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厌智能电视?从喜欢到“厌恶”谁之过?
导语:
不同于现在的智能电动汽车,迪奥爱马仕等,在20世纪80年代,一台大头的黑白电视就是一个家庭的奢侈品。谁家拥有一台黑白电视,谁家就是这条街上最受欢迎的人家,周围邻居好友都会前来围观“蹭”电视节目看。回到现在,国家经济、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作为奢侈品的电视做到了一户至少一台,并且由黑白升级到彩电、激光电视。但是近年来电视技术上的升级却带来了逐渐低迷的销量,明明给大众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怎么反而大家不买账了呢?让我们细细分析,一探究竟。

奥维云网发布的数据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电视零售额规模同比2021年下降11.4%。根据相关数据表示,电视销量其实已经持续下滑很多年了,不止是今年。当然今年电视销量下降的原因不排除疫情因素,新冠疫情的影响让各行各业的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业内人士表示,电视销量的多年 持续下降,已经表明电视市场进入了存量时代,新冠疫情的出现又加速了行业的低糜速度。
这就奇怪了,电视从黑白画面进化到彩色画面,音效和视觉体验上双双升级,怎么会反遭消费者的不喜爱呢?进过多番调研和探索,我们发现了现在电视的一些不好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大家对电视产生了许多厌恶情绪。

首先,电视流氓广告太多
深扒网友留言吐槽,发现大家对智能电视广告太多的怨气很重。
比如,怎么也消除不了的开机广告,长达甚至30秒,让不少人觉得恶心。这种无法消除的广告,消费者感觉好似被人摁着头看,用户体验感非常差。
用户觉得,自己花了大钱把智能电视买回家,是应该他自己有支配权和控制权的,是用来享受生活的,而不是被强制看自己不喜欢看的内容。现在很多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强制让用户看广告的行为,对于用户来说,实在是不公平的行为。
还有“VIP专享”这个骚操作。想要不看广告,就要开通VIP。商家为了挣钱可是煞费苦心,消费者为了接触广告影响,也只能开通VIP走入商家圈套,变相的强制被割韭菜。无奈的是,不仅去除广告需要VIP,智能电视上那些细分频道,比如体育、电影、儿童、动漫等,清一色的节目都要vip,也就是说,不掏钱用户就看不了,而那些免费能看的节目和频道,恰恰都是些较为“无聊”的节目。这个操作可真是反人类操作。

还有最离谱的,在用户花了钱开通栏目会员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节目内容都能看!在会员栏内还有付费节目!也就是说,即是用户是尊贵的会员,也不能看哪些标识“付费”的节目。而往往这些付费节目,是最吸引人,也是用户最喜欢看的节目。所以,用户为了能够看全部节目,需要再次付费购买,每个节目都付费购买一次,一年累加下来就到了上千元,简直高到离谱。
这就不怪用户频频吐槽反应,智能电视被资本“绑架了”,眼里只有钱。智能电视广告和付费机制做到这个地步,惹得市场讨厌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智能电视操作过于复杂繁琐
很多用户非常怀念20世纪的彩电时代,一台电视机一个遥控机完全能搞定,想看什么节目就点什么节目,没有操作难度。但是看看现在,节目种类越来越多,节目花样也越来越丰富,想要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犹如大海捞针,快速找到全凭缘分!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用户来说,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简直太难了。
一台智能电视配置的遥控板就好几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又十分的“谨慎细腻,别说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光是年轻人都要捣鼓很久,但是中老年人没有那个年轻人的精力和脑力啊。这点来讲,智能电视的操作对用来说,太不友好了。
最后,就是手机对智能电视的冲击了。
上世纪电视受老百姓喜爱,是因为只能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看电视是唯一的居家娱乐消遣工具。现在则不然,手机和电脑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娱乐项目。尤其是手机,集合拍照、看剧、打电话、聊天、玩游戏与一体,想要的功能应有尽有,想看的节目随时能搜索。如此方便快捷又内容丰富的手机,自然毫无疑问的夺取了人们的关注,电视的关注度也就日益降低。

一堆朋友聚众用手机看剧、打游戏在现在来讲非常普遍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家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玩手机活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智能电视呢,不能移动。久而久之,手机成为电视的替代品也就顺理成章了。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讲,他们几乎不碰电视,对于他们来讲,智能电视算个摆件,在家里负责填补空间。
结语:
智能电视的衰落,既有它本身体验方面的缺点导致,也有智能手机冲击替代的因素。但是智能电视在现代仍旧有其价值和使用场景,仍有些许人喜爱着。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已成定局的是,智能电视确实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