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使用农村宅基地,但这些条件需满足
众所周知,那些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人都能够享有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大家可以在宅基地上盖房,这也是农村老百姓区别于城市居民拥有宅基的一大直观手段。不过这些年来,当城市发展不断展现其强大吸引力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纷纷到城市里打拼和生活,这也使得农村呈现出了老龄化甚至空心村的局面,眼看着第一批走出农村的年轻人,其父母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当父母逐渐年迈以后,也会涉及到这些家庭遗产的继承问题。

由于他们的子女大多都在城市生活定居,因此这些家庭也好奇:父母百年之后,儿女是否能够继承农村的宅基地?
如今关于这一问题,官方已经给出解答,即便是城镇户籍的子女也能够正常使用农村宅基地,但前提是满足这些条件。
对于已经改为城镇户籍的子女是否能够继承父母在农村的宅基地这一问题,我国自然资源部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对这个大家都很关注的实际问题,官方态度是,允许城镇户籍的子女合法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上的房产。

但要知道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和继承宅基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村的宅基地从来不归任何一位农村村民所有,他是归属于集体的,村民们拥有的仅是使用权,比如大家可以在分配的宅基地上建造住房,但却不能把建造的住房与宅基地进行交易,因为村民并非宅基地的所有者,作为持有使用权的个人,无法将宅基地进行交易或继承。
但宅基地通常和房产是绑定在一起的,宅基地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广大村民个体所有,但是在宅基地上所建造的住房,却是属于农民个人所有的私有财产,那么作为个人的合法财产,在其所有人身亡之后,子女是可以依法继承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子女继承是完全无条件的,他们需要满足以下三类情况。
继承者需为直系亲属
依据民法典中的规定,居民能够通过以立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与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但是考虑到宅基地和其他个人财产有本质区别,他的继承问题也就更特殊复杂,按要求他不能让直系亲属以外的无血缘关系依法继承。
毕竟宅基地本身就是由村集体赋予广大村民的,为广大村民分配宅基地的目的是希望广大村民居有定所,如果是农村村民亡故后,将宅基地的房屋以遗嘱方式赠予他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村中土地资源的流失,这会让那些真正的农村百姓无法分到宅基地,这就背离了宅基地使用权合理分配的初衷。

宅基地上需要有建好的住房,且未倒塌
子女能够去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的前提,就是要有房子且房子还能正常使用,正如我们上述所说,子女对父母宅基地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对那些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产的继承,因为房屋和宅基地不能分割,才获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只有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子子女才能谈到继承的问题,而那些倒塌的房屋则不符合合法继承条件,所以不管是农村子女还是城镇户籍子女或其他直系亲属都不能正常继承。

无宅基地的子女优先享有继承权
在农村也有很多多子女家庭,一个家庭中有多个兄弟姐妹,这也会让父母的宅基地住房继承问题变得复杂。对此相关部门规定,本村无宅基地的子女可以优先享有继承的权利,与父母同住,而且没有分户独自生活也没有申请新宅基地的子女,在父母死后优先享有继承宅基地上住房的权利,他们可以继续在此地生活。

不过更严格来说这并不算继承,毕竟这些子女本身就是这些宅基地的使用人,只是在父母过世之后,他们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罢了。至于那些拥有城镇户口的子女,想要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则需要确保父母宅基地使用权中无其他的户内成员。
上述政策基本就已经细致的说明城镇户籍子女是否能继承农村宅基地的问题,而国家设置这样的政策一方面是想确保广大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完善的法律规定来确保广大农村土地不外流。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各大村庄人口流失严重时,大量土地被闲置荒废国家,更需要通过有力手段来确保这些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让这些土地资源继续发挥支撑国家国民发展的重要作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