共产党

    “临死前我就想知道,你当年到底是不是共产党?”198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昔日的国民党陆军司令杜聿明已是生命垂危,神情枯槁的他躺在病床上,望着前来探病的郭汝瑰,问出了他埋藏心底多年的疑问。杜聿明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曾担任徐州“剿总副司令”。当时他向蒋介石建议放弃徐州、坚守蚌埠,可蒋介石却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的劝说下,选择了在徐州与解放军决战。此举导致了国民党60余万精锐部队被解放军全歼,身...

    2022-11-12 01:25:18
  •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要向中国投放26颗原子弹!结果如何?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要向中国投放26颗原子弹!结果如何?

    1951年4月11日凌晨,杜鲁门总统召开记者招待会。会上,杜鲁门向外界发布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宣布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一切职务。一夜之间,一个拥有四个统帅头衔(头衔包括驻日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以及远东美国陆军总司令)的美国五星上将被解除一切职务,这在200多年的美国历史上屈指可数。杜鲁门那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杜鲁门铁定知道这妇孺皆知的道理。为什么...

    2022-11-12 01:25:15
  • 49年,陈毅到面馆用餐,见到一老农后为何大怒:把你们老板叫来
    49年,陈毅到面馆用餐,见到一老农后为何大怒:把你们老板叫来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中之一。陈毅是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他坦荡无私、爱憎分明,一生为民服务,为了新中国的事业无私奉献。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无数人为他流泪,周恩来更是评价他为“人民的忠诚战士”。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家面馆吃饭看到一位老农时勃然大怒,竟对着店小二怒斥,直呼要把老板叫出来。在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一家小小的面馆暗...

    2022-11-12 0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