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以上交过公粮的农民,每月补贴1000元?这消息属实吗?答案揭晓
导语
在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我们曾经经历过交公粮共渡难关的时刻,那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记忆。当前60岁以上的农民,几乎都经历过交公粮,如今有消息称这些交过公粮的农民未来将每个月领到1000元的补贴,这样的消息属实吗?答案揭晓。
建国初期,经历了抗战与内战后终于完成了蜕变的国家,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状态。那时候我国的物资十分匮乏,为了能够让所有人都有得吃,只能够通过按需分配的方式来缓解物资不足的压力,让农村家家户户交公粮也是为了能够确保大家都有得吃,可以吃。

那时候的公粮,就相当于是一种“农业税”,按照相关税收的要求,农村每家每户都需要定期上交公粮,而公粮上交的标准就是按照生产总产量的15%来交。例如农户当年打粮1万斤,就需要上交公粮1500斤,要知道这样的比例也不算低,但当时为了能够让大家都吃得饱,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积极交公粮,努力配合国家安排。也正是因为当时农民的付出,才使得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很多“城里人”也能够按需分配得到粮食,让日子过得下去。
要知道当时土地的产量并不算高,农村人也几乎是从自己的口粮当中挤出来的这15%,甚至有不少土地产量不足的地方,农民上交了公粮之后,自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但当时的农民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几乎所有60岁以上的农民都经历过当时交公粮的时代,对于他们来说那也是一段比较独特的记忆。

如今我国物资富有,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农村老年人的照顾。日前就有传言称,为了感谢物资匮乏时代农村人交公粮的付出,相关部门已经做出决定,对那些交过公粮的60周岁以上的老人按月发放补贴,补贴金额在1000元左右。
想必听到这样的消息,会有很多农村交过公粮的老年人兴奋不已,毕竟当时家家户户都参与了交公粮,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当前的农村老人都有了一份变相的养老保障呢?

实际上,有知情人已经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否定,表示这种莫须有的补贴传言是以讹传讹的臆想。尽管不得不认可在物资匮乏年代农民做出的奉献与付出,但从某些层面上来说,城市建设者同样在为国之发展做着努力,倘若客观强调农民交公粮的付出,那60周岁以上的城市建设工人们或许就会有厚此薄彼的不平衡心理了。
农民交公粮纳税的制度是从封建时代传下来的,在建国初期,我国国力还不够强盛时,没有取消农业税的条件,但当我国国力日渐强盛后,就已经开始一步步给予农民更多福利政策了。

2006年的时候我国农业税已经正式取消,而很多地方都在为坚持农耕的农民提供种植补助,这些都是在对农业发展进行扶持,也是给予农民的倾斜性补贴,城市户口居民无法得到,这显然也是对农村人口耕种付出的一种肯定。
而当初,农村家庭交公粮,也是在尽纳税的义务和责任,就像是当前城市居民会根据收入水平缴纳个人所得税一样。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独特脚印。所有人的付出都是为了能够让国家更好,国力强了,反向给予老百姓的福利也会变得越来越多。

尽管从当前的政策落实情况上来看,给予60周岁以上交过公粮的老年群体每月1000元的补助这件事情并不靠谱。但对于农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养老问题等国家也是有所关注的,例如当前国家已经提出了新农保养老政策,只需要缴纳一定的农村养老保险,就能够像城镇居民一样获得养老金,按月领取养老金,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及品质。

结语
我国的税收政策一直都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过去在农民们交公粮、农业税的时代,相关部门将公粮做了物资资源的平衡分配,让城里人和农村人都有得吃。如今也在想尽一切办法给予农村耕作农户以各项补贴,并集合了各项税收来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可以说相关部门并没有忘记过每一位老百姓的付出,也会努力做到均衡城乡差距,让大家的日子都更红红火火。至于给曾经交过公粮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1000元补贴,这个恐怕是很多地方财政都不太承受得起,一时半会儿恐怕无法成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