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有3种行为,家长要下狠心,该打还是得打,娃将来要吃大亏
原标题:孩子若有3种行为,家长要下狠心,该打还是得打,娃将来要吃大亏
现如今很多小孩都是家里的独宠宝贝,全家大都围着小孩子一个人转,但是有一些家长会发现当自己的小孩慢慢长大后,他们往往不会在听从家长们的说教,有一定的“叛逆”心理。

现在的孩子,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教育,长大之后会更加难以改正,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坏习惯会扎根在孩子们的内心,从而导致未来都会因为一些坏习惯而受到影响。
孩子的这3种行为,大人一定要管,该打的时候还是得打
1.总爱撒谎
明明是一个六岁的小朋友,有一天,他在班上和小朋友们玩耍时,突然发现小东的包里有一个玩具,然后想让小东把玩具给他玩一会,但是小东没答应,于是明明趁小东去上厕所的时候偷偷把玩具拿了过来。

当小东发现玩具不见了一直在找,就连老师也在帮忙找玩具,还问明明有没有看见玩具,明明连忙否认,还把玩具藏在书包里,带回了家。
到家后妈妈发现了玩具便问他玩具的由来,明明撒谎说是小东送他的,于是妈妈就去联系了小东的妈妈,才发现原来玩具是他自己悄悄拿的。
其实孩子之前就爱说谎,明明爸妈也知道,但一直没有好好教育孩子,结果孩子说谎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再不打孩子,可能孩子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是对错了。
从小养成说谎的习惯,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发展成一个骗子,所以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

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父母要了解其原因之后对孩子进行制止或者教育引导,必要时候该打还是得打,不要在这个时候心软,所谓经历过一次疼痛之后才会长记性,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后果。
2.孩子总用哭闹的方式威胁父母
鑫新是一个七岁左右的男生,一次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逛商场,当他看到了新版奥特曼的玩具之后便哭着闹着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回家,但是这次爸爸妈妈却没有满足鑫新的要求。

可是这时,父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像小时候那般直接睡在商场的地板上撒泼打滚,任凭爸爸和妈妈随便怎么喊他、拽他,鑫新就是不起来,非要爸妈去把玩具买过来才愿意从地上起来。
其实孩子哭闹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表现,因为小孩子没有更好的方式或者更好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或者满足自己,就会选择“哭闹”这种简单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
而大多数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因为顾及面子问题而选择屈从孩子,可能会立马满足孩子们的任性要求,但这样做只能省一时的心,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省心的。

因为父母在第一次的时候没有及时否定孩子的无理行为,那么孩子就会认可这种方式,并且经常会和父母撒泼、威胁,长期下去孩子们的要求也会越来越过分,甚至一些做法还会让家长寒心。
若孩子出现多次以上这种类似的行为,父母就应该明白,是时候该进行教育了。首先采用说教方式,如若不管用,那么就不要心软,该打还是得打,但一定要注意轻重。
3.孩子总没礼貌,丝毫不尊重长辈
圆圆是一个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女孩子,她从小就活在长辈们的疼爱中。已经上小学的她在家中从来不做任何事情,有一天圆圆被妈妈叫去洗碗,这时婆婆就会站出来说“孩子还小,你这做大人的不应该让小孩子去洗碗。”

就因为老人的溺爱,圆圆便学会了懒惰。在家中圆圆经常看见奶奶教训妈妈,突然有一天她也开始学婆婆那样的语气与父母说话、顶嘴,慢慢地变得不尊重长辈了。久而久之圆圆更是愈加放肆,在家中、在校园里称霸,毫无规矩。
老话讲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地方都有一定的规则需要遵守,不管在什么场合,就算你是小孩子也是不能随心所欲的,都应该主动地去遵守规则。当孩子没有规矩时,在他们养成习惯之后,他们就会没有底线、肆意妄为地去伤害别人、嘲笑他人,甚至可以为了满足自己去做一些错事。
所以,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时,就该对其的各种不好的行为进行教育,说教没效果时我们还是要选择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