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你2全员都是虞书欣,新闻话题世间再无杨超越!娱乐圈如何制造话题登上人生巅峰!
这也是5G选秀一个有趣的现象。选的时候,叫唱跳爱豆,选出来,大多分流去了片场和综艺,即刻转型演戏爱豆。限定团,实际存在的期限,一定比限定的还要短。毕竟专业的唱跳舞台,我们没有。
不然反过来也能成立。像虞书欣,说好是演员,现在自降身份来当女团训练生,还嚷嚷要出道。出道好像是玩游戏,随时可以启动,随时准备开黑。它不再是那么珍贵和公平的一件事。
所以这种出道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能想到的,是增强辨识度,提升路人认知,收割粉丝——在选秀中吸粉,总比拍戏什么的,难度低效率高。没日没夜拍十部剧,很有可能捞不到一个粉丝。
总之,不管是选秀出来的去拍戏,录综艺,还是拍戏的来参加选秀,这三大新人流通阵地,在打通壁垒,互往互利。玩的都是同一帮人。什么人呢,回到开头,富二代。
例子举不胜举。海南富婆吴宣仪,一双中筒袜1600元。人间Gucci朱正廷,一条项链4800元。董又霖开玛莎拉蒂在路上接客的故事听说过吗?
客人上车,猛夸他有钱,他淡淡一句,“还好吧。”的确还好,毕竟家里还有一辆阿斯顿马丁。
问题来了,董又霖和马伯骞,谁家更有钱?
马伯骞父母清华毕业,爸爸是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外公是建国后第一位中国女排教练李安格。他在美国的房子长这样,《摩登家庭》来取过景的。
马伯骞采访有段名言,说读书时,爸爸给过他三个选择,“要么回国,要么跟着自己干,要么转学到艺术高中。”他选了艺术高中。
具体是美国哪所高中不知道,他有句话可以参考,“很多明星孩子给我同校。”
来总结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出身的年轻人,热爱唱跳或者演戏,梦想入行娱乐圈,你或将走过哪些曲折的道路。假设先从演员做起,考学,毕业,混片场。
足够走运的,拍到爆款就能爆,不走运的,卡在片场上且熬着。熬着熬着会发现,片场不再是演员独享,越来越多从选秀红起来的爱豆也来这边抢食。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科班出身的不知名演员,要给玩唱歌跳舞的爱豆做配打酱油。是不是很不甘心?没关系,你也切换身份,去选秀做训练生,做爱豆。那么你很快将面临第二个现实问题,做爱豆更难。
从练习生晋升出道爱豆,除了拼实力,其实更拼爹。倒不一定谁有钱谁出道,但始终存在一条潜规则是,首先拼得过爹才能拼实力。因为要成为有实力的练习生,需要砸进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作为铺垫。
那会是一段漫长,望不到头的日子。零收入,甚至倒贴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么耗在练习室。这还不够,想得到顶尖的训练资源吗?有的,去韩国。这无疑又是一笔巨款。
(黄明昊在韩国选秀,靠一件4200元的T恤出名)
这种实力不光靠天赋,也需要斥大价钱购买。对有钱家庭来说,送孩子当练习生,不过一项成长投资。即使亏了也亏得起。
但放在普通家庭,那铁定是一场烧钱,还可能血本无归的豪赌。这也是为什么,十个练习生里,起码六七个家里都开保时捷的原因。开玩笑一问:送孩子进娱乐圈,是不是现在富人们流行的玩法?
好比读书时,富爸爸送他们出国,该找工作了,送他们来做练习生。练习生市场积攒了大量的富二代。那么最终出来的成品也会是富二代。资源又如此有限,给了少爷就没了书童那份,被千金薅走就只能丫鬟挨饿。
这种循环,就像一位北京文科状元,叫熊轩昂说的,“我生在北京,天然就享受到了优等的教育资源。我父母还是外交官。现在高考状元基本都这样,资源好,家里厉害。”他管这叫水到渠成。
扎心不扎心啊?当你还鼓励自己,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时候,已经有那么一个群体,他们出生就在罗马。这样的阶级固化连娱乐圈也很难躲过。
这么一想杨超越,她可真是无所不能超越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