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国式家庭”的悲哀?公交车上的一家三口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标题:什么叫“中国式家庭”的悲哀?公交车上的一家三口展现得淋漓尽致
妈妈应该是都很爱孩子的,但是,我们身边许多女性朋友都表示,是坚决不会生二胎、生三胎的。一个孩子都够忙的了,一个孩子都教育不好,生那么多孩子有什么用?不过是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妈妈教育孩子觉得难,觉得累,和家庭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中国式家庭”育儿,又累妈,又毁娃。

公交车上的一家三口,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中国式家庭”的悲哀
公交车在一个站点,上来了三名乘客,年轻的男士昂首挺胸走在前面,一边玩手机,一边找到座位坐下了。后面的妈妈手里拿着包,怀里抱着三岁左右的一个男孩子,他们坐在了男人的后面座位上。
一落座,男孩就开始和妈妈央求:“妈妈,给我看手机,我要看。”妈妈不给,孩子就开始哭起来了,妈妈没有办法,把手机递给孩子,孩子看着看着视频,好像是突然没有电了。

孩子又开始哭了,年轻的妈妈问丈夫:“不然,把你的手机给他看一会吧。”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这居然是一家三口,要不然,就孩子哭闹这么半天,男人头也不抬的态度,还以为他们就是陌生人,只是凑巧坐在一起了。
爸爸说:“小孩子看什么手机,不准看!”孩子又开始哭出声音,爸爸伸手就在孩子的后背上打了两巴掌,力气很大,整个车厢都看过来了。
孩子哭的声音更大了,男人也怒吼起来,他对自己的妻子说:“不知道你还能干什么?连个孩子也带不好,像白痴一样!”

+诈尸式育儿,在这个家庭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多数妈妈经历的丧偶式育儿是这样的,老公出去工作,回家就是吃饭、睡觉、玩手机,这三件套的操作,每天都在上演。
妈妈出去上班、回家带孩子,一边带孩子,一边做饭、洗衣服、辅导孩子做功课,同时扮演着好几个角色,每一个角色缺席,家庭生活都不能继续。
除了丧偶式育儿,家里偶尔还会出现“诈尸式”育儿。当孩子吵到爸爸了,影响爸爸休息了,或者是影响爸爸心情了,爸爸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有可能会发泄到孩子身上,出现短暂的“暴力”育儿,还有可能会落到妈妈身上,埋怨她孩子带得不好。

缺失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让家庭失去幸福感,当然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伤害。
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影响孩子性格成长
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能缺少的作用。爸爸经常陪伴儿子成长,儿子才能从爸爸身上学到坚强、勇敢这些男孩应该有的品质。女孩在爸爸的陪伴下,会活泼、开朗,有信心面对困难,成为自信的女孩。
妈妈的过度劳累和焦虑,影响家庭和谐
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是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经营出来的,共同负担起家庭的经济、育儿、家务等等责任。如果爸爸总是在家庭里处于享受权利。却不承担责任的状态,妈妈就会劳累过度、焦虑不堪,家庭氛围也会比较紧张,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安全感的缺失。

一对负责任的父母,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把孩子培养得有出息,而是应该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爸爸妈妈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摒弃“丧偶式育儿”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鼓励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爸爸妈妈分工合作,共同陪伴孩子成长,妈妈可以这样做。
▼每天和爸爸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
孩子的成长每天都有新变化,也会有许多问题。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会比较长,我们应该把孩子的情况多和爸爸沟通一下,让爸爸也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变化,激发他想要参与到养育孩子当中来。

▼给孩子和爸爸创造共同完成的活动。
妈妈陪伴孩子做手工,哄孩子睡觉,爸爸可以陪孩子一起出去踢球,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爸爸妈妈要分工合作,给爸爸和孩子安排一些属于他们的专属活动,让孩子和爸爸有互动机会,培养深厚的亲子关系。
▼鼓励和肯定爸爸的参与和付出。
爸爸的耐心比较少,当带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容易打退堂鼓,聪明的妈妈不会大包大揽,她们善于鼓励爸爸坚持下去,赞美和支持会给爸爸更多育儿的耐心和信心。
像我老公原来在家也是只愿意躺着玩手机,我当时只知道责骂他,但我发现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让我们关系越来越紧张。

后面我开始转变思维,为什么不换一个方法呢?说不定可以成功!后面我慢慢地鼓励他带孩子,即使做得不太好,也强忍下来,结果现在老公带娃比我这个育儿师还要专业,他自己也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真是全家人都在一起努力变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