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会走向何方?从石家庄说起,疫情的未来到底如何演变?
为了更加精准、有效、科学地应对防疫,相关部门颁布了与防疫政策相关的20条措施。这也是“口罩事件”发生以来我国对防疫政策做得较大的一次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类隔离时间的缩短。
因此20条措施颁布后,不少人都开始寻找旅游的好去处。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政策改变并不意味着“躺平”,如果要前往外地,一定要提前了解当地的防疫政策。除此之外,从近几天西安成百增长的病例来看,“口罩事件”依旧没有结束。那么到底何时会实现“清零”这一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颁布20条政策用意
经历过“口罩事件”的我们对于“清零”这个字眼一定不陌生,毕竟如果您经历过封城这样的情况。那就一定知道只有“社会面清零”之后,才有解封的希望。可见“清零”类似于一个转折点,“清零”这个时间段一定会发生一些调整。
因此前几天20条政策颁布之后,引起了讨论。既然现如今的防疫政策都已经逐渐“松绑”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清零”会走向结束呢?首先我们先强调一点,20条政策的颁布不代表“躺平”。为了缓解诶群众的焦虑,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对相关措施做出了解释。

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并没有“松懈”的意思。毕竟“口罩事件”除了给群众带来恐慌与心理压力之外,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恢复经济与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从而颁布这样的措施,为的也是防止从前“一刀切”情况的发生。
二、石家庄率先试点
该项政策颁布后,大多数都会在相关区域进行试点。尤其是关于防疫的措施,只有准确进行试点之后,才能找出政策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正式试点之前进行修改。此次20项措施选择的地区就包括我国石家庄。

政策在石家庄落地之后,石家庄部分社区先是暂时取消了全员核酸,而后像学校以及商场、超市等也开始正常营业。人们在出行办事的时候,也没有了48小时内核酸证明的硬性条件了。
对于这样突然的转变,许多石家庄人表示并不适应。毕竟病毒这样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没有了核酸检测证明,似乎就无法证明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该地区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石家庄人要求相关部门对自己检测核酸。

看到这样的群众需求,石家庄又恢复了部分核酸检测点。但对于这样的转变也有部分石家庄人表示自由了不少,只不过这些人只占少数。毕竟多数人还是对病毒有“心理阴影”的。这样的政策落地之后,也有人发问了,“清零”最终会走向何方呢?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三、何时“清零”说法不一
第一种人认为,相关部门颁布的20条措施实际上就是全面放开工作的开始。相信随后的一段时间,相关部门会加紧疫苗的接种工作,为后来的全面放开工作做准备。这就是“清零”最终的去处。

按照这部分人的观点来看,其意思就是只要放开之后,“清零”这个概念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清零”就是标志着防疫工作的结束。只不过我们传统的“清零”概念就是指的社会面清零或者是某一地区新增清零。
当然除了这种较为异想天开的,除了这样的观点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此次所说的“清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零,而是将“口罩事件”带给老百姓的负面影响降到无限趋近于零。而如今颁布20条政策,我们也不难看出如今的防疫政策确实开始注重群众的刚需。

比如精准防控就是为了不让无关人员白白隔离,浪费自己生产生活的时间。因此这部分人认为病毒还会陪伴人们很长时间,直到通过人力将病毒带给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这就是他们认为的“清零”去处。但无论怎样“清零”承载的都是老百姓对病毒消失的希望。
四、小结
“口罩事件”已经持续了3年,这三年相信对于许多人来说都终生难忘。因为事件的性质,我国经济也低迷了3年,因此为了缓解这样的状况,各行各界正在齐心协力。相信只要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终究会有病毒消散的一天。
那么您对于“清零”这个概念是怎样看待的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