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烧”掉217亿元,华为表示有压力,余承东:唯一亏钱的业务
自从华为无法进行5G以及芯片的投产之后,便开始进行一系列的业务转型,更在今年的年会中,将消费者终端业务正式更名为终端业务,将业务重心朝着企业转移。但是在华为新开设的众多项目中,只有一项在亏钱!

余承东更是直言,它是华为业务中唯一拖后腿、在亏钱的项目,三年狂烧掉217亿元!那么它究竟是什么项目,为什么花钱如流水?既然亏损严重为什么还非做不行呢?
一、华为唯一亏钱的项目
余承东口中华为唯一亏钱的项目便是新能源电动车。新能源电动车到底有多烧钱?早在新能源电动车刚兴起的那几年,蔚来的CEO李斌就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进军新能源电动车的起步资金是200亿元,没有这个资金预算的企业就不要白忙活了,以此来打消好事者分一杯羹的打算。

但是这个比例早在2021年底的时候上升到了400亿元。新能源汽车固然赚钱,说是当下最火爆的科技赛道也不为过,甚至马斯克都凭借特斯拉登顶世界首富宝座,但是想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突围,那便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
像是苹果、小米、三星等纷纷入驻新能源电动车,而华为凭借鸿蒙系统,还算是具备天然的优势,但这在华为投入217亿元之后,仍旧未能挽回颓势。那么为何在其他项目中都无往不利的华为,会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遭遇到了碰壁呢?

二、华为为何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碰壁?
新能源电动车前景广阔,但是不确定性太高,第一个难做的原因便是周期性太长。不同于手机的半年甚至更短,想要做成一款汽车品牌至少需要2-3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建设自己工厂的车间,单是车间的投入就需要一百亿元往上。
除了前期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车间建设之外,对于汽车技术的研发更是重中之重,这是车型未来能否大面积投产并且取得良好市场反响的根本。因此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科技研发,尤其是对于华为这种跨界品牌,需要学习的东西无疑更多。

余承东表示在华为过去三年的汽车研发投入中,一共烧掉了30亿美金,折合成人民币便是217亿元。其中研发团队人员超过7000名,全部是行业内的高精尖人才,这部分研发人员的每年薪资都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而由于新能源电动车的基调仍旧未能明确,各大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技术差异,不论是电动车系统的智能化还是电池的续航都未能达到稳定的区间,仍旧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新能源电动车的技术升级仍旧是未来新能源电动车发展的主方向,华为的支出需要继续增大。
而华为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为何还要紧抓新能源电动车不放呢?

三、新能源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实也并非华为想要做新能源,而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使然,不做新能源便会落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未来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会是市场发展的主旋律,而我国有着接近3亿辆的汽车保有量,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
而华为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势。随着9月份华为跨界新款的问世,成功以12018的出售量名列中国10月电动车第三名,领先于蔚来、小鹏等电动车新势力。

而华为自身掌握的光学专利以及鸿蒙、5G等技术专利,也将助力华为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无往不利,继续其在手机圈的神话。而华为每年近千亿元的科技研发投入,便是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因素,相信随着华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能够成长为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的新势力。
结语
华为每年耗费217亿元用于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的研发,仍旧面临亏损,是因为电动车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随着华为不但的技术突破,以及其在鸿蒙系统、5G、光学等领域专利的应用,未来的华为汽车必将取得更好的市场营收,成为新能源电动车领域新势力。
对于华为新能源汽车是唯一亏钱业务,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大家觉得未来的华为新能源电动车能够扭转局势吗?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