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分歧加剧,贸易战已不可避免,欧盟九国达成一致,将反击美国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美欧分歧加剧,贸易战已不可避免,欧盟九国达成一致,将反击美国》是一篇关于美国,不可避免,分歧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东方时事评论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把握世界宏观大势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前不久,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白宫举行了会谈,后者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说服美国,能够在《通胀削减法案》中对欧盟企业也实施豁免政策。
但根据现在欧美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马克龙显然没有达成目的,拜登说“美国愿意在细节上就欧洲关心的事情做出微调,但不会对欧盟道歉”。
虽然此后拜登和夫人为马克龙举行了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次白宫晚宴,但是这种礼节性的友好,并不能掩饰欧美双方越来越深的分歧,美国不愿意在核心利益上向欧盟做出让步已成事实。
马克龙访问美国无果的消息传到欧洲以后,也引起了欧盟各国政客的强烈反弹。据德国媒体报道,欧洲议会的德国议员马库斯·费伯和伯恩德·兰格,呼吁欧盟对美国采取强硬的政策。

他们的观点是,如果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的问题上不考虑欧洲的利益,那么欧盟委员会就应该“将所有的拷问工具摆在桌面上”,加强贸易保护措施。
马库斯·费伯用了一个比较夸张的词说: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就意味着欧洲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了“核方案”。这里的“核”方案,显然指的是最顶级的、能够给欧盟和美国造成互相毁灭性效果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如果美国继续按照现在的标准实施《通胀削减法案》,损害欧盟的利益,欧盟就应该亮明态度跟美国打贸易战,哪怕因此欧美双方的经济都带来重大的损失也在所不惜。估计拜登出台《通胀削减法案》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欧盟会对这个法案反弹的如此剧烈。

事实上,在俄乌战争的大背景下,尽管欧盟跟美国一直有分歧,但欧盟在军事上更加依赖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也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因此,拜登选在眼下这个时机出台法案,补贴本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打的就是现在欧盟依赖美国,不敢随便跟美国翻脸的主意。
但很显然,欧盟国家也不是傻子,他们分得清楚什么是“大小王”。俄乌战争虽然说损害欧盟的经济,实际上影响的是欧盟经济的表层利益,只要俄乌战争结束,欧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迅速的弥补亏空。
可一旦多年以来,欧盟大国长期布局,花费了大力气研究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被美国摘了桃子,那么就意味着,在接下来新能源产业革命中,欧盟彻底落后于中美,失去了跟中美同台竞技的资格,这对于已经日渐边缘化的欧洲来说,绝对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法国、德国在内的西欧大国,普遍对美国此次法案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之意。甚至为了跟美国谈判的时候有更多筹码,最近两个月以来,欧盟积极的寻求跟中国改善关系。
近日,欧盟地中海九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以及马耳他的领导人齐聚西班牙,一致要求欧委会强势对美反击。
现在看上去美国显然不吃欧盟的这一套,或者说,美国就是要硬碰硬的吃掉欧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用欧盟此前的积累,补上美国在实体制造业领域的不足,好方便与中国全面竞争,为此得罪欧盟也在所不惜。
对于欧盟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问题是,欧盟有没有能力反抗美国,或者说伤害到美国,让美国迷途知返呢?

如果仅以欧盟的力量跟美国对抗,可能性是不大的。因为欧盟本身就没有独立性,因此面对美国的时候根本没有主动权。
但如果美国逼迫太狠,导致欧盟倒向中国,跟中国扩大合作。那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欧盟还是有能够摆脱美国收割,保卫自己多年来布局发展的核心利益的机会的。
逻辑很简单,一方面,从大环境上中国不怕美国,能扛得住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从具体的产业链上来说,如今全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跑的就是中国和欧盟。
一旦中国和欧盟团结起来,那么美国想要横插一手,把欧盟的利益变成自己的利益,是没有那么容易的。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一方面在于高端制造,另一方面在于电池制造。

欧盟掌握着高端制造,中国掌握着电池制造,再加上欧盟和中国这两个巨大的市场,可以冲淡美国市场的影响。这么一来,欧盟就可以借助中国,获得跟美国抗衡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这回显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拜登政府也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此前两年的实践已经证明,美国现在想要重整盟友体系来跟中国全面竞争,是不现实的。拜登政府只有放下面子,不顾吃相,把盟国的所有核心企业都收纳到美国旗下,让美国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跟中国长期竞争的资格和获胜的可能。
以上就是关于《美欧分歧加剧,贸易战已不可避免,欧盟九国达成一致,将反击美国》的全部内容,如果《美欧分歧加剧,贸易战已不可避免,欧盟九国达成一致,将反击美国》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时事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