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售期”还没到来,断供的人却一批又一批增加,意味着什么?
引言
说起我国的房地产发展史,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好奇,毕竟在我们的印象中,房价上涨速度飞快的今天,已然和10年前、20年前的房价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房价变化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房价为什么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很多人工资水平上涨的速度,这些问题无一不让我们感到困惑。
现在“抛售期”还没到来,断供的人却一批又一批增加,意味着什么?其实说起来我国房地产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分房,此时人们的房子主要靠公司或者单位统一划分,所需要自己花的钱很少。

而随着改革开放后,很多地区慢慢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房屋的性质也从分配改革为商品,也就是说房子需要自己花钱购买了,而不是等着分配。
而在我国商品房发展的初始阶段,很多一线城市的房价其实并不高,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只有千元上下,与现在的房价相比差了有几十倍,现在很多一线城市中心附近的百平米房子价格往往都要大几百万,这样的差距让很多有眼光的人资产迅速膨胀,而对于一些没有选择在那时买房的人来说,现在的买房压力更是倍增。

对于购房者来说,最好的购房时间应该是20年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刚起步的阶段,此时的房价都是非常低的,即便办了贷款,月供只需要几百元甚至不到千元,而经过20年的时间,很多那时的购房者现在已然将贷款还清,房子已经成为了固有资产。且那时候的商品房位置相对较好都在城市内部,房价的涨幅也是最高的。
而第二波购房红利期则是在二〇〇八年以前,此时我国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达到了新的高峰,很多想要在城市安家落户的农村人都需要购买商品房来获得定居条件。

此时商品房价格随有所上涨但是总价方面还是比较便宜的,能够在此时购买房子也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地理位置加持,且该时间段并不是房价上涨最快的阶段,既可以便宜入手,又能够坐享升值,因此此时买房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对于很多早早买了房的人来说,此时的他们已然可以享受到房子这项固定资产带给他们物质生活的改变,因为无论是自住还是售卖,他们都能够从房子获得巨大的利润价值。相较于近年来的房地产行情,很多人对于房地产投资都感到有疑虑,而作为刚需购房者,很多人都因为高房价而感到力不从心。

现在我国的房地产经过高速发展也逐渐有趋于平缓的态势,甚至很多地区的楼盘数量已然超过了居住人口的数量,这也让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按照商品价格设定的规则,当一种商品的供应量超出需求量后,自然会出现价格下降的局面。
当存量房数量增加后,房价大比例缩水,有一些人手中握着的大量房产便导致自己的整体资产水平下降,只是为了能够及时止损,不少人开始出售手中二手房,据有关数据显示现在全国二手房成交周期为3~6个月甚至要更长,这也导致一些贷款用户无法偿还其贷款。

像是一些高位接盘的购房者每个月的月供数额并不少,可在这几年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好的局面下,他们也很难像以前一样按时偿还贷款,虽然现在银行也推出了类似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各类环节性政策,但对某些人来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在此期间有一些人考虑到房价越降越低,还房贷越来越亏,干脆对其置之不理,宁愿自己辛苦买来的房子被法院拍卖,但其实这种做法也不理智,因为当自己决定断供后影响的就不只是自己了,在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后,自己的子女生活就业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这种房产价格大跳水的局面下,最合理的做法还是应该制定还款方案,在出现贷款延期后,和银行方主动沟通,这既可以不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而且也能避免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房地产市场所展现出的大规模抛售也只是阶段性特点,不过房产持续走向低迷却也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在房地产市场辉煌发展20年后,房产终于要回归到居住的本质,对普通人来说,这也是等待许久的好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