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一运砂船在菲海域倾覆:12名中国船员获救 2人遇难
    一运砂船在菲海域倾覆:12名中国船员获救 2人遇难
    原标题:一运砂船在菲律宾海域倾覆,中使馆:12名中国船员获救,2人遇难 来源:观察者网微信公众号“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4月30日消息,4月28日深夜,一艘塞拉利昂籍运砂船(鸿海189)在菲律宾巴丹省东南海域遇事故倾覆。船上共有20名船员落水,其中中国籍16人,菲律宾籍4人。截至目前,已有12名中国船员获救,2人不幸遇难,另外2人仍在紧张搜救中;4名菲籍船员中3人获救,1人不幸遇难。接报后,驻菲律...
  • 菲律宾总统访美见拜登 美官员放风:将达成两项协议
    菲律宾总统访美见拜登 美官员放风:将达成两项协议
    原标题:菲律宾总统访美见拜登,美官员放风:将达成两项协议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定于4月30日到5月4日访问华盛顿并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一位美国官员4月29日向路透社透露,美菲两国首脑会谈将达成两项主要协议,一是增加两国商业往来,二是就加强“军事力量”达成协议。据路透社报道,这位美国官员说,菲律宾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而小马科斯和拜登的会晤希望能将美菲同盟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水平。...
  • 菲总统启程访美:将优先事项是寻求扩大“经济接触”
    菲总统启程访美:将优先事项是寻求扩大“经济接触”
    原标题:菲律宾总统启程访美前发声:此行优先事项是寻求扩大“经济接触”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马科斯:美国之行寻求‘经济接触’。”《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5月1日注意到,启程访美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当地时间4月30日公开做出这样的表态。马科斯与拜登 资料图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报道,此次美国之行是马科斯作为菲律宾总统首次对美正式访问。去年9月,他曾在联合国发表演讲期间首次与拜登会面。在此次...
  • 菲海警持续擦边仁爱礁,又想给破船送水泥加固,中国海警联手驱离
    菲海警持续擦边仁爱礁,又想给破船送水泥加固,中国海警联手驱离
    菲律宾持续对中国南沙群岛进行挑衅,虽然表面上态度趋于友好,但实际上仍然存在不少小动作。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对位于仁爱礁的破船进行加固,并试图将其作为自己在该岛礁上的据点。中国出于人道主义原则,为仁爱礁上的菲律宾士兵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物资,然而菲律宾利用这一点多次试图给破船送水泥加固,中国海警则联手驱离,并持续驻守该礁。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史和法理依据均十分清晰,然而菲律宾和一些邻国却...
  • 中国现在不把美军挡住,下一个打开菲律宾国门的,就是北约联军了
    中国现在不把美军挡住,下一个打开菲律宾国门的,就是北约联军了
    近年来,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部署越来越密集,旨在遏制中国的影响力。而欧盟和菲律宾之间的海上伙伴关系,也被视为美国的一种影响力扩张的手段。事实上,美国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来遏制中国,包括激活五眼联盟、推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建立奥库斯军事联盟以及推动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的军事化。这些行动不仅会引起地区各国的不满,也有可能影响地区的局势稳定,甚至引发军备竞赛和地区冲突。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和菲律宾之间的...
  • 要填岛?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再次爆发冲突,牛轭礁疑现中方工程船
    要填岛?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再次爆发冲突,牛轭礁疑现中方工程船
    最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邀请外国记者参加了所谓的“菲海警1670公里南海巡逻”行动,其中包括美联社的三名记者。据美联社报道,菲律宾的两艘巡逻艇“马拉帕斯加号”和“马拉布里戈号”,在仁爱礁和牛轭礁一带巡逻时,因发现100多艘中国“海上民兵”船只,而引发重大冲突。牛轭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实控岛礁,长期以来也没有什么争议,但最近菲律宾在该地区咄咄逼人,给中方制造麻烦。此次,菲律宾巡逻艇在经过仁爱礁附近时...
  • 貌合神离,美菲军演打响之际,菲律宾接连两个动作朝美国背后开枪
    貌合神离,美菲军演打响之际,菲律宾接连两个动作朝美国背后开枪
    近年来,菲律宾和美国的关系不断升温,尤其在军事合作方面更是密不可分。但是,在菲律宾公布了4处新增美军基地之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向中国作出保证,不会允许任何人使用这些军事基地攻击中国,表现出菲律宾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平衡态度。事实上,菲律宾这种表现也并不是出乎意料的。因为作为一个亚洲国家,菲律宾不仅与美国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也与中国有着文化和经济上的联系。在此背景下,菲律宾倾向于维持与中美两国的良好关...
  • 炒作“在南海模拟击沉中国军舰”,就想绑架菲律宾?
    炒作“在南海模拟击沉中国军舰”,就想绑架菲律宾?
    美国和菲律宾年度“肩并肩”联合军演十几天了,突然美媒开始高调报道,炒作美菲联合“在南海用‘海马斯’模拟击沉中国军舰”。在美菲“肩并肩”联合演习期间,“鱼鹰”运输机从菲律宾的巴斯科岛起飞。《华尔街日报》26日的标题,强调美国“在台湾以南岛屿”开展美菲联合军演,“为台海冲突做准备”。CNN的标题则强调“在南海军事演习中”,美菲军队“向敌方模拟军舰开火”。如果联想到4月30日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启程访美...
  • 菲律宾对华翻脸?搅局台海小动作不断,恐成下一个乌克兰
    菲律宾对华翻脸?搅局台海小动作不断,恐成下一个乌克兰
    随着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频繁试探和挑衅,菲律宾也开始涉足其中。最近几个月,菲律宾与美国联合举行了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开放了毗邻台海和南海的军事基地,且从言论上支持台湾问题。这些举动让中菲关系变得紧张,并可能会给整个地区带来潜在的冲突和动荡。菲律宾近期的行动,与总统马科斯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晤不无关系。为了向美国示好,菲律宾似乎开始在台海问题上与美方搞“军舰跳板”,用军事基地和联合军演作为筹码。然而,...
  • 我国收回南海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还发现一大“宝藏”
    我国收回南海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还发现一大“宝藏”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影中纪实编辑| 影中纪实 ——【·前言·】—— 2012年4月,中菲两国在南海领土争端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对抗。在经过两个月的斡旋和对峙后,中国在此次黄岩岛争端中实现了初步的胜利。2012年中菲南海争端的胜利,标志着中沙群岛中面积足有8000余平方公里的中沙大环礁被我国全部收回,这对我国来说具有极大的战略...
  • 秦刚与菲律宾总统会面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双方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
    秦刚与菲律宾总统会面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双方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
    本文转自【外交部网站】;当地时间2023年4月22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马尼拉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马科斯请秦刚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表示48年前,我的父亲、已故总统马科斯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作出菲中建交的正确决定,留下宝贵遗产。长期以来,菲中两国保持密切交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菲方将一如既往恪守一个中国政策。菲方将坚持独立自主,不选边站队,愿深化菲中友好,扩...
  • 100岁基辛格发出预警:一旦三战爆发,日本会进攻这3个国家
    100岁基辛格发出预警:一旦三战爆发,日本会进攻这3个国家
    基辛格预测日本将优先进攻的三个国家是:韩国、菲律宾和越南。这个预测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要知道,日本作为一个小国,野心却不小,特别是在二战时期,日本的军国主义已经达到了顶峰。在1930年代,日本国内的极端主义者通过推翻民主政府,实行独裁统治,使得日本一度强大起来,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膨胀。那个时候,日本的领土扩张野心也逐渐展现,日本当局制定了“大陆政策”,意图侵略中国和越南等国家,并且...
  • 菲称不允许美在菲基地武器用于台海 目的范围限于菲律宾
    菲称不允许美在菲基地武器用于台海 目的范围限于菲律宾
    菲律宾外长在议会上发言,图自《菲律宾星报》【环球网报道】综合《菲律宾星报》、《联合早报》19日报道,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当天在议会上表示,菲律宾不会允许美国在菲律宾军事基地存放被用于涉及台海军事行动的武器,也不会允许美军舰机在菲基地补充燃料、维修或重新装备。菲律宾与美国今年2月同意扩大2014年美菲《强化防务合作协议》,菲律宾将额外开放四个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美国在菲律宾可用的军事基地因此增至九...
  • 菲律宾外长:美国不能在菲存放“防卫台湾”的武器
    菲律宾外长:美国不能在菲存放“防卫台湾”的武器
    原标题:菲律宾外长:美国不能在菲存放“防卫台湾”的武器 [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据《菲律宾星报》19日报道,菲律宾外长恩里克·马纳洛(Enrique Manalo)表示菲律宾将不会允许美国在菲律宾存放用于“防卫台湾”的武器。马纳洛当日出席在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听证会”。此前,美国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在“地区内”存放用于“防卫台湾”的“应急...
  •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中国立足长远愿景并愿意付诸行动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中国立足长远愿景并愿意付诸行动
    4月19日上午,“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正式开幕。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为主题,邀请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驻华代表以及我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学者、企业家与会,一同读懂中国、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视觉中国资料图以现场或视频形式发表主旨演讲的国际嘉宾包括菲律宾前总统阿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