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毓堃:库尔德工人党放下武器并解散,土耳其和平前景几何?
- 5月12日,库尔德工人党通过亲库尔德媒体菲拉特通讯社发布消息,正式宣布将解除武装并解散,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另一方面,土耳其政府对库尔德工人党的决定表示欢迎,总统埃尔多安称之为“历史性的”举动,是该国“迈向无恐怖主义道路上的一个关键篇章”。在外界看来,土耳其政府与库尔德工人党能结束46年的武装冲突,对地区和平的意义不言而喻。当然在波折反复的和平进程背后,是地区形势激变下各方的复杂考量与博弈。 库尔德工人党解散并解除武装,意味着土耳其境内与政府最主要的冲突要素在形式上消弭,不仅是和平进程的重要步伐,在现...
-
- 欧盟:中美迈出正确一步,但美国关税还是太高了,欧洲“有危险”
- 中国和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暂时达成一致,并发布《联合声明》后,欧洲的心态还是有些忐忑。据路透社5月13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一方面表示中美“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另一方面他则称,欧洲还是担心美国对中国的剩余关税太高,让欧洲有“被从美国市场转售的廉价商品淹没的危险”。与此同时,欧洲自己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并不顺利。东布罗夫斯基斯是在周二欧盟财长会议结束后对记者做出这一表态...
-
- 黄靖:欧洲看到了中国对美国的态度,没有必要自找麻烦
- 中美日内瓦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后,全世界的目光落向了欧盟与美国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谈判。然而,尽管美欧贸易谈判代表团已经举行了三次会晤,但依旧收效甚微。一名了解谈判情况的欧盟官员表示,欧盟并不是特朗普的优先选项,美方对谈判也缺乏明确的目标,更像是在随意编造故事。更糟糕的是,在中美会谈之后,特朗普转头就贸易问题猛批欧盟,并暗示对方“会向美国做出重大让步”,加剧了双方谈判的不确定性。中美日内瓦...
-
- 南极土著:禁用华为昇腾等三项BIS“指导意见”的一些具体问题
- 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三个“指导意见”(guidance)的文本,其内容并不复杂,且大部分没有超出上篇文章《聊聊美国全球禁用华为昇腾芯片等三项指导意见》的预测。但今天和一些业内人士交流了一下,还是发现很多问题,一些初步观点和判断供进一步讨论。一、这三个guidance是不是特朗普政府版本的“AI扩散规则”? 不是。BIS(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在14日的通知里已经明确:AI扩散规 四、关于guidance 2 《BIS关于可能适用于训练AI模型的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及其他商品的管控政策说明》(...
-
- 耿爽:推动落实“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灾难日”永远成为历史
-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5月15日消息,耿爽大使在巴勒斯坦“灾难日”纪念活动上进行发言。全文如下:我感谢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组织今天的纪念活动。77年前,半数以上的巴勒斯坦人在阿以战争中被驱逐或逃离家园,巴勒斯坦人民从此踏上了争取合法权益的艰难道路。77年后的今天,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不仅没有得到纠正,反而进一步加剧。加沙的战火已延宕19个月,夺去了53000多名加沙民众的...
-
- 俄陆军总司令萨柳科夫改任俄安全会议副秘书
- 据路透社、俄新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签署总统令,免去奥列格·萨柳科夫(Oleg Salyukov)大将的俄联邦武装力量陆军总司令职务,并任命他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接替其原职位的继任者尚未公布。现年65岁的萨柳科夫自2014年起执掌俄陆军帅印,在长达十年的任期内多次担任红场胜利日阅兵总指挥,包括今年5月9日刚刚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式。作为俄军资...
-
- 欧盟希望与美国关税谈判更进一步:税率大幅低于中英
-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随着中美关税谈判实现突破,欧盟对美谈判态度更“硬”了,试图进一步提高要价。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5日注意到,数名欧盟国家官员当天放风称,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正在取得进展,欧盟寻求达成一项关税降幅大于美英、中美协议的贸易协定。有欧盟官员指出,美国给英国和中国开出的条件不足以令欧洲满意,欧盟从上述谈判中学到了一点,那就是不要急于行动。眼下,欧盟多国已明确拒绝接受类似美英协议...
-
- 雁默:选举结果有利于小马科斯以小博大,对付中国吗?
- 被视为菲律宾历来影响最深的选举结束了,但两大家族的激烈对抗却没画上句点,因为没有一方获得绝对胜利,或遭到彻底失败。虽然参议院选举结果对小马科斯相对有利,但杜特尔特阵营在其根据地大获全胜,谁都没能消灭谁。在投票前需要禁酒,需要武装部队协助维护秩序,选举后,因为大规模候选人买票,菲律宾选民得以大举消费,推动短期国内生产毛额的成长……这些现象显示,“王朝政治”依旧,大部分选举结果在选前就确定了,菲律宾 菲律宾反华路线不变,但小马科斯推动修宪困难度也不小,而杜特尔特势力必须致力于固守现有政治资本,因此从策略的角度...
-
- 关心:经过这三战,一个“新世界”呼之欲出
- 2025年春季的国际舞台上,有三个“战场”可谓全球关注。影响世界的“关税战”硝烟未散之际,还有两场真正的军事冲突,被国际社会看在眼里:印巴空战与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中国在这一轮贸易战中,自始至终展现出坚定立场,以斗争求和平,终于在日内瓦打赢了漂亮的一仗。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关税战遭到了中国的强大阻击,关税最终给美国企业带来的痛苦让特朗普难以承受,被迫从原来疯狂立场上大...
-
- 瓦西里·卡申:战争形态发生重大改变,中俄应克服“技术民族主义”思维
- 一波三折的俄乌停火谈判又有了新动向。俄罗斯5月14日宣布了土耳其俄乌会谈的代表团名单,但普京并不在名单中。随后,美国宣布,特朗普也不会前往伊斯坦布尔。稍早前,普京提议俄乌双方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无条件重启直接谈判,并称谈判期间可能就一些新的停火建议达成一致。对此,泽连斯基回应称,乌方期待12日开始实施全面和持久停火,他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面对俄乌的“隔空喊话”,特朗普在前往中东访问的途中 观察者网:可否向中国读者分享一下,俄罗斯军工产业在这场冲突中收获的经验教训?您认为俄罗斯与朝鲜、伊朗等国在军事...
-
- 张仲麟:特朗普有交易的艺术,卡塔尔有送礼的艺术
- 最近几天,围绕特朗普计划接受卡塔尔王室赠送的波音747-8元首专机,美国国内两党又吵翻天了。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这不是给他个人的,而且在他任期结束后,这架飞机将转赠给总统图书馆基金会。何况,“白给的不要,你当我傻呀?”但民主党就是咬住不放,认为虽然在定义上这属于卡塔尔政府赠送给美国国防部的飞机,但本质上使用权将完全归总统特朗普,也就是本质还是送给他本人的,而这是赤裸裸的贿赂行为,是以权谋私、中饱私 现在首要的问题就是,特朗普总统是否会接受卡塔尔王室的这件贵重礼物?在我看来,卡塔尔王室这礼物送的非常巧妙,名义...
-
- 格兰·马蒂奇: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危机,德国是最重要的推动黑手
- 编者按:二十六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所谓“避免人道主义灾难”旗号,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开始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大规模空袭。长达78天的轰炸造成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二十六年后的 今天,北约与西方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塞尔维亚的上空。自2024年11月以来,塞尔维亚已发生660多起抗议活动。这股由诺维萨德火车站顶棚坍塌事故引发的反武契奇示威浪潮,已成为自200...
-
- 驻英大使郑泽光:中英开展交流合作,关键要纠正一些人的对华错误认知
-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消息,5月14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应邀出席2025中英企业家论坛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合作,促进交流互鉴》的主旨演讲。该论坛由英国48家集团和中国日报联合主办,英国政治、金融、经贸、科技、教育等各界人士近200人出席。郑泽光大使讲话全文如下:杰克·佩里主席,孙尚武先生,约翰·泰勒勋爵,乌丁女男爵,蒂姆·海尔斯市议员,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感谢48家集团俱乐部...
-
- 普京不去,特朗普也不去了
- 据路透社5月15日援引一位美国政府官员的消息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会前往土耳其参加当地时间15日举行的俄乌会谈。在此之前,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发布消息,称参加会谈的俄方代表团队将包括总统助理梅津斯基、外交部副部长加卢津、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总局局长科斯秋科夫、国防部副部长福明以及4名不同部门的专家组成员,但不会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本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呼吁普京前往土耳其出席会谈。报道援引的美国官员...
-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 “他打得一手烂牌!”在本周所谓的“哥本哈根民主峰会”前夕,北约前秘书长安德斯・福格・拉斯穆森将“炮口”瞄准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政客”新闻网5月12日报道,拉斯穆森在接受采访时猛批特朗普“显著削弱了”西方联盟,美国退出了“自由世界领导者角色”,这可能会迫使欧盟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西兰成立新的国家集团“D7”,以“抵御来自中国或美国的胁迫”。拉斯穆森于2001年至2009年...
-
- 姚远梅:2025年印巴战争,打出“大家都赢了”的效果
- 2025年5月6日至10日,印巴爆发战争,举世瞩目。印度以反恐为由率先对巴基斯坦发起代号“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的空袭,巴方随后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为由对印方入侵挑衅进行代号为“铜墙铁壁”(Operation Bunyan al-Marsus)的反击。双方打成一片,巴方称击毁印6架战机、生擒印方飞行员、瘫痪印方70%电网、捣毁印S-400防空系统等,印方称巴方说法都 印巴立场截然相反,相应,双方媒体报道,各执一词。然而,在媒体宣传报道中,随后出现乌龙事件,进而引发世界舆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