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任正非:就算赔掉10个亿,也得开除跟不上企业发展的7000名老员工
    任正非:就算赔掉10个亿,也得开除跟不上企业发展的7000名老员工
    引言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企业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员工,员工的进步也离不开企业的加持。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企业的发展环境受到影响,从而也影响到每一位员工的命运。一些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减少无关紧要的开支,以免企业出现发展后续无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裁员的方式来减少企业的开支,任正非更是抛出至理名言:哪怕要花费10亿的代价,也要将7000名老员...
  • 有专家建议:应取消房贷,买不起房的人就别买,以免房贷压力过大
    有专家建议:应取消房贷,买不起房的人就别买,以免房贷压力过大
    引言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原有的居住属性已经渐渐消失。房子的多功能居住属性,已经渐渐的被金融属性所替代。人们手中的房产渐渐的变成了存款,房产越多似乎就象征了自己的财富丰厚。房子的价格只要存在上涨空间,那么拥有房子的人就有着无限的盈利空间,始终有利可图。不管是个人的资产还是流动的资金,都在向房地产倾斜。但近段时间有部分专家建议取消房贷,认为如果没有资本,那就不要买房,没有这个资金不需要花在买房这...
    2023-01-10
  • 张文宏:第二波感染高峰时间预测出炉,疫情放控是否太过于乐观
    张文宏:第二波感染高峰时间预测出炉,疫情放控是否太过于乐观
    在不知不觉中,疫情已经整整伴随了人们三年的时间,从2019年底至今,不管是经济的发展还是老百姓的生活都饱受疫情的困扰。好不容易等到疫情防控措施得以放宽,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需要面对的新问题,也就是大范围的病毒感染。虽然现阶段的新冠病毒的毒性已经大大削弱,甚至和感冒症状差不了多少,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老百姓对于疫情感染依旧是充满忧心的。尤其是在第一波疫情高峰逐渐结束的节点,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担心第二波...
    2023-01-10
  • 恒大地产原总裁被调查,多名下属“失联”,曾经手数百亿融资
    恒大地产原总裁被调查,多名下属“失联”,曾经手数百亿融资
    恒大集团又出事了,根据媒体披露信息显示,恒大地产原总裁柯某已经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据悉,此前他手下已有多名下属失联。这或许意味着恒大危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前恒大集团内部虽已有多名高管被带走调查,但都没有柯某的职位高。不仅如此,柯某还是许家印最看重的青年才俊之一,也是他最信任的得力干将。如今柯某突然被带走,是否意味着恒大在1年多过后终于要迎来“清算”了?一、 青年才俊据公开资料介绍,柯某入职恒...
    2023-01-10
  • 重症高峰已到,又传来一个坏消息,能重回封控之路吗?
    重症高峰已到,又传来一个坏消息,能重回封控之路吗?
    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北方大城市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正在下降,这或许意味着我国的第一波感染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或许要开始担心重症高峰的出现了。并且全球范围内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关注。很多人担心受这个坏消息的影响,短期内第二波感染高峰会很快来临。这种恐惧的情绪下,甚至有网友提出重回封控之路,这种观点可行吗?一、 重症高峰进入2023年,我们可以看到北京...
    2023-01-10
  • 土政策“5禁”坑农民,层层加码盲目“一刀切”!老百姓有情绪了
    土政策“5禁”坑农民,层层加码盲目“一刀切”!老百姓有情绪了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是正在进行时,并且纳入了国家的远景规划纲要。为大力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农村地区,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为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些弊病也出台了一些“禁令”。但地方在贯彻中央精神的时候,常常会演变成坑农民的“土政策”,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情况非常严峻!老百姓逐渐有了情绪,尤其是对5大土政策禁令,更是有着强烈的不满。究竟是哪5大“禁令”呢?一、 农村地区禁止烧柴为推进农村的环保事业和提升...
  • 60多万亿的城投债危机,一旦暴雷影响有多大?会落到大家头上吗?
    60多万亿的城投债危机,一旦暴雷影响有多大?会落到大家头上吗?
    恒大债务危机只是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而已,我国目前众多的债权债务关系中,真正令人感到畏惧的是“城投债”,这项债务很多公众都不太熟悉。全国目前一共有超过60多万亿的城投债还没有偿付,遭遇房地产下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恶劣形势。城投债危机已经初现端倪,一旦城投债暴雷,对中国的影响会有多大?这样巨大的债务会落到大家头上吗?一、 什么是城投债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大权收归中央,但政策上给地方开...
  • 1月8日起,济南746个采样点恢复核酸服务,张姗姗们又杀回来了?
    1月8日起,济南746个采样点恢复核酸服务,张姗姗们又杀回来了?
    自2022年12月份起,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出现了最新的变化之后,各地的防疫措施也变得宽松起来,曾经,我们不管去哪里都要出示健康码或者行程码,甚至是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如今,健康码、行程码不需要了,核酸证明更是不需要了。像是乘坐高铁、飞机,大部分也都是只要求旅客规范佩戴口罩即可,其他证明根本不需要了。曾经大街小巷几乎每隔一个小区就有一个核酸检测便民点,如今,一夜之间很多核酸检测点都撤掉了,很多...
    2023-01-10
  • 清华学霸打破西方吹风机产业霸权,硬刚戴森,被外国疯抢
    清华学霸打破西方吹风机产业霸权,硬刚戴森,被外国疯抢
    文 | 华商韬略 600  能将原本廉价的吹风机做到3000多元,还能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凭此每年赚取百亿利润——戴森,是这一切的开端。  《纽约时报》曾在文章中如此评价:没有多少消费电子品牌会花费近二十年和数千万美元,设计一个零售价超过顶级笔记本电脑的吸尘器。戴森像苹果一样,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持续从消费电子产品中获利的科技公司。  在这篇文章中,《纽约时报》在夸赞戴森的同时,没有忘记他们的老...
  • 硬观点: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当前地方债务风险形势如何?
    硬观点:经济社会风险财政化,当前地方债务风险形势如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展望2023,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实施?  1月5日,在百度财经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独家出品的【硬观点】直播中,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供给、需求暂时性收缩短缺,2022年12月及今年一季度经济压力较大。在他看来,今年一季度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货币政策,先进制造业、房地产、绿色低碳领域是“精准”...
  • 适者生存?广电总局撤销20个电视频道!电视台为何做不下去了?
    适者生存?广电总局撤销20个电视频道!电视台为何做不下去了?
    引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有代表性的东西,在很多七零后和八零后记忆里,电视机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存在,每天能够看到电视节目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只是那个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许多人家里买不起电视,即便是有电视的人家里,电视节目也并不是想看就看得,电视台会在固定的时间停止播放任何节目。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最常用的家用电器,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
  • 有多少人已经感染了?多省数据公布!
    有多少人已经感染了?多省数据公布!
    引言:随着时间的流逝,疫情已经和我们相伴走过了三个年头,从最初的恐慌到如今的有序应对,我国在疫情防疫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同时我们也取得了非常好的防疫效果。三年过去了,我们的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随着奥密克戎病毒的毒性不断降低,致病率和致死率都有了明显下降。在经过慎重斟酌之后,国家采取了更为宽松的疫情防治措施。随着管控措施的放开,阳性感染人数出现了急速攀升。“你阳了吗”成为了朋友之间新的问候语,...
    2023-01-10
  • 蚂蚁集团大股东仍是马云!一切尘埃落定
    蚂蚁集团大股东仍是马云!一切尘埃落定
    移动支付软件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支付宝了,小编每天都离不开这个软件,需要用它来支付日常用品。而支付宝现在也已经成为中国最顶级、最受欢迎的移动支付平台。这款软件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让大家外出购物时,不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既方便又安全,只需要拿着手机就可以支付。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使用这个软件?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经广泛的...
  • 硬观点:低收入人群工资增速从8%下滑至接近0%,经济增长靠什么?
    硬观点:低收入人群工资增速从8%下滑至接近0%,经济增长靠什么?
    文/陈嘉琦  出口弱化、消费低迷、房地产不振,2023年中国经济动能在哪?如何挖掘增长潜力?  1月5日,在百度财经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独家出品的【硬观点】直播中,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介绍,根据该团队收集的30多家机构的宏观预判,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1.8%,将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贸易增速只能达到1.3%左右的水平。在全球贸易超调、加速回落...
  • 它曾碾压海尔、美的与格力,但却活成一代经典败例
    它曾碾压海尔、美的与格力,但却活成一代经典败例
    “渡劫”的国民品牌。  文丨华商韬略 王洪臣  1985年,41岁的倪润峰接任国营长虹机器厂厂长,终成一代“彩电大王”。  2004年,41岁的赵勇换下栽了大跟头的倪润峰,接任长虹集团董事长。  很多人都以为,长虹将涅槃重生。但此后十多年里,这个国民品牌却逐渐迷失在时代的洪流,留下一个巨大的问号:  长虹到底怎么了?  【卖房补血】  2022年12月30日,过去一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四川长虹收盘...
    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