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娃在马路中间赌气不肯走,宝爸丢下娃,但不久货车就碾压而过
原标题:两岁娃在马路中间赌气不肯走,宝爸丢下娃,但不久货车就碾压而过
做哪种职业,都需要“上岗证”,但当父母的却不需要。因此,有一些“不合格”的父母,在孩子耍脾气时,就习惯了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结果让孩子陷入了危险中,甚至差点丧失了生命。

11月6日,浙江义乌的一位奶爸,真实上演了一幕“爸爸带娃,活着就好”系列。只见,奶爸正推着婴儿车走在十字路口上,身后还跟着一个2岁的小儿子。俩人走到马路中央时,小孩子突然闹脾气,停住了脚步。这时候,爸爸就对儿子讲:“你不走,我走了!”
说完,爸爸就推着婴儿车继续往前走,走了几步远,爸爸很担心孩子,时不时地回头看儿子,瞧瞧孩子是不是跟上来了。

起初,孩子从地上爬起来,会跟在爸爸后面往前走。但很快,孩子又一屁股坐在地上了。爸爸看见这一幕,气不打一处来,故意走远了一些,想要教训下孩子。
然而此时,危险悄然降临。有辆车跟孩子同向行驶,幸好司机眼尖,绕开了孩子。但仅仅只过了8秒钟,危险再次降临。一辆小货车经过十字路口,正要由直行改成左转弯,司机第一时间没注意到坐在地上的小孩,车辆直接开了过去。

这可把爸爸给吓坏了,疯狂地跑到孩子身边,把孩子从车底救了出来。司机更是吓得不轻,立马停车下去查看情况。不幸中的万幸,小孩子才2岁,身体小,货车轮胎没压到孩子,车底中间位置从孩子身上呼啸而过,没有发生碰撞。
交警赶到现场,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幸好司机最后一刻看见了孩子,拨了方向盘,轮胎才没压到小孩,小孩只是擦伤。

最后,交警对这位想要教训孩子的父亲,给出了善意的提醒:教训小孩要分场合,不可以意气用事,把马路当自家客厅。尤其是小孩子过马路,家长必须牵紧手,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分析:这是一场由奶爸“育儿”引发的意外交通事故,那么这位奶爸的行为,都错在哪儿了呢?总结来看,大概有两点。
第一点:孩子耍脾气,爸爸以牙还牙,也用耍脾气的方式反击孩子。
小孩子耍脾气,确实很讨人厌。但两岁的小孩子不想走了,有可能是走累了,也有可能是求抱抱,爸爸不该“以牙还牙”,用耍脾气不管孩子的方式,跟2岁的孩子做对抗。

即便孩子就是任性,也可以暂缓教育,带娃到了安全地方,再做打算。
第二点:教育孩子,不分场合,不计后果。
正如交警提醒,教育孩子要分场合,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孩子行动能力有限,容易躲避不当发生意外。身为父亲,预见了发生后果的可能,却又放任结果的发生,这是错误的教育方式,非常容易将孩子推向危险境地,导致最终的恶果。

日常生活中,爸妈带娃确实很辛苦,有的小孩子还很难带,非常爱耍脾气。但是,只要爸妈用对了方法,也可以把耍脾气的小孩哄好、教育好。
如果孩子耍脾气,爸妈该如何正确应对?
1.不发怒,不责骂
有的爸妈一看见孩子耍脾气,就怒不可遏,开始责骂孩子:“小屁孩,就知道添乱,你是嫌我不够忙吗?”孩子越耍脾气,爸妈越责备恼火,孩子越哭泣。恶性循环,谁都不舒心。

正确方法是: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凶孩子,再想办法让孩子停止哭泣。比如,看见孩子耍脾气哭闹,爸妈可以先深呼吸,冷静地说服自己别发火。然后,对宝宝说:“宝宝今天心情不好,宝宝发生了什么事,可以跟我讲一讲吗?”
2.允许孩子释放情绪
有的小孩子突然发脾气,爱哭闹,莫名其妙地发邪火,撕扯东西。这时候,家长尽量别再给孩子压力,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允许孩子发脾气。
只要孩子发火的场合,不影响孩子的安全和体面,先让孩子释放下情绪压力也是好事。然后,再进行开导孩子,告诉孩子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处理好,让孩子的心情变美丽。

比如,孩子把喜欢的玩具弄坏了,正在那摔东西发火,又哭又闹。此时,爸妈看见了,可以先允许孩子宣泄一番,再帮孩子把玩具捡起来,告诉孩子说:“这个可以修补,我帮你找地方修复下,看看你最喜欢的玩具,是否还能回到你身边呢?”孩子听见这话,心情会好很多了。
总之,小孩子耍脾气,虽然讨厌,但爸妈还是要多点耐心。毕竟,平和的处理方式,才对娃最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