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1.5万小留学生困英国这事儿!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3-26 06:15:4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大致情况:
欧洲疫情严重,1.5万小留学生未满17周岁滞留英国。由于英国疫情不容乐观,可能失控,很多寄宿学校关闭,孩子们失去了住所。这种时候,回国又买不到机票;就算千辛万苦买到机票,特殊时期航班又取消无人陪伴服务,导致无法登机。
这些孩子年龄太小,有的甚至才八九岁,连生活都难以自理,国内的家长们心急如焚。于是一位母亲联名166位家长,联名上书大使馆,要中国政府包机接回这些孩子。

0tL豪仕阅读网


大致就这么个事儿,舆论已经争论好几天了,各种观点都有,非常凌乱,而且没有个所以然。
原本不想说这个话题,争议很大。因为结果很明显,政府不会包机接,因为包机去接并非最佳解决方案。但一直有朋友讨论这个话题,所以就简单谈谈。
所有舆论争议,大致有下面几条,简单做一个分析。
争议之一,要不要接回?
支持者认为,小留学生们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特殊时期需要国家的呵护。特殊时期,就应该用特殊手段解决特殊问题。
反对者认为,特殊时期各方面资源本来就很紧张,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化。武汉封锁时,也有很多武汉之外的孩子被封在武汉,也没搞特殊化。
——这个要不要接回其实是一个假命题。真实的命题是要不要对这些滞留海外的小留学生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从道义上讲,国家应该对任何面临困境的公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是原则。
武汉疫情爆发时,可是动用全国之力去支援的。海外抗疫不给力,国家对海外同胞提供支援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疫情初期,海外同胞(包括部分华人)也在外面积极购买医疗物资支援国内抗疫。
所以道义上支援,是必须的。如果撤离,用谁的钱?
争议之二,用谁的钱?
一般情况下,政府组织撤侨,都是花公家的钱。
公家的钱,也就是纳税人的钱。这是舆论反对比较激烈的一块。
包车、包飞机,还有做检测,都需要钱。尤其疫情期间,各项消费都会大幅增加。
按照撤侨的模式来,基本是不可能的。
中国在海外的侨胞是天量级,小留学生是同胞,其他人也是同胞。如果全部撤回,海陆空三军全出动,也撤不了那么多侨胞。
纳税人也没那么多钱搞大规模撤侨。实际上政府财政本来就紧张,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疫情期间,经济受影响很大,税收减少。
因此即便是撤,也是自费,谁家的孩子谁家自己掏钱。
通常情况下,能把孩子从小送到英美念书的家庭都不差钱(小留学生一年基本费用也得几十万人民币)。所以钱应该不是问题,但很多事并不是有钱就能办到。
争议之二,可行性。
如果接回,首先得让孩子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机场。中国抗疫经验,就是通过切断流动性阻止病毒传播,流动在路上的风险反而更大。此风险一。
风险二,整个飞机犹如一个密闭空间,如果有携带者,那么整个路上都有很大的风险。
风险三,回国之后,还要集中隔离14天。这段时间内,如果英国抗疫成功,回去继续隔离,这一来一回折腾下来,半学期没了。时间成本不划算。
如果健康的孩子,在路上感染了,那么责任归国家还是归自己?
就算抛开这些风险不谈,任何国家都没能力在短时间内包下那么多飞机运1.5万人。即便美国军方投送1.5万士兵,也得好一番准备。仅仅一个英国就1.5万,加上欧洲大陆、北美大陆、澳洲,那更是天文数字,不可能短时间完成撤离。
按照以往撤侨经验,可以用船载很多人一起走。但这种防疫撤离,不可能动用船,因为“钻石轮公主号”的例子摆在眼前。
但是对身在异国他乡的孩子不管不顾,于清于理都说不过去。
根据驻英大使馆放出的消息:为留英学子发放抗疫“健康包”,包括防疫用品和防疫指南等物资,指导留英学子科学抗疫。
目前看,这是最为简洁合理的方案,也很暖心。
但是这些其实还不够。如果出现极端情况,比方说小留学生和英国老人在一起,就有潜在风险。如此状态下,国内家长可以去英国陪伴自己的孩子度过疫情。大使馆应该给这部分家长联络衣食住行等生活物资供给渠道。
上面这几个争议点,属于短期的。
还有一个更长期的争议,涉及到教育初心问题。
争议只四,教育初心。
另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就是,教育初心。
要知道青少年的三观并没有成型,在中国,那是站在五星红旗下,听着《义勇军进行曲》长大;出去之后相当于在别人的国旗下听着别国的国歌成长。换句话说,把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交给别国去塑造,相当于说把意识形态的高地让给别人。
去年美军在南海挑衅时,向中方喊话的一位华裔女孩,她叫郑好儿,原本是上海人,10岁的时候跟随父母到了美国,宣誓要一生效忠美国。
抗美援朝时代那位大名鼎鼎的吕超然,其所在的部队在长津湖战役中被志愿军包围,他竟然在包围圈中用大喊:“别开枪!我是中国人!”志愿军战士被其华人面孔与言语迷惑,暴露了阵地位置,损失惨重。
围困波斯湾的美军中,杜鲁门号航母舰长就是一位伊朗籍人。
身体的硬件还是原来的,但思维软件变成了美国的。
就是说意识形态改变之后,相当于更换了内核。
说这些例子,并不是说青少年不可以去留学,而是出去之后确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个体角度上说,那是自己的选择。但是在国家层面,尤其要考虑到,能把青少年送出去留学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精英群体,掌握社会资源,更容易引起争论。
如此庞大的精英群体把孩子送出去,本身就是对中国现有教育系统的否定。
因果
要知道青少年远去海外,小小年纪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教育其实不弱,中国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
为什么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
原因之一,不认可教育模式。
中国教育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很公平。
缺点,应试教育主导一切,创造力不足。
欧美推崇精英教育,注重兴趣培养。
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中学是家长和老师狠狠逼,到大学基本是放养凭自觉(大部分大学如此,少数精英学府除外)。
华裔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中国现在的本科制度,不足以教育出高等人才,“近年来,国内大学基础教育浮现着不少问题,学生的修养、素质、基础知识水平跟校园风气都在下滑”。
丘教授又指出,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些“奇怪情况”,比如知名教授不愿意花费精力时间去参加本科教育,而美国教授们更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去培育本科生。
按照丘成桐的说法,中国本科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应该正视。大学出去留学完全没问题。因为大学时代,三观基本确定。钱学森邓稼先等人都是完成基础教育之后出国留学,再回头报效祖国。
原因之二,避开高考独木桥。
中国唯分数论的教育纵然不完美,但起码公平;所有人都要经历残酷的高考。
按照英国的移民法,在英国连续合法居住(包括留学、工作)10年以上,满足英语语言考试要求的外国人即可申请英国绿卡,进而加入英国国籍。从小去英国留学,对将来申请成为英国公民有利。
根据《清华大学2020年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对国际学生采取申请-审核制录取,而不是笔试!换句话说,中国学生挤破头进不去的清华大学,外国学生不需要遭受残酷的分数洗礼,便可以通过其他特长入学。中国的事儿,一旦有口子,就有人钻空子。
去英国念书成为英国人,再以国际友人的身份回过头申请清华大学,毕业后再以国际友人的身份在中国干事业,一举多得。
抛开这一切不谈,出国留学就是单纯的想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模式。毕竟对于很多掌握资源家庭的孩子来说,教育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不过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一种途径。
但不论什么原因,在疫情大背景下,这注定是一个争议性话题。

上一篇:神药去哪儿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英国疫情最新消息: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全英国一半人口已感染?
    英国疫情最新消息: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全英国一半人口已感染?

    据BBC消息,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这一消息得到了查尔斯官邸克拉伦斯府方面的确认。同时,随着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23日晚下令民众居家...

    2020-03-25 20:34:10
  • 英国查尔斯王子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但无法确认查尔斯王子在哪里感染冠状病毒
    英国查尔斯王子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但无法确认查尔斯王子在哪里感染冠状病毒

    据英国媒体报道,25日,一位克拉伦斯宫(英国皇室行宫之一)发言人说,查尔斯王子在新冠病毒检测中呈阳性,并表现出轻度症状。这一消息立刻震撼了全球媒体。这位发言人说:“威尔士...

    2020-03-25 20:28:44
  • 欧洲疫情蔓延多国互助应对 英国将改建临时医院
    欧洲疫情蔓延多国互助应对 英国将改建临时医院

    欧洲各国疫情24日继续呈蔓延之势,西班牙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意大利。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加强管控措施,中国援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0-03-25 18:09:05
  • 洛伦萨·罗西:相比英国,我们意大利抗疫要命也要脸
    洛伦萨·罗西:相比英国,我们意大利抗疫要命也要脸

    近日来,意大利日趋严峻的防疫形势牵动着中国网友们的心。意大利目前不但是除中国外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此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观察者网就目前意大利国内疫情防控情况,以及中国与欧盟在意大利抗疫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洛伦萨·罗西(Lorenza Rossi)女士。【采访/观察者网武守哲】观察者网:罗西女士你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采访你。目前 现在我们全家都宅了起来,每天除了购买日用必需品几乎不出门。很多意大利民众为了防止接触更多人群,选择网购食物,但...

    2020-03-25 15:26:53
  • UVIC疫情下英国内免费救治,附“英移民签证问答”
    UVIC疫情下英国内免费救治,附“英移民签证问答”

    面对日益严峻的增长趋势,3月19日,唐宁街传来消息!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英国可以在12周内“扭转”冠状病毒危机抱有坚定的信心。...

    2020-03-25 15:03:11
  • 3月25日英国疫情最新消息情况:新增1427例新冠肺炎、死亡87例
    3月25日英国疫情最新消息情况:新增1427例新冠肺炎、死亡87例

    【英国新增1427例新冠肺炎,英国累计确诊超8千例】3月24日,英国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1427例,累计8077例。新增死亡87例,累计死亡422例。这也是英国发现病例以来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天。23日晚间起,英国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要求民众除购买生活必须品、外出锻炼、求医或帮助他人、核心工作者通勤以外必须待在家中不得外出。(人民日报记者强薇)责任编辑:曾少林...

    2020-03-25 13:24:41
  • 英国对待疫情新规定 方舟子说新冠病毒靠群体免疫被骂
    英国对待疫情新规定 方舟子说新冠病毒靠群体免疫被骂

    大家知道英国疫情最新状况吗?小编留意新闻,得知英国对待疫情新规定,也看到报道称方舟子说新冠病毒靠群体免疫。其实,英国疫情新规定,也是说靠“群体免疫”,与方舟子说法一样。这样的做法,真的靠谱吗?大家别急,请看下文分析。英国
    其实,英国疫情也挺严峻的,大家可以看数据了解一下。时间更新至3月25日,英国新型肺炎确诊人数累计8164人,治愈人数140人,死亡人数423人,现有确诊7601人。按照这样的情...

    2020-03-25 12:56:11
  • 周小平:湖北女婿回不了家,英国女婿却可以!?民工重复隔离,洋人倍送体贴!?
    周小平:湖北女婿回不了家,英国女婿却可以!?民工重复隔离,洋人倍送体贴!?

    导读:正在接受重复隔离的民工心态有些崩,当他们被地方政府重复、反复隔离时,从疫区飞来中国的洋人却可以顺顺利利地回家住。虽然都符合政策,但体贴程度明显内外有别。昨天我看到一条令人十分费解的新闻:“一名辗转多国终于从疫区躲到中国的洋女婿,在被中国妻子和丈母娘拒绝其带风险回家之后,他从当地居委会那里得到了额外的体贴照顾。在无家可归,在小区和家人不同意其回家的情况下,他并没有被政府采取统一集中隔离措施,反而是居委会上门说服其妻子和母亲搬离小区,让洋人回家隔离的愿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虽然上海方面也作出解释,按...

    2020-03-25 12:13:02
  • 3月25日成都疫情最新消息:新增英国美国输入2例详情
    3月25日成都疫情最新消息:新增英国美国输入2例详情

    【成都新增境外输入2例,分别来自英美两国,详情公布!】3月24日,成都新增2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3月24日24时,成都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2例,累计出院141人,死亡3人,其余8人(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尚有密切接触者494人(含外地确诊病例在蓉管理的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患者1:男,26岁,四川德阳人。1月13日~3月21日前往美国、加拿大多地游学。3月15日出现头晕、鼻塞与咽痛症状。3月21日自加拿大温哥华乘坐CX865次航班到达中国香港,...

    2020-03-25 10:54:41
  • 山东疫情最新3月25日通报:新增英国输入确诊病例1例
    山东疫情最新3月25日通报:新增英国输入确诊病例1例

    2020年3月24日12-24时,山东省无本地住院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59例,死亡病例7例,治愈出院752例。2020年3月24日12-24时,山东省无境外输入疑似病例(原1例疑似病例已经排除);青岛市新增英国输入确诊病例1例;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0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目前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9252人(含境外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尚有167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详见下表(单位:例):备注:山东省本地病例按确诊时医院所在县区统计,境外输入病例单独统计。 原标题:2020年...

    2020-03-25 09:55:2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