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了35岁,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要“得到”这4样东西
原标题:女人过了35岁,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要“得到”这4样东西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
“对于一个人的舒适、幸福而言,甚至他的整个生存方式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这是显而易见的。”
幸福是一种能力,没有人的生活是十全十美的,没有人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
但为什么有些人“即便在阴沟里”却依旧能“仰望星空”,把平淡的日子过成星辰大海,内心充实而幸福。
而有些人生活安稳,物质丰盈却终日郁郁寡欢呢?

原因就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在于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
对于女性来说尤其如此,只有对生活稍有感悟的人总能体会到一个好女人的一生是何其辛苦,要回答怎样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问题,要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妈妈,还要辗转反侧处理好婆媳关系……
女人过了35岁,怎样才能让自己过的幸福,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要“得到”这4样东西:

01得到自律
自律这种“东西”,也是需要得到的。有些人,比如我,青春年少的时候,还是能自律的。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的我,学习无疑是人生最好的出路。我的自律也体现在学习上,虽然资质一般,却知道努力,也只有努力。虽然没能通过学习彻底“跨越阶层”,但如今也过上了还算不错的生活。
但在这份安逸中,却渐渐地丢了曾经的自律,控制不住口腹之欲,体重飙升;控制不住追剧冲动,作息不规律;明明想要做个不吼不叫的好妈妈,却总是忍不住对女儿发火……
这些习惯都让自己厌恶自己。

“所有让自己变好的事情,都不会太舒服。”
还是要自律,还是要自律,还是要自律。
自律就是自讨苦吃,但吃的是“苦”,心中是甜,结的果也是甜。
如何得到?
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字——想和做。
只要足够想得到,就一定会去做到。

02得到金钱
35岁之后,如果还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抑或存款,即便自己幸福的能力再强,也有几分强颜欢笑的意味。
脱离经济基础的幸福,都是空中楼阁。
当然我们说的这份经济基础并不是家财万贯,小康之家,足矣。
所以,女人,尤其是过了35岁的女人,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一定要有这份“得到金钱”的意识,不是手心向上对任何人要,而是自己挣,自己存,自己理财,自己有一份经济保障。

03得到平和的心态
人过35,依旧有很多比较。小时候,我们比学习,是自己去和别人比,承受压力的是自己,自己比不过,还可以“阿Q精神”一下。
但过了35岁的女人,很多人已经认命,知道“我的人生就这样了”,但是她们又心有不甘。于是,和别人比丈夫,比孩子,把“比较”的这份压力给了最亲、最爱的人。
最终,外边弄得比也比输了,里边弄得家里人人不开心,甚至弄得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紧张,真是何苦来哉!

这世间,从来没有绝对的平等。
“嫉妒是心底的毒蛇,不仅会咬伤别人,更会咬伤自己。”
平和的心态是幸福的基石。
04得到一份只属于自己的梦想与希望
“一人只要他的理想不会先于肉体谢幕,他就不会老。”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生活才有盼头,才有过头。

梦想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它属于每个人,只要你不把它当成奢侈品,它就会与你形影不离。
比起少年时代,35岁之后的我们更需要梦想。
年少时,即便自己没有明确的梦想,还可以随大流——考大学,总有一个想法。但35岁之后,多少人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人生也没有了太多的可能性。梦想也早就成了“上辈子”的事情。
但35岁之后,所有对生活的不满,对自己的失望,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已经丧失了梦想。

不要害怕梦想不能实现,拥有梦想本身就是幸福的,至于梦想能不能实现,和大家分享作家王蒙的一段话。
他说:
“天才即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如能集中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全力做好一两件事,而且长期坚持不懈,一般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绩,都能表现出相当的才能来。
其实人与人的先天差别很可能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人的能力其实是一个常数,大区别、大变数在于你把时间、精力集中到了什么地方,看你的精神走了哪一‘经’。
集中毕生精力打桥牌、下围棋、养蛐蛐、养蝎子、做泥人、捏面人儿、雕虫雕龙,都能创作成绩,成为大师。可惜多少人把自己的宝贵光阴、宝贵青春、宝贵精力用在无聊无益、无意义、无格调的事情上了!”
与大家共勉。

尼采说: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