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禁养”又要开始,谁养拆谁?无论真假,4类养殖户要早做准备
引言
我们都知道我国粮食的价格一直受到管控,所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价格水平,所以在农村想要凭借种地来发家致富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现在的农村家庭每家每户只有几亩地,想凭借这几亩地来脱贫致富更是不现实。
所以有一些农民为了能够改变家里的经济条件,就做起了养殖,例如养殖鸡鸭猪牛等牲畜。现在市场上这些家禽家畜的肉类价格比较高,所以养成之后也可以因此赚到一些钱。

有关部门以前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搞养殖并不会禁止,也不会限制。但是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后来才传出消息农村要“禁养”。哪一家养就拆哪一家,这到底是真的吗?其实不论真假有四类养殖户必须小心了,要提前做出应对措施避免遭受损失。
为什么农村地区要禁养呢,除了以上所说的还有其他原因吗?对于禁养很多农民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农村种粮食无法致富,如果他们不养殖怎么样才能够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呢。毕竟外出打工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想挣更多的钱来补贴家用。

其实所谓的禁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并不是真的禁止广大农民养殖牲畜。虽然这项政策的推出必然会让部分养殖户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政策的推出是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进行考虑。
但有部分养殖户必须采取限制措施,才能保护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政策的推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大规模的养殖必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旅游景区附近,如果在这里进行大规模养殖,就会对景区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养殖的时候产生的异味就会飘进景区里面,而且养殖的时候动物产生的粪便,也有可能会对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

我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保护环境,所以任何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被禁止。如果养殖户的行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肯定是不会被限制的。下面就来说说是哪四类养殖户需要注意。
首先就是有违建行为的养殖户。耕地一直是国家有关部门重点保护的对象,如果有人违反有关规定占用耕地,从事着与耕种无关的业务,例如在这些耕地上面建造养殖场,这样的行为就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在这些地方建造养殖场的养殖户就要注意了,他们的养殖场正在面临着被拆除的风险。我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庞大。为了满足粮食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护耕地。

如果我们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减,那么就会给粮食的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粮食危机。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无法满足需求,我们还可以进口。而这种想法明显是不靠谱的,如果我们连粮食都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将来很有可能会在粮食方面在特殊时期被其他国家限制。
因为国际局势一直是不稳定的,一旦有战事出现其他国家必定会收缩粮食出口量,把粮食储存起来,来应对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时候如果我们无法买到足够的粮食,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所以,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类就是使用泔水的养殖户。很多人在喂养鸡猪鸭鹅的时候使用的是从各个饭店收集的剩饭剩菜,人们之所以把这些食物倒掉,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食物已经变质无法食用,人们吃了这些变质的食物之后就很容易会生病,而动物吃了这些食物之后,同样会让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养殖户如果还打算继续靠养殖来发家致富,那么就不能再继续使用泔水来养殖。如果还继续使用以前的方式,一旦被有关部门查出来,那么他们的养殖场也将面临被关闭。
第三类就是大量使用抗生素来提高养殖效益的养殖户。其实人类在患病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无论是人或者是动物都不能过度使用,一旦使用过量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家禽家畜在养殖的过程中同样会生病,这些养殖户为了能够让动物能够好快点,快点长肉,所以就给这些动物注射大量的抗生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动物的身体难免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些抗生素很可能会长期残留在动物体内,人吃了这些动物的肉之后就很可能会产生其他后果。
而最后一种就是养殖条件严重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养殖户,国家有关部门之所以出台相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很容易污染环境,如果这些养殖场的环保条件不达标,那么也可能被禁养。
结语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环保会推出一些相关政策,但并不意味着要禁养。所以养殖户要想避免违规,就得事先了解相关政策以及各项规定,只有了解充分之后,才能够在规定范围内发展养殖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