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涉黄”了?大数据“扫黄”或将启动,符合以下特征需留心
引言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就比如说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的日常休闲和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现如今手机被赋予的功能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便捷的移动支付,也可以通过手机实现网络购物或者工作对接,就连很多老年人也已经学会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成为了网络“潮人”。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要知道我们使用手机做出的任何行为或举动,都会在后台留下相对应的痕迹,任何不法的行为都将被大数据监管和掌握。
日前我国宣布将通过大数据开展扫黄工作,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扫黄工作的效率,相关的违法行为也将被我国警方所掌握,符合以下特征会被大数据定义为“涉黄”嫌疑,望广大社会群体予以知悉。

一.何为大数据?
最近几年我国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的防疫工作一直非常严格,只要疫情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防疫人员就能迅速得知疫情确诊患者的所有途径地点并开展隔离。
国内的防疫工作之所以如此效率,离不开大数据对防疫工作提供的监管帮助,从而避免疫情的过度传播,这也足以可见大数据的监管能力有多全面。

有很多手机用户存在这样的疑虑,互联网的抖音和电商平台就像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只要打开软件就会向我们推送很多感兴趣的视频或商品,激发我们的购物欲望。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投其所好的情况,也是因为大数据记录了我们使用手机的频率和习惯,从而分析出我们的需求和喜好,电商平台就会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向我们推送相应的商品。

二.我国将开启大数据“扫黄”模式
自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我国电信诈骗和线上违法交易案件屡见不鲜,尤其是很多手机用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打开相关的不良网站,通过浏览不良网站上的不法视频和图片来达成生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要知道手机用户的行为早已被大数据监测到,甚至大数据能直接通过用户的手机型号和IP地址锁定用户的身份信息。

国内曾有不少手机用户观看不良视频的时候,突然接到监管人员的电话或信息,告诫用户浏览的内容存在不法行为,想必接到过类似电话的人一定非常尴尬,这都源自于大数据的监管。
相比于浏览这些内容的普通手机用户而言,那些从事不良网址经营并实现盈利的人不仅会被监管,警方也会根据大数据提供的线索对其展开行动措施,并处以罚金甚至判刑的处罚。

除此之外,我国公安部门将通过大数据开启全方位的“扫黄”模式,一旦发现相关线索将会立即对涉黄嫌疑人员进行锁定,实现精准打击。或许有人要问,大数据是如何锁定那些涉黄人员的呢?要知道很多涉黄的行为是通过线下完成交易的,其实想锁定非常简单。
三.如何通过大数据完成“扫黄”打击?
现如今绝大多数社会群体出门都不会携带现金,而是通过手机的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扫码完成付款,很多涉黄分子也是如此。

试想一下,如果在傍晚时分一名男性微信用户向一名陌生的微信女性用户进行转账或发送百元以上的红包,双方并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这种情况十有八九和涉黄案件有关,大数据可以直接对其进行锁定和监管。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微信用户在一个从未消费生活过的娱乐休闲场地支付了远超正常休闲服务的价格,或者在酒店等场所向其他陌生人付款,这种情况基本就能确定双方之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交易。

大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要比我们的头脑更加灵活,短短几秒钟就可以实现用户整个数据和延伸数据的体现,并根据对方的习惯特征以及消费场地做出准确的判断。
小结
通过大数据完成扫黄工作能大大提高公安干警的扫黄效率,节省警力的同时还能净化国内的社会环境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秩序。除了利用大数据实现扫黄外,也可以杜绝各种网络违法事件的发生,极大程度确保每一位网民的上网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大数据并非窥视他人的隐私,而是稳定健康社会环境必须要采取的一种方式,从而控制不稳定的因素。
今日热议:你可能“涉黄”了?大数据“扫黄”或将启动,符合以下特征需留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