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伙遭遇银行伪造签名贷100万,父亲还一年,男子向法院起诉
原标题:安徽小伙遭遇银行伪造签名贷100万,父亲还一年,男子向法院起诉
文/江湖独白专栏
导读:安徽银行伪造小伙签名贷100万,父亲不知情还一年,男子:这是假的。
2022年6月7日,据star星视频报道,安徽小伙王阳在中信银行合肥分行,原本以房产抵押的方式贷款开火锅店,可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继续递交材料,引发一系列的争执。

王阳回忆起这段经历,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期间,老父亲为自己偷偷还了一年的贷款,可是他并没有收到100万的转账,于是直接选择起诉银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阳当着记者的面前将此前办理贷款的证明拿出来,上面确实有相关信息证明王阳的说法,他并没有在所谓的贷款合同上签订,银行为什么会以委托支付的方式转入到苏某账号中?

当事人王阳表示贷款是通过银行伪造的签名发放给第三方,随后他便将银行告上法庭,后来经过司法鉴定证实了部分的贷款合同并不是王阳本人的笔迹,银行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问题,给王阳一家造成很大的影响。
据了解,王阳办理贷款时只去过中信银行两次,前后不超过20分钟,每一次工作人员都是拿空白的合同给王阳签名,他也没有太在意。
2019年王阳退伍回家,在家中得知父亲陆续还了贷款一年,自身也没有收到银行提到的100万贷款,一气之下选择了报警,深挖下去问题很大。

经过法院的调查认定,该金融借款纠纷涉嫌他人犯罪事实,已由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立案受理。
了解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你才会发现艺术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理,谁能想到正常办理贷款会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予以转账,王阳的后半生就这样被一份奇怪的贷款束缚住。
受害者王阳大学毕业后,准备和朋友合伙开一家火锅店,在筹办期间顺便报名入伍,因为火锅店前期的投入金额众多,他打算将名下的房产做抵押,2017年8月来到合肥市胜利路的营业网点(现已搬迁)办理贷款。
王阳进入银行之后,工作人员张某在了解他的贷款需求后,便带到会议室中签订合同,令人奇怪的是《个人贷款合同》上有空白材料,张某没有让王阳拍照记录,仅仅是在一旁催促尽快签约。
整个过程中,王阳一直没有看清楚贷款内容,张某告诉其不要写名字,着急开店的王阳只能听从他的建议,寄望于能够顺利拿到贷款。

王阳表示拿出手机准备对我所签的材料拍照时,也被张某制止了,9月7日,张某带王阳前往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9月12日,王阳被通知福建省某部队新训旅开始服役,新训三个月的时间,王阳的手机上交,无法正常联系张某。
事后王阳主动询问张某的贷款事宜,张某表示需要查询一下才知道,之后两人也没再联系,王阳觉得是银行贷款失败,便没有再关注。
直到2019年9月,退伍后的王阳回到家中,才知道父亲一直在帮自己还贷,询问缘由后才知道是办理过的银行贷款,银行方面一直以逾期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让王阳的父亲配合还贷,这让他特别愤怒。
随后王阳向银行讨要说法,银行方面没有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于是他投诉到银保监才顺利看到合同,为了躲避追责,银行方面让王阳签订提前还款协定,让他签署情况说明,该说明中提到,“本人认可,本人在贵行办理的前述贷款采取委托支付方式并支付给受托支付对象,是系本人真实意愿且合法合规……”

对于银行的遮掩,2020年6月,王阳将涉案银行告上法庭,法庭之中,王阳强调贷款合同这件事并不知情,要求银行归还父亲的本金和利息,银行方面则是提供两份转账凭证,后来经过法院的鉴定,两份凭证都是假的。
此后再去检查个人借款书上是否为王阳的字迹,给出的结果也是伪造的。于是法院认为,根据上述实情,可能存在有他人以王阳名义借用王阳、银行双方的贷款合同,骗取银行放款。
100万的贷款对于一个刚退伍的军人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可是案件持续了两年,仍然没能解决此事。
事实上根据法律上的先刑后法原则,针对涉事银行的违法行为,应该等侦查大队的调查结果,本案的民事诉讼先裁定后等刑事案件处理后才追究。

这起离奇的银行贷款案件,让王阳承受巨大的压力,也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两个问题有待后续报道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