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 韩国最新民调:尹锡悦就职一周年,施政差评率60%
    韩国最新民调:尹锡悦就职一周年,施政差评率60%
    原标题:韩国最新民调:尹锡悦就职一周年,施政差评率60%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林森]“尹锡悦总统认为上任1年外交安保变化大,韩国日渐成为世界秩序中心”,韩国纽西斯通讯社9日报道称,尹锡悦总统9日在就任1周年前夕发表感言,认为过去1年发生最大变化的就是韩国外交和安保,并回顾了韩国“推销外交”、改善韩日关系、强化韩美同盟以及韩美日安保合作等“成果”。尹锡悦当天是在主持国务会议时做出上述表态的,...
    2023-05-11
  • 中美春季外交持续交锋,我们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中美春季外交持续交锋,我们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1)这个春天,由于美国言而无信,中美之间的直接高层交往陷入停滞,但双方在国际外交场合则持续交锋,有来有往。2)中国外交在俄罗斯、中东、法国、新加坡、巴西等方向取得重大进展:——让法国在欧洲战略自主方面做出了重大积极表态;——让巴西在“去美元化”方面采取了实质性举措,并在中美博弈中有靠向中国的势头;——让沙特和伊朗和解,中东乃至全世界对中国作为新的“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刮目相看。3)美国也没有闲着。它在挑动菲律宾、日本、韩国给中国制造麻烦方面,...
    2023-04-28
  • 为何还是中国挺身而出斡旋俄乌危机 斡旋外交,正成为中国外交的亮眼名片
    为何还是中国挺身而出斡旋俄乌危机 斡旋外交,正成为中国外交的亮眼名片
    这个春天,和平的声音接连传来,种下希望,抚慰人心。4月26日,中国国家领导人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中方再次重申在乌克兰危机上的劝和促谈立场,并提出实质性斡旋举措,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泽连斯基表示,欢迎中方为恢复和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发挥重要作用。此前,在中国领导人3月下旬访俄期间,中方提出的劝和促谈立场得到俄方支持。这就意...
  • 环球时报社评韩国外交 这件事上,韩国外交的“国格”碎了一地
    环球时报社评韩国外交 这件事上,韩国外交的“国格”碎了一地
    说实话,这两天韩国外交在尹锡悦总统就台湾问题发出不当言论后的一系列操作,给中国人造成的费解甚至多于愤慨。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这几句掷地有声且多次重申的话,在韩方的耳朵里怎么就成了“不堪入耳的言论”,怎么是“令人质疑中国国格的严重外交失礼”?环球时报社评韩国外交 这件事上,韩国外交的“国格”碎了一地韩国外交部...
    2023-04-24
  • 今年最激烈的一场外交驱逐战打响了
    今年最激烈的一场外交驱逐战打响了
    一架俄罗斯飞机,被发现沿着波罗的海飞往柏林,这趟特别航班的目的,是接回被驱逐的2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同一天(4月22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将大规模驱逐德国外交人员,作为对德国“大规模驱逐俄罗斯驻德外交人员”行为的回应和“效仿”。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按照俄罗斯的说法,俄德达成默契,不对外公开事件,哪知道德方还是将消息透露给了媒体,“这表明德国经常利用类似行为来组织‘有控制的泄密’和传播虚假消息”...
    2023-04-23
  • 今年最激烈的一场外交驱逐战打响了!
    今年最激烈的一场外交驱逐战打响了!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一架俄罗斯飞机,被发现沿着波罗的海飞往柏林,这趟特别航班的目的,是接回被驱逐的2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同一天(4月22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将大规模驱逐德国外交人员,作为对德国“大规模驱逐俄罗斯驻德外交人员”行为的回应和“效仿”。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按照俄罗斯的说法,俄德达成默契,不对外公开事件,哪知道德方还是将消息透露给了媒体,“这表明德国经常利用类似行为来组织‘有控制的泄密’和传播虚假消息”。既然德国这样做,那俄罗斯也公开,对等驱逐同样数...
    2023-04-23
  • 欧盟宣布: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将访华
    欧盟宣布: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将访华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据路透社4月6日消息,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彼得·斯塔诺周四表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于4月13日至15日访问中国。路透社称,目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在中国访问。而就在上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问了北京。博雷利将成为继他们之后,又一位到访中国的欧洲高级领导人。稍早前,香港《南华早报》曾报道称,博雷利计划于4月中旬前往日本参加G7外长峰会,或于期间...
    2023-04-07
  • 马克龙在北京表态:欧洲须抵制“减少对华贸易和外交联系”
    马克龙在北京表态:欧洲须抵制“减少对华贸易和外交联系”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记者张晓雅】法国总统马克龙带领60多人的商业代表团于5日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路透社最新报道称,马克龙5日在北京讲话,试图驳斥有关中西方之间紧张关系“不可避免地呈螺旋式上升”的说法,他表示,欧洲必须抵制那些减少对华贸易和外交联系的言行,并称考虑到中俄关系,与中国保持对话至关重要。路透社说,这是马克龙自2019年以来首次访问中国。他当天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对记者表...
    2023-04-06
  • 马克龙访华在即,中法当年是如何引爆“外交核弹”的?
    马克龙访华在即,中法当年是如何引爆“外交核弹”的?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据中国外交部消息: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将访问中国。4月3日,冯德莱恩前往巴黎与马克龙讨论即将展开的访华事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消息时说,“经中欧双方商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4月5日至7日访华”。这些外交方面的用词都是推敲斟酌过,没有“邀请”两字。冯德莱恩为何与马克龙同行,外界说法很多,这里不想讨论她。重头戏当然是马克龙和法国代表团。每逢法国总统访华,中国都会提到一句话:“法国是第一个同新...
    2023-04-05
  • 分析称中东出现“和解外交”新动向 绝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分析称中东出现“和解外交”新动向 绝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自从本月10日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东掀起了一股“和解潮”。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北京对话翻开了沙伊关系新的一页,也为实现中东和平稳定打开了道路。就在沙特和伊朗复交后,伊朗总统随即收到沙特国王的访问邀请;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更是时隔一年之后再访阿联酋;此外,土耳其与埃及则同意尽快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有媒体称,中东局势迎来久违的“外交之春”。为何近期中东地区频现“和...
    2023-03-22
  • 3月15日深夜,中国又干了一件漂亮的外交大事!
    3月15日深夜,中国又干了一件漂亮的外交大事!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一)3月15日深夜,中国又干了一件漂亮的外交大事。不再是促成沙特和伊朗这样的和解,而是关键时刻,开了一次非常特殊的对话会。之所以关键,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主旨演讲开头就说: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怎么办?大家一块来讨论。这也就有了3月15日晚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就是“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
    2023-03-16
  • 中国式大国外交再出发!
    中国式大国外交再出发!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1)全国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秦刚举行记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有关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各种问题。这是秦刚就任中国外交部长以来首次举行两会记者会,受到了中外媒体和中国网民的高度关注。我在“央视频”上全程看了直播,总体感觉是这场发布会“干货很多”、“金句很多”,涉及到了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主要问题。秦刚部长坦诚务实,直面热点、焦点问题,回答时原则坚定,论述完整、清晰,很有说服力,而态度则比较温和。在“央视频”直播评论区,我看到很多网民纷纷给秦刚部长...
    2023-03-07
  • 这是最近世界上最炫耀的外交活动,没有之一!
    这是最近世界上最炫耀的外交活动,没有之一!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这是最近世界上最炫耀的外交活动,没有之一。当土耳其和叙利亚正争分夺秒忙着救人救灾,当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正各种内斗并炒作流浪气球事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开始了俄乌冲突后的第二次出访。第一站,去了英国。英国首相苏纳克破例亲自去机场迎接。西装革履的苏纳克与穿军绿卫衣的泽连斯基紧紧拥抱,四目凝视,感觉像是久别重逢的一对恋人。苏纳克随后陪泽连斯基走红毯,进入唐宁街10号;大门打开,英国官员排成两行,鼓掌热烈欢迎泽连斯基。泽连斯基后去英国议会发表演讲,英...
  • 中国对美外交转向?事情绝没那么简单!
    中国对美外交转向?事情绝没那么简单!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最近网上出现大量有关中国对美外交政策可能进行调整转向、将重回韬光养晦外交的舆论,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绝不那么简单。首先要观察的是美国对华政策和对华战略是否进行了调整转向,然后再回答中国对美政策是否需要进行调整转向,如果美国对华政策没有调整转向,而是越来越具有攻击性,那么中国对美政策又如何调整转向?我们且以最近的一件事来看美国对华政策是否调整转向。1月7日,麦卡锡在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后表示,他将会率团窜访台湾。仅仅...
    2023-01-15
  • 外交部:将继续努力推进伊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进程
    外交部:将继续努力推进伊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进程
    原标题:外交部:中方将继续与有关各方一道 为推进伊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进程作出努力 据报道,23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称, 他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会谈期间,已商定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最后步骤。伊朗为恢复协议开放着机会窗口,但这个窗口不会一直开放。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今天(26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当前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已到最后关头,形势复杂...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