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虚声:俄罗斯为什么倾心西方?

作者 :虚声 2021-01-30 19:08:0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俄罗斯现在比较动荡。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前两天整理的文字中,不少朋友留言说,俄罗斯啥时候愿意跟着中国混?其实这有些托大了。俄罗斯本身就是世界性大国,不存在跟谁混。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另外俄罗斯骨子里还是西方情结比较严重。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我思索了一下这个问题的根源:斯拉夫人的辉煌源自于两点——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其一,对东方征服。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其二,对西方取经。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从彼得大帝到斯大林,斯拉夫人的工业化之路》,这篇文章大致能回答俄罗斯倾心西方的情节。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01 沙皇东方扩张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回顾历史,会惊奇地发现,17世纪是一个强者扩张的时代。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天主教圈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拿下南美大陆,拿下中美洲大陆,在非洲、亚洲抢占大片殖民地。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新教圈子的英国和法国,拿下北美大陆,在非洲、中东、南亚、大洋洲,抢夺大片殖民地。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最遗憾的就是华夏文明圈,在明清更迭,在内斗。17世纪前半个世纪,欧亚大陆上最强悍的满八旗骑兵,不是向西去抢地盘,而是一心向南跨过长城,攻击大明朝,最终取大明而代之。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华夏文明圈这场内斗,直接便宜了东正教圈子的沙俄。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58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沙俄刚过乌拉尔山。到1649年,大清站稳脚跟;沙俄在乌拉尔山以东拿下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付出的代价可以忽略不计。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这是沙俄历史上最为成功的领土扩张,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成本最低、最为成功的领土扩张之一。每当看到这段史料,就感到很压抑。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文字都局限于分析兴亡更替,或愤恨,或叹息。基本上没有人分析这场内斗对华夏文明圈生存空间之损害。这属于立体史观的景象。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明清更迭,不过是农耕文明周期内的政权更替。但是上升到文明周期就会看出,因沙俄占据乌拉尔山以东的大片地盘,华夏文明圈的外围空间被大大压缩。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为什么说文明代差性落伍很可怕?再来分析一下。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其实沙俄这种扩张,和自古以来的匈奴帝国、突厥帝国、蒙古帝国并无本质差别,非常不稳定。但这些领土在古代经常易主,到今天为何变成俄罗斯的固有领土?只因为彼得大帝的那场改革,推开农奴制的沙俄走向工业文明的大门。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那条路上还有叶卡特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等沙皇,一直到斯大林才算走完,前后大约两百年时间。以往的历史观点描述这些事情时,显得非常啰嗦,且支离破碎,没有人去探索彼得大帝和斯大林之间的内在逻辑。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用立体史观看,就比较清晰,就是一个民族迈向工业文明途中留下的脚印。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顺着文明演化的趋势,所有内容才会变得简洁。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02 彼得西方取经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我之前写过一篇杂谈,说彼得干的事儿很像北魏孝文帝。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当初鲜卑人从最东北的嘎仙洞起步,一直迁徙到塞北的大同。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面对中原的农耕文明,孝文帝决心改革,为此赔上老婆孩子也在所不惜。彼得和孝文帝一样,面对欧洲工业文明,下决心变革,为此也是赔上老婆孩子在所不惜。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家族的牺牲,换取民族兴旺、并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682年,彼得继位时,俄罗斯处于农奴制巅峰。俄罗斯领土的扩大,不过是农奴数量变多而已。当时的欧洲各国,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工业文明初现端倪,整个社会看起来朝气蓬勃。沙俄的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697到1698年,彼得到西欧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当然他不是出访,他的身份并不是沙皇彼得,而是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也可以看作是彼得微服私访记。同时期的东方,也流传着康熙微服私访,但内容都是惩治贪官或偶遇美女之类。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彼得这次私访——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到过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过船长;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到过英国造船厂学习造船技术;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到过普鲁士学过射击;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彼得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而言之,这位身高堪比林肯的壮汉尽他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回到俄罗斯之后,他放出几个大招。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第一招,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用参政院代替贵族领主掌控的杜马会议,下设11个委员会(类似于“部”)负责具体工作;将全国分为50个省;官员不再靠出身指定,一律靠成绩选拔。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第二招,颁布新法令移风易俗:要求斯拉夫人必须减掉祖传的大胡子,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向西方看齐。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第三招,经济方面,大力鼓励工商业。为鼓励引进西方工艺和技术,彼得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第四招,大力发展海军,和波罗的海西边的霸主瑞典干仗。彼得和之前的沙皇不一样,扩张地盘的欲望不是很强烈。但他一定要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因为彼得认为,圣彼得堡是瞭望欧洲的一个窗口。打赢之后就把首都迁到波罗的海沿岸,类似于朱棣把首都迁往北京,天子守国门。彼得除了守国门,还多了一层变革之心。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为了改革,彼得处死了自己的亲儿子皇太子,和皇后离婚(而不是幽禁到死,或者罗织罪名处决,也体现了他向文明变革的决心)。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彼得之前,俄罗斯已经足够大,但非常愚昧落伍。彼得没有去强行废除农奴制。他的这些套路,相当于给俄罗斯植入一套可升级的软件系统,名叫工业文明之路。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观察一下俄罗斯的扩张历史——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在彼得改革之前,俄罗斯一直在荒无人烟的大陆上扩张,如同野猪跑在荒原上。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在彼得改革之后,俄罗斯一直以打通出海口、占领大河入海口为目的,如同一个心机深沉的猎人。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王,继承了彼得大帝的衣钵,拿下克里米亚,相当于替俄罗斯打通黑海出海口。当乌克兰倒向北约时,普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克里米亚,原因就是不想失去黑海出海口。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世纪中叶,沙俄从大清帝国手里抢走黑龙江入海口。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20世纪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就是要打通通向印度洋的入海口。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彼得大帝的这番取经,种下俄罗斯人倾心西方的情结之一。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03 列宁的经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沙俄虽然扩张很猛,但社会矛盾一直很深。而且沙皇中出了很多奇葩。彼得老婆(平庸)、孙子(早死)、侄女(寡妇)、女儿(未婚)、外孙(颓废兼脑残)都当过沙皇。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就是夺走中国黑龙江入海口的那位,他想废除农奴制,结果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沙俄社会矛盾非常深,革命党人很多。比如斯大林,八次被捕,六次越狱。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尽管如此,沙俄跌跌撞撞地发展,到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工业力量排在世界第五位。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为转移社会矛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战争引爆了俄国内部危机。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苏联诞生。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列宁为退出世界大战,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这个条约给苏联造成的损失:割让大片土地给德国;赔偿德国60亿马克;损失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33%的铁路,以及5000万人口。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这个条约给苏联带来的好处: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其一,和德国和解,给苏联争取到立足空间;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其二,延缓德国败亡,给苏联争取多一些立足时间;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其三,给苏联争取到工业化的机遇。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前两点都好理解。这第三条是怎么回事?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德国战败之后,《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能发展空军、海军,不能拥有坦克和大炮等重型装备,只能保留10万陆军。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德国的军工巨头和一心复仇的热血军方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友好的苏联。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济、贸易及军事协议,德国向苏联提供资金、技术、人员和设备等秘密援助,作为回报,苏联允许德国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工业基地和训练基地。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22年到1927年,德国向苏联输出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专家。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德国容克飞机公司在苏联建厂,克虏伯军火公司在苏联落户,飞行学院、坦克学院、化武工厂、潜艇基地相继兴建。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德国成功避开英法的监督,在苏联的掩护下得以继续保持自己军事技术的领先。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苏联获得工业化所需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大量的人才储备,倒也算互惠互利。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苏德两国这种军事工业的合作持续了5年。那段时间也是苏联建设的关键时期,被称为“恢复时期”。斯拉夫人在工业化道路上进一步加速。这是列宁的贡献。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当时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不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绝大部分耕种要靠人畜来完成。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斯拉夫人的工业化之路是在斯大林手中完成的。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04 斯大林的经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列宁死后,经过一系列博弈,斯大林成为苏联新一代领导。列宁时代的苏联还有很浓重的理想色彩。当时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宣布实行产品交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类似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政治对资本还没有完全控制。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到了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理想色彩消失,帝国色彩逐渐浓厚。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28年,苏联度过五年恢复期之后,斯大林主持第一个五年计划。如果抛开体制与意识形态不谈,斯大林的工业化思路和彼得大帝有很多神似之处。区别在于,斯大林的手段更为铁血,而且斯大林比彼得更为幸运一些。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从1929年说起。当华尔街股市崩盘之际,世界性大萧条来临,苏联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一跃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原本对苏联爱理不理的列强,争相把各种设备打折卖给苏联。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29年,苏联政府就批准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30年执行的104个技术援助协议中,约有84个是和美国、德国公司签订的。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一半卖给了苏联。当时美国和苏联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美国还不承认苏联政府的合法性。但为了应对危机,美国私下和苏联交易。在利益面前,节操什么的都不要了。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29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七成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九成。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当时斯大林抛开意识形态,到欧洲列强那里大买特买。此前苏联的工业骨骼(钢铁)与工业神经(电力)匮乏,从美国那儿得到技术资源后,建设了三大钢铁厂。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从技术、设备到人才都是从美国引进的。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苏联原本在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等大工业领域都是空白,之后分别从英美得到相关的技术与设备,比如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公司援建等等。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英美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涌向苏联。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套用资本术语,苏联利用大萧条,抄底成功。斯大林成为斯拉夫人历史上最牛的抄底能手,从而登上斯拉夫人工业化历程中第一人的宝座。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的工业实力已经跃居欧洲第一,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存在。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罗斯福新政有很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1940年,苏联的生铁产量已达到1500万吨,钢产量达到1830万吨,煤产量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产量达到3100万吨,商品谷物产量达到3830万吨。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在斯大林的手中,苏联建立了强大而健全的工业部门,工业化装备起来的苏联红军人数扩充近500万,基本具备了同德国一战的实力。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狂妄的希特勒,只看见苏联的弱点,而没看到苏联的战争潜力和工业实力。当然斯大林的铁血手腕留下很多弊端,比方说造成乌克兰大饥荒。但这些不妨碍斯大林带领斯拉夫人完成工业化的历史地位。用丘吉尔的话说,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落后的苏联,留下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大的苏联。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如今俄罗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怀念斯大林,但是理解斯大林的俄罗斯人少之又少。其实斯大林不是权力建筑师,而是斯拉夫人工业文明阶段的设计师。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彼得大帝和斯大林,一头一尾,带领斯拉夫人完成工业文明阶段的历史使命,铸造了斯拉夫人的辉煌。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但是绝大多数斯拉夫人并不了解这些,不了解历史周期,所以如今沉迷于对强人的怀念。而普京,则陷入历史强人的快感中。这就是俄罗斯目前困境之所在。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困境中的俄罗斯,总想着去西方取经。这就是欧俄之间的虐恋。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什么时候俄罗斯会倒向东方?那要看东方有什么样的经书值得斯拉夫人来取。Bq9曹操读书网
Bq9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彭德怀访苏时说了一句话,赢得斯大林高度赞赏!
    彭德怀访苏时说了一句话,赢得斯大林高度赞赏!

    1952年,彭老总访问了苏联,作为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对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统帅,这次访问苏联显得十分特别。在抗美援朝爆发时,苏联方面对我国的这一决定并不看好。斯大林虽然支持中国出兵,并承诺要给中国提供武器以及空中保护,但是苏联对中国的行动没有信心,认为中国军队很难挡住美军的攻势。所以,苏联当时并没有立刻为中国军队提供装备,当然,答应的派遣空中护卫的空中力量也被一推再推。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只能穿单 孟良崮战役:被称为王牌部队的74师为全军覆没? 对越自卫反击战,部队撤退时伤亡惨重?邓小平说我们吃了小亏 珍...

    2021-01-24 12:50:38
  • 珍宝岛战败后苏联计划4路侵中国,一周到北京,为何最终不敢打?
    珍宝岛战败后苏联计划4路侵中国,一周到北京,为何最终不敢打?

    1969年3月2日,苏联军队入侵中国珍宝岛挑衅我边防巡逻部队,并率先开枪打死打伤我军6人,我军边防部队忍无可忍发动自卫反击,很快边境战斗规模升级到战役级别。战斗一直打到17日,解放军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兵力火力都占据劣势的情况下,击退了苏联军队的进攻,再次捍卫了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珍宝岛冲突之后,中苏之间也彻底撕破脸皮,苏联大兵压境中苏边境,蒙古国境内也驻扎了大量的苏联机械化部队,据 计划是做好了,而且也是真的让中国感受到了核战争的压力,但是直到最后苏联也没有敢真的南下。是苏联心软了吗?当然不...

    2021-01-23 11:52:04
  • 面对苏联6万钢铁洪流,美国给出答案,34公斤核弹了解一下
    面对苏联6万钢铁洪流,美国给出答案,34公斤核弹了解一下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被许多军事专家称为:人类高科技武器迅猛发展期。这个阶段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很多科技含量高,也有一定作用,但却没什么实战价值的武器,M338核弹就是其中之一,说到M338核弹的出现,还与苏联强大的装甲集群有关。冷战时期,北约和美国都非常惧怕苏联的钢铁洪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苏联共有各型号坦克6万辆!这些坦克从高纬度东欧平原冲下来,5天就能到达英吉利海峡东 介于核弹威力巨大,当时很多军事专家都倾向于制造一种小型核弹,用来打击苏联坦克集群,经过多次试验和制造,M338...

    2021-01-22 10:52:21
  • 一棵青木:民主是苏联的原创,美国是抄袭者 |2021-01-21
    一棵青木:民主是苏联的原创,美国是抄袭者 |2021-01-21

    美国把自己标榜成了民主和自由的灯塔。自由确实是美国的原创,但民主真不是。民主是苏联的,后来被美国给抄袭了。 民主和自由 什么是民主?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每一个民主人士,天然都是反资本家的,他们想建立的国家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任何压迫的国家。只有彻底消灭资本家的存在,消灭剥削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民主。所以民主在最开始的时候,和共产主义基本是划等号的,在欧美是一个人人喊打的贬义词。但共产主义者,却打着民主的旗号,吸引了无数中下层工农阶级加入了自己。以宪法的高度将工农阶级定义为国家统治阶级的苏联,天...

    2021-01-21 09:53:32
  • 罗敷媚:57年出访苏联,毛主席观看3部秘密电影,回国后安排绝密任务|2021-01-19
    罗敷媚:57年出访苏联,毛主席观看3部秘密电影,回国后安排绝密任务|2021-01-19

    1957年11月,毛主席受邀访问苏联,这是他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最后一次。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曾率代表团第一次访问苏联,当时中苏双方正处于蜜月期,毛主席和斯大林经过会谈,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还达成一系列经济援助协议,由苏联援助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可以说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第二次访问苏联过程中,毛主席受邀观看了3部秘密影片。看过3部秘密影片,毛主席深受触动,回国后不久安排了一项重大的绝密任务。本篇文章带你一起回顾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出访苏联,受邀观看秘密电影195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

    2021-01-19 09:58:20
  • 二战苏联女兵为啥不穿裤子,却穿短裙上战场?说了你可能不信
    二战苏联女兵为啥不穿裤子,却穿短裙上战场?说了你可能不信

    导语:二战苏联女兵为啥不穿裤子,却穿短裙上战场?说了你可能不信在二战时期,由于战争过于庞大,有不少的战士都倒在了炮火之中,有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很多普通人都成为了孤儿,没有更好的去处。战争还让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倒退,这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一场灾难。众所周知,苏联是当时军事实力较为强大的国家,有着较好的重工业基础,又有能跟美国抗衡的资本。另外,他们能够制造出不少先进的武器和装备。兵力也不少,在人们的一般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军人肯定要穿军装。衣服就暂且不谈,一般下半身都是以裤子为主,裤子能够提高士兵自身的行动力和战...

    2021-01-15 09:48:32
  • 清风:美国会否步苏联后尘?
    清风:美国会否步苏联后尘?

    随特朗普支持者占领国会,美国内部撕裂更加具体的展现在世界面前,有西方媒体正讨论美国会否步苏联后尘而解体、垮塌?关于这个问题,从笔者看,有这个趋势,但不是现在。但通过这个大事件表明:美国回不到原来的那个美国了,以后无论是驴党还是象党,都必须回到迎合民粹主义的道路上,内部制约、相互扯皮会更加剧烈,对外扩张的能力会逐步萎缩。要观察美国是否会步苏联后尘,有几个重要观察点:从内部来说美国两党矛盾是否不可调和,两党是否都不愿意遵守默契式的政治游戏规则;两党背后的大利益集团矛盾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达成妥协;两党都不愿意墨守...

    2021-01-13 17:24:03
  • “帝国毁灭者”戈尔巴乔夫,曾亲手瓦解苏联,预言美国有同样下场
    “帝国毁灭者”戈尔巴乔夫,曾亲手瓦解苏联,预言美国有同样下场

    为什么虎式坦克采用落后的垂直装甲?设计师有话说 36万人的八路军,装备680支冲锋枪,这些枪怎么来的? 今年99岁的他曾主政西藏,中将军衔,参与平定叛乱,指挥对印作战 钱学森回国路上收到电报:沿途切勿下船,50年后才知道发报人是谁 史上最强轻步兵!主力营奔袭印军精锐,打出1比8的战损比 谁也没想到,一个挖煤大汉竟成杀害新四军军长的凶手,下落成谜! 为什么虎式坦克采用落后的垂直装甲?设计师有话说 36万人的八路军,装备680支冲锋枪,这些枪怎么来的? 今年99岁的他曾主政西藏,中将军衔,参与平定叛乱,指...

    2021-01-13 08:49:46
  • 苏联间谍叛逃美国后,又再次叛逃回苏联,竟然官复原职
    苏联间谍叛逃美国后,又再次叛逃回苏联,竟然官复原职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全面斗智斗勇,你来我往,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各有胜负,期间发生的人或事,颇为引人注目。除了人们较为熟悉的明面上的核武竞争、太空争霸等竞争行动,实际上,在很多不为人知的战线上,也同样充满了惊心动魄。最典型的就是美苏冷战期间,两国的间谍争夺战就非常的激烈,当时两国的竞争不仅为了国家实力,同时也关系到制度优势,国家脸面。所以,如果一方有叛逃人员投靠对方,那么,对手就可借机大 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间谍从业人员也存在着相互挖墙脚的情况,尤尔琴科此人也曾经多次收到美国抛来的橄榄枝,不过他都...

    2021-01-10 10:48:26
  • 血统最复杂主战坦克,根红苗正西方坦克,祖上却姓苏联
    血统最复杂主战坦克,根红苗正西方坦克,祖上却姓苏联

    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原华约国家就纷纷改换门庭,加入西方北约阵营,克罗地亚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克罗地亚不但脱离了华约阵营,也脱离了南斯拉夫。独立屹立于东欧平原之上。和其他东欧国家不同,克罗地亚的军工生产能力不容小觑。他们除了拥有一支现代化军队外,军工制造能力也非常强悍。当年南斯拉夫解体时,克罗地亚不但继承了南斯拉夫的坦克生产线,还继承了M91主战坦克的设计图纸。介于M91主战坦克是M84的 时间到了21世纪,克罗地亚也想更新自家主战装备,所以想到了M91主战坦克设计图纸。当时杜洛·达克维奇特殊车辆制...

    2021-01-07 15:50:3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