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 张建:成功人士的减法人生
    张建:成功人士的减法人生
    人士的减法人生 文/张建 有一位画家,擅长做减法。他是毕加索。 毕加索一生酷爱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就已经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曾有一次,毕加索在田间画牛,一头黄牛也正在田头吃草。牛瞥见画中之牛,瞪大眼睛,盯了片刻之后,竟然落荒而逃。从此,毕加索被人称之为牛人。后来,毕加索画的牛越来越简练,筋骨凸显、笔笔精湛。到了老年时,毕加索画的牛只有寥寥数笔,把皮毛血肉全都减去了,只剩一副骨架。 正是这些只有骨架的牛,成了毕加索的巅峰之作。毕加索说,他的成功来自于减法。有一位企业家,也擅长做减法。他是。 1997年,乔...
  • 张军霞:爸爸,请原谅我是“蜗牛小子”
    张军霞:爸爸,请原谅我是“蜗牛小子”
    爸爸,请原谅我是 蜗牛小子 文/张军霞 2012年10月2日,阿曼沙巴河谷。27岁的英国小伙子加里 亨特站在高达27米的悬崖边,纵身一跃,以每小时85公里的速度,跳进了清澈的水潭,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三个方面,他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最终一举击败来自世界各地的11名顶尖高手,赢得现场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比赛结束,亨特以年度总冠军的身份,站在世界悬崖跳水比赛的领奖台上,当主持人问他有什么感想时,亨特居然对着麦克风,一字一句地说: 此时,我只想对爸爸说,请原谅我曾是一个 蜗牛小子 ! 原来,亨特三岁时,和...
    2020-02-17
  • 孙淑兰:高考之后,两分之差的人生
    孙淑兰:高考之后,两分之差的人生
    高考之后,两分之差的人生 文/孙淑兰 3个人的两分之差,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孕育发酵,却膨胀为3种迥然不同的人生。 如果不是今天很巧地得到那与我同龄的两个女人的消息,今晚我一定仍会心满意足地大吃酣睡,虽然我承认我原来绝对讨厌猪一样没有目标的生活。这两个女人,是我的高中同学和我单位曾经的同事。我的不平静,来源于我知道了她们现在正走在辉煌的人生之路上,而我在15年前,与她们的区别,只是两分的距离。 永远不会忘记15年前那个黑色的七月,短短的3天高考,打破了我所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也使我忽然有了命运的概念。在...
    2020-02-17
  • 罗西:一个人的幸运跑道
    罗西:一个人的幸运跑道
    一个人的幸运跑道 文/罗西 初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一家五星级宾馆的迎宾员、服务生,专门给客人开车门、提行李,那时,因为福州有一场演出,请了许多明星,作为该台晚会的编外人员,我参与了接待来宾的工作,当时我与香港明星小黑子柯受良先生同坐一车,抵达的时候,已经是午夜,这个叫李建业的男孩训练有素地开了车门,用手优雅地护着柯先生的头 还分别用闽南话与粤语跟他打招呼问安,柯先生很惊喜,便客气地询问他的名字,想不到他居然很快地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名片,一张给柯大哥,一张给我 这样我们就算认识了,后来就慢慢了解到,他刚到城市...
    2020-02-17
  • 王磊:贫寒是凛冽的酒
    王磊:贫寒是凛冽的酒
    贫寒是凛冽的酒 文/王磊 我在蓝靛厂住的时候,附近有军营,很早很早就会有军号响起。冬季天黑,恍惚会觉得每一次响号都是在半夜,我也随着那号声起来,被父母推醒,冻得瑟瑟发抖。 朦胧中的军号声,空气中的煤味,就是我在14年前关于北京冬天最初的印象。之所以要这么早起床,是因为那时的体育课有一千米跑,也会有这一项。父亲便陪我每天早起跑步,我常常睡眼惺忪地跑在蓝靛厂荒凉的路上,一路上总是被父亲拍脑袋叫我快点。 那时候穿的是双星跑鞋,英文名叫Double Star。我第一次听说Double Star的时候以为是Nike...
    2020-02-17
  • 江夜雨:体制内的完美人生
    江夜雨:体制内的完美人生
    体制内的完美人生 文/江夜雨 一 1997年冬天,齐齐哈尔。 张伟从厂办的小学里放学,顺着那条小路,第几百次走进灰色的大门。 很久之后他回忆那天,依旧有着一点魔幻主义的色彩。机器单调的、巨大的仿佛永远不会停下的轰鸣声消失了,他看到寂静的人群围着那面熟悉的墙壁。那里曾分别出现过爸爸和妈妈的照片,下面有红色的五星标记的字符 先进劳动者。 那种不安的寂静并没有持续多久,人群开始躁动: 凭什么不让我们干了?! 要生存,要吃饭! 和他们闹! 他透过暴躁人群的缝隙里看去,红色的纸张贴在玻璃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里写...
    2020-02-17
  • 张军霞:人生的第二条辅助线
    张军霞:人生的第二条辅助线
    人生的第二条辅助线 文/张军霞 着名主持人白岩松,有一次应邀到厦门大学去演讲,学生们花时间做些无用的事,也许不经意间,就改变了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件事有人说对有人说错,这是常理。 对他本人来说,改变思维方式的原因,源于童年时一项特殊的任务。 的舅舅是中学的数学老师,当白岩松还是一个孩子时,这位舅舅每天都给他出一道题,有趣的是,他不等白岩松思考,就会抢先画出一条辅助线,然后让白岩松去找第二条辅助线。当时,白岩松对此非常恼火,却又不得不完成这项看似没有必要的特...
  • 王小莉:一生只跳一次槽
    王小莉:一生只跳一次槽
    一生只跳一次槽 文/王小莉 1959年冬天,在美国奥马哈俱乐部的一间包房里,一名资深律师会见了一位新客户,两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 没过多久,这名律师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辞去律师工作,跳槽到这位客户的公司。 他这个决定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毕竟律师已经35岁,并非20多岁的小伙子,早就过了心浮气躁的频繁跳槽年龄段,而且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后,在加州法院当律师已经有11个年头,工作稳定而体面。假如要跳槽,也一定要朝着更加专业、更加高薪的大型公司法律顾问的方向去努力。 可是,律师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
    2020-02-17
  • 高宗飘逸:有些路必须走过才明了
    高宗飘逸:有些路必须走过才明了
    有些路必须走过才明了 文/高宗飘逸 有个古老的笑话:一个人有些饥饿,买了几个烧饼,把第一个吃掉后没有一点感觉,吃了第二个后还是觉得饿,就这样,直到他吃完第七个,才感觉饱了。于是他拍了拍肚子,深有感触地说: 要知道吃这个烧饼能饱,我就不吃前六个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需要历经一个过程,雄鹰历经艰苦练习,才能展翅翱翔;树木历经四季轮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海蚌历经砂石的磨砺,才能生出美丽的珍珠;黄河流转了九百九十九道弯,才有了九曲回肠的壮阔画面。如果我们不付出就得到结果,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失去很多色彩。况且...
    2020-02-17
  • 南乡子:不撞南墙不出头
    南乡子:不撞南墙不出头
    不撞南墙不出头 文/南乡子 许多人都不看好的路,走了,也就永无宁日,在足以淹死你的唾沫星子里,有一粒叫作 不撞南墙不回头 。 这道墙很可怕,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有太多人慑于它的威势,赶紧收回刚刚迈出的步伐,或者中途折返。 所以,太多人终其一生,只能在方寸之地,幻想墙外的世界,安逸于现状,奢望着未知。 其实呢,墙为人造,岂能制人?即便是真的撞了墙,回头,也许是因为墙外没有非拥有不可的东西。 一颗强大的心,所向披靡。真要有目标,再多再大的艰难险阻,都无法终结追梦者的。 愚公挖山不止,唐玄奘西行不停,吃了多少苦...
    2020-02-17
  • 汤小小:别怪现实怪你不够坚持
    汤小小:别怪现实怪你不够坚持
    别怪现实怪你不够 文/汤小小 出远门,来来去去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实在无聊,便翻出一些老电影看。一口气看了《同桌的你》,看了《匆匆那年》,很青春的故事,很相爱的两个人,以为会天长地久,最终却莫名其妙地分手。电影把这一切缘由推给现实,没办法,现实如此啊,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多么地动山摇不可撼动的,都会变得不堪一击。 这个理由好合理,竟让人无言以对。不管是爱情还是,或者其他一切,当它莫名其妙失去的时候,一句 现实如此 ,一切便都有了让人同情的解释。不但电影如此,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朋友小A毕业后一个...
    2020-02-17
  • 张正旭:时光背后的蜗牛
    张正旭:时光背后的蜗牛
    时光背后的蜗牛 文/张正旭 我是父亲托关系才走进初中校园里读书的。由于我天资愚笨,各科基本功缺失,一学期没有读完,班主任将我逐出校园,那年我十九岁。 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冲击,别人叫我 傻子 ,我能默默忍受,但不能面对被众人遗弃的感觉。 父母也很忧心我这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母亲总是在人前说我开窍迟,是一朵没有绽放的花朵。我知道,有不少人在暗处嘲笑母亲的谎言。 父亲一次次热情宴请我的一位远房表哥到我家中做客。他在建筑工地上做技术活。盛情难却,才勉强答应父母把我带出去闯荡闯荡。我和表哥登上开往大城市里的客车,驶进...
    2020-02-17
  • 潘石屹:这3个价值亿万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潘石屹:这3个价值亿万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3个价值亿万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文/潘石屹 一、回归常识:最简单的秘诀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2年。我们六个人,赚到了第一笔钱。我们创业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张教授到了牛津大学去读书。他在双安商场双榆树这边的一个宿舍,就成了我们六个人筹划的地方。等张教授从牛津大学毕业回来的时候,要占股份,说创业是在我的宿舍里面创业的。要是张教授在国内的话,我们一起就算七个人了,在他的房子里面创业,他能不占股份吗? 1990年,我们成立了万通公司,到1991年,我们赚到了第一笔钱。都是二十岁出头的人,赚到第一笔钱非常兴...
  • 李雪峰:我们谁又不是金兰湾的那一只螃蟹呢?
    李雪峰:我们谁又不是金兰湾的那一只螃蟹呢?
    我们谁又不是金兰湾的那一只螃蟹呢? 文/李雪峰 在地中海的金兰湾,生长着一种螃蟹,叫寄居蟹。 刚开始的时候,金兰湾一带的居民认为他们这里生长有两种蟹类:一类是生活在海边浅水洼里的;一类是生活在深海里的。因为这两种蟹不仅生活场地不同,而且体形更是截然不同。生活在海边浅水洼的蟹体形很小,每一只只不过有乒乓球般大小,而且反应迟缓;而那种生活在深海里的蟹却很大,它们每个成年蟹差不多能长到同盘子一样大,并且色泽鲜亮动作敏捷。金兰湾的居民们一直认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螃蟹,一种是海蟹,一种不过是岸边的土蟹罢了。 18...
  • 曾颖:每个想飞的人,都是一条向往翅膀和天空的鱼
    曾颖:每个想飞的人,都是一条向往翅膀和天空的鱼
    每个想飞的人,都是一条向往翅膀和天空的鱼 文/曾颖 在一次心理学讲座上,主讲的心理学家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鱼,它每天都对着天空发呆,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像鸟儿那样飞到天空去,在白云和蓝天之间翱翔。同伴们对它的愿望都觉得不可理喻,认为鱼儿本应该生活在水里,在山涧和水草间嬉戏,在清澈的河水里,有吃不完的食物和吸不尽的氧气。在水中悠闲自在地生活,本应是鱼儿的本分,而天空,是鱼儿不该有的,除了让自己不开心之外,便再无别的用处。 小鱼儿并不这么想,它觉得天空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的遥不可及,在水里,在一眼望得到...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