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单日新增超3万例,多所高校提前放寒假!钟南山提醒很重要
目前全国多个地区都出现了聚集性新冠疫情,由于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和感染能力显著增强,这种情况给很多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都带来十分严峻的考验。根据最新消息,最近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21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7611例。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内多所高校宣布寒假提前,尽可能减少人群聚集规模.

根据光明网报道,部分高校宣布寒假从12月19日正式开始,其中最长的寒假会达到两个月左右。此前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相继发布通知,正式给出了放假安排,华南理工大学在通知中提到,此次寒假从今年12月31日开始,从原本的6周增加到7周。广州大学在通知中也表示:明确各年级继续留在学校学习的2018、2019、2020、2021级本科生在12月31日前离校,2022级本科生在2023年1月7日前离校。继续留在学校学习的研究生原则上在 2023年1月7日前离校。
相关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就当前局势作出表态,认为今年冬天流感和新冠疫情的叠加传播将会给全球带来相当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各国科研团队需要联合起来展开行动,实现科学防疫的目标,有效捍卫全球民众的生命安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国家基础卫生建设。

为了更好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此前出台的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也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优化措施中表示后续将注重开展科学防疫工作,对防控区域进行科学准确的划分,尽可能减少防控工作对民众日常学习工作的干扰和影响。很多地区也宣布后续将会结合当地疫情状况动态调整防控政策。

不仅如此,重庆等地区在声明中提到,为了缩减人员聚集规模,降低新冠病毒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对于居家学习、办公等没有外出需求的群体,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同时疫情风险区域也从原本的三种变成“高、低”两种,按照相应标准更为准确的划分防控区域。而对于各地民众来讲,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较强,进入冬天后室外存活时间还会有所延长,这个冬天也需要维持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自身生命健康安全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光明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